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如何划分责任)

新国标电动车正式实施后,两轮电动车被分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两大类,其中电动自行车属非机动车类别,但如果电动自行车被改装使其超过25公里/小时的国家标准上限,极有可能被认定为机动车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同样的责任所承担的赔偿比例是有区别的,可看下图快速了解下。

电动车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如何划分责任)(1)

具体法规如下: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

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

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

4)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

5)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

6)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7)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交通事故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全部赔偿,对超过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当前规定赔偿。

因此,建议两轮机动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驾驶人,及时办理驾照并配备相应保险;两轮非机动车(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不要对车辆进行擅自改装,避免承担法律风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