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至味是清欢春日花样生活(夏日恬致奈何天)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裹挟着昆曲评弹的那股幽柔温婉,浸润着唐诗宋词的那般浅酌低唱,苏州人的日子潜移默化地展现出苏式生活的闲情雅致即便在这样的三伏天中,老苏州的生活依然有着“静中乾坤大,闲中日月长”的悠闲和恬静,依然是“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那样的温婉与诗情,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人间至味是清欢春日花样生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间至味是清欢春日花样生活(夏日恬致奈何天)

人间至味是清欢春日花样生活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裹挟着昆曲评弹的那股幽柔温婉,浸润着唐诗宋词的那般浅酌低唱,苏州人的日子潜移默化地展现出苏式生活的闲情雅致。即便在这样的三伏天中,老苏州的生活依然有着“静中乾坤大,闲中日月长”的悠闲和恬静,依然是“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那样的温婉与诗情。

苏州的老宅院中房屋之间大都留有天井。老宅院的天井一般都不大,与那些宽敞的花园、高大的山墙相比,显得精致而狭小。天井大多三面房屋一面围墙,或两面房屋两面围墙,天井设在房屋的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这种天井一般称为“大天井”。天井之中,还有一种小天井,叫“蟹眼天井”。蟹眼天井既能采光又能通风,在多雨的季节里能加快泄水,夏天又特别拔风。老苏州喜欢种植花花草草,蟹眼天井的咫尺隙地,牵牛、紫藤、葡萄等,高墙攀满生气,隔着木格子窗,就能看枝枝蔓蔓、绿叶紫花。在蟹眼天井窗口,大人休闲,小人作业,感觉特别凉快。苏州深宅大院里还有一种“备弄”,是夏天最凉快的地方。备弄往往从第一进大厅一侧起一直通到后进居室,长的可达一百多米。穿堂风吹过,窄窄的备弄特别阴凉。

严格意思上的蟹眼天井和深宅备弄似乎已难寻觅,然而老苏州在蟹眼天井和深宅备弄纳凉的生活方式似乎并没有随之远去。位于虎丘街道辖区的西叶家弄22号是一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宅院,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口古井,井水依然清冽如许。古井边,十几盆花草用满眼的绿色抵消了这夏日的炎热。89岁的洪竹仙在这里已经居住了64年,早上买来丝瓜、毛豆子,在用井水浇透而阴凉的天井中理理菜,与同大院的好婆们聊聊天,或是跟重孙女说说笑,难得的悠闲与惬意。

老苏州的夏晚,太阳一落山,苏州人都会出门来到小巷中或是天井里乘风凉。太阳还没完全落山,人们就会吊几桶井水,往石台阶、天井里、弹石路上浇去,除掉暑气准备乘风凉。不消一会儿,各家的藤靠椅、竹靠背、长搁板就会纷纷搬过来。有的还搬出一张小台子,就在门口巷边吃夜饭,咸菜毛豆子、扁尖冬瓜汤、凉拌西瓜皮,都是夏令家常菜。吃好夜饭,天也就黑了,乘风凉算正式开始,路灯底下有人下棋打牌,洗好澡的男人大多赤膊,靠在竹躺椅上,手中蒲扇悠悠地摇着。这个时候,会乐器的人开始吹弹拉唱。各家孩子在乘凉时,会带上些零食,一条小巷就热闹了起来。而这样的乘风凉场景,至今在西叶家弄22号依然完美地保留着。

在留园街道湖田社区辖区潭子里有一处老宅院,室外的炎热似乎与老宅院无关。老宅院墙头上的温度计定格在31摄氏度。居住在硕房庄社区的周大发来到这里,一曲《二泉映月》,又为大宅院的厅堂增添了一份清凉。今年72岁的周大发拉得一手好二胡,他说,小时候乘风凉的时候,往往是二胡、笛子齐上阵,会唱戏的也会唱上几段。现在,夏天的夜晚在外面乘风凉的时候,轮到他来表演了。

炎炎夏日,老苏州喜欢吃井水冰西瓜和冰水冲绿豆汤来解暑。冰冻水冲绿豆汤,水中得事先加上薄荷。苏州人讲究,冰冻薄荷水冲的绿豆汤,里面除了绿豆和糯米饭之外,还有薏仁、红绿瓜丝、蜜枣丁、葡萄干、冬瓜糖等各种食材,一起在冰水中翻滚着,既好看又好吃,这是真正能够降暑养生的绿豆汤。夏日里,苏州人还喜欢吃百合绿豆汤。今年91岁的姚曼卿一早买来了百合,准备熬制百合绿豆汤。老人说,剥百合也有讲究,将百合一瓣一瓣剥下后,还要将每瓣百合的里外两层衣剥去,这样的百合更糯且少了些苦涩。

老什物一直倍受苏州人钟情,与这夏日有关的要数饭筲箕和蒲扇了。饭筲箕是一种竹篮子,形状好似元宝,也被称为元宝篮。因其透气性好,又有遮灰的盖子,所以苏州人家在屋檐下阴凉通风的地方,都会荡空悬挂那么一只两只。老苏州将剩饭盛进饭筲箕中,盖上盖子,悬挂于灶屋间或客堂间的通风处,那饭就不容易馊了,饭筲箕似乎就是当年的微型冰箱。93岁的方翠珠在山塘老街附近居住了70多年,尽管家中购买了冰箱,老人却依然保存着饭筲箕存剩饭的习惯。在老人的房梁上一般悬挂着三只饭筲箕,老人说,其中一只已经有着50多年的历史了。

特别策划:杨秉灏沈红娣 特邀顾问:王梦沂本版组稿:高小花张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