宋代诗人晏殊(宰相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宋代诗人晏殊(宰相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1)

晏殊一生所作据说超过万首

如果都保存下来

那应该仅次于乾隆

成为诗词创作群中的榜眼

但会写诗不算本领

写得好才显功夫

什么样的意外让晏殊尝到人生中挫折的滋味

赋一曲新词而竟千年流传?

是什么因素使他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

却又欣喜于“似曾相识燕归来”?

为什么说诗词与才相关 与学相关 更与性情相关?

为什么说晏殊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

为何有真性情才能写得出真诗词?

请听湖北之声《炜炜道来》

“人间美词”第三期:《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新才博士,教授,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副主任,湖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武汉珞珈诗派研究会会长。

1.

宋代诗人晏殊(宰相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2)

晏殊七岁就获神童之誉

十四岁就与一班进士并试朝廷

且一点也不怯场

成功获赐同进士出身

廷试复试考诗赋时

晏殊发现赋题正是不久前刚做过的题目

便立即请求更换考题

他的诚实不欺深得皇帝欣赏

而其新所作赋

皇帝一读之下也连连称善

他因而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

晏殊被任命之后

真宗派人暗中考察

发现馆阁臣僚无不整天嬉游燕赏

只有晏殊杜门不出在家苦读

因为晏殊的刻苦用功

后来真宗为太子挑选导师

很自然地就相中了晏殊

王新才:任命后,晏殊在回复皇帝时说话也照样质朴天真,诚实可爱。他说:“臣不是不喜欢燕游,只是因为太穷,做不到。”可见他是一个具有真性情的人。

原本因为这种性情和机遇

他的仕途肯定是一帆风顺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仁宗上台之初

掌权的是在簾后听政的章献太后

晏殊这时刚升官却不审时度势

这让太后老大不高兴

宋仁宗天圣五年正月

他嫌一位从幸玉清昭应宫的持笏的跟随来晚了

因而拿过笏板就打了过去

一不小心将小跟随的牙齿打折了

引来了主管官风吏治的御史的弹奏

他就被贬黜到宣州

这一次情急随手

使晏殊尝到了人生中挫折的滋味

他不免有些借酒浇愁

《浣溪沙》也就在这段时间应运而生

2.

宋代诗人晏殊(宰相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3)

诗词与才相关、与学相关

更与性情相关

有真性情才能写得出真诗词

而逆境

正是考验一个人真性情的熔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曲新词酒一杯”

何以要填新词?何以要饮酒?

晏殊在这首《浣溪沙》中皆不明言

只承以“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处亭台,某种天气

天气是像去年那样的天气

亭台是曾经有过故事的亭台

一个“去年”,一个“旧”

时间跨度虽只一年

而这一年里因了这一次动手的转折

不免有了入心的感受

“夕阳西下几时回?”

流连在那充满过欢乐的亭台

看着夕阳西下

感受着那些曾经的快乐

也一并西沉

太阳落后有再升的日子

而那些快乐呢?它们何时能再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世间最让人无奈的事

是一切美好事物都不长久

就像枝头繁花

稍开即逝,转瞬即消

去时无法可挽,去后无迹可寻

与之相类的还有我们的青春

那些年轻的时光像流水一般一去不回

纵有通天富贵

也买不回那似水流年

晏殊的仕途算是顺利的了

但一切说来就来,而说去也就去了

落日楼阁,向晚亭台

一位谪官,万片飞花

“无可奈何”可以说是

晏殊此际内心最生动的写照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的高妙在于

“无可奈何”体现了一种人类面对造化的无力感

暗含着无尽的忧伤

但春燕的飞舞却在这悲情的无边幽暗之中

增添了一道明丽的色彩

给心以温暖,给人以信心,给人间以希望

而且这燕还“似曾相识”

一方面使人顿生亲近之感

一方面照应上片之“去年”和“旧”

草蛇灰线,遥遥相应

王新才:晏殊要去杭州,路经维扬,在大明寺休息的时候,就让侍史诵读挂在壁间已题写上板的诗。诗能上板挂壁,通常意味着要么作诗者有名,要么诗写得好。壁上诗倒是不少,但很少有诗能让闭目养神的晏殊听完。他听侍史诵读的绝招之一就是,不许说出作诗者的姓名、官爵和乡里(爵里)。最终有首诗打动了他,让他主动打听起作者来,并邀请这位作者江都尉王琪共进晚餐。

饭后两人闲步池上,时落花纷飞。晏殊说:有时候我得了一句诗,常常年余都对不上。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句,就一直想不出下联。王琪听后应声而答:似曾相识燕归来。王琪的敏捷与才华很是让晏殊欣赏,就将他征聘,辟为僚属,也就是所谓辟置,并找机会给他推荐馆职。

“小园香径独徘徊。”

黑夜将临

燕子虽已成双飞来

而人却是孤独地徘徊于黄昏

晏殊此调虽毫不言愁

但弥漫其中的一种怅惘之情

却如夜幕一般笼罩

轻易挥之不去

3.

宋代诗人晏殊(宰相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4)

晏殊一生相对顺畅

年少科第,年轻高官

以至于一些年纪与他差不多

甚至还稍年长于他的人像范仲淹、孔道辅

都是他的学生辈

晏殊喜评诗

喜欢从诗句中看一个人有没有富贵气象

比如“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

腰缠黄金,头枕宝玉

在晏殊看来,“未是富贵语”

而“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这才是富贵人家才有的景象

中国传统诗词

多表现孤独困苦忧患

而晏殊作词不蹈袭人语,善状景写情

气度闲雅,类多风流蕴藉

他的诗中的这种富贵气象

是因为他人生的相对成功所致呢

还是其成功因这种自然性情所致?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王新才:晏殊这样一种富贵气象应该是得之于心灵的一种修为。他从小就显示出一种气度,以诚待人,以真性情处世,以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因此虽处逆境而不放恣,从而能自振起。所以,他虽然会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但更能看到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花一世界

一词一情怀

湖北之声《炜炜道来》“云成长”系列

一起走进“人间美词”

每周六推出 共9期

宋代诗人晏殊(宰相词人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5)

策划、主持:刘炜

制作:高路一、杨旭宇

新媒体编辑:邱婧纯(实习)

审核:刘开莫、梁延

往期回顾

第一期:《温庭筠:屡屡落榜的“污点考生” 才华横溢的晚唐词人》

温庭筠:屡屡落榜的“污点考生” 才华横溢的晚唐词人

第二期:《白衣卿相柳永:生涯的漂泊与诗意的浪迹》

白衣卿相柳永:生涯的漂泊与诗意的浪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