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1)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2)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3)

是药三分毒

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

饭可以天天吃

但是药可不行

下面这些都是

披着“零食外衣”的药

可千万别乱吃

1

润喉片:长期口含伤喉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4)

润喉片也是药物,有一定毒副作用,例如:

润喉片中含的薄荷有收缩口腔黏膜血管、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的功效。但口咽并无炎症也经常含服的话,口腔黏膜血管因经常收缩,易致干燥破损,形成口腔溃疡。

大部分中药制的润喉片含有冰片。冰片能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止痛。但易造成流产,孕妇在服用润喉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润喉片通常还含有碘。虽然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也大,长期含服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从而诱发口腔溃疡。

润喉片的正确服用方法

将药片放于舌根部

尽量贴近咽喉含服

不应咀嚼或吞咽

含药片时少说话

含完药片后30分钟内

最好不要吃东西、喝水和漱口

2

健胃消食药:乱吃伤身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5)

健胃消食片和大山楂丸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健胃消食药,是常用来消化食积的良方,副作用较小,按时按量服用没啥危害。

但如果大量盲目地服用消食药,可能导致胃部烧心、反酸等症状。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要特别注意。

并且,山楂又含较多单宁酸,与胃酸作用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引起胃结石

另外,当山楂丸或健胃消食片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酸性药物合用,可增加这些药物在肾脏中的吸收,带来肾脏毒性

3

阿胶枣:每天别超过7颗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6)

很多女性白领将阿胶枣作为营养零食食用,养血补血、益气安神,某种程度上能改善气虚或血虚者出现的面色苍白、浑身没劲、经常犯困等症状

但阿胶枣每次也不宜吃过多,更不能长期吃,尤其对于经常便秘、上火的胃热人群以及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每天最好别超过7颗

另外,阿胶枣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4

酸梅汤:胃不好的人少喝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7)

酸梅汤是用乌梅、山楂干、少量陈皮和甘草熬煮成的,酸甜可口,有消食和中、生津止渴、解暑化湿等作用。

胃不好的人不可多喝,因为里面的重点材料乌梅,含酸性成分较多,饮用后可能对胃肠造成刺激,引起不适。

另外,酸梅汤含糖较多。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5

龟苓膏:寒凉体质的人慎食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8)

龟苓膏是不少人喜欢吃的零食,尤其在夏季,与牛奶、蜂蜜一起混合食用,有清热排毒、滋阴补肾、润肠通便等作用。

龟苓膏除了主要原料的龟板、土茯苓之外,其中大部分诸如金银花、甘草等配料也都属于清热去火的属性,本身比较寒凉。因此,寒凉体质的人群和经期的女性最好不要食用

6

薄荷糖:盗汗、干咳者慎食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9)

有些人餐后为了清新口气,会含一颗薄荷糖。有的上班族更是将提神醒脑的薄荷糖当作常备零食。

殊不知,薄荷糖里含的薄荷提取物质,可发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等。但出现盗汗、干咳等症状时应慎食,以免加重症状。更不可当零食大量吃,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7

姜糖:爱上火的人不宜吃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10)

姜有暖胃、驱寒的作用,患有风寒感冒或容易晕车的人,吃些姜糖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但正因为姜的温性大,嗓子疼、眼睛干、大便干、爱上火的人

就不适合吃了

8

甘草杏:有胃炎的人少吃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11)

“甘草杏”组合有很好的生津止渴作用,能缓解口干舌燥,对饮食不规律造成的“食火”也很有效。

早晨起床后,吃几枚缓缓嚼碎,伴随着晨津一起咽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甘草杏有酸性,吃多了会刺激肠胃,尤其有慢性胃炎、 胃溃疡的人要少吃

9

黑芝麻糊:腹泻者不宜吃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12)

黑芝麻有养血润肠、养发通便的功效,可滋养身体,提供热量。很多人会将黑芝麻磨成粉,当作早餐或宵夜食用。

黑芝麻糊属五谷杂粮,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但患有慢性肠炎、便溏腹泻者需忌食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13)

转自《高小微》

四种坚决不能吃的零食(这些都是披着零食外衣)(14)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为《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单位、自媒体转载或者传播《延吉新闻网》《延吉新闻网微信平台》版权内容的,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作品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