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可以自愈吗(重见光明有希望)

57岁的徐先生半年前在工作中左眼被硬物打伤,于当地医院进行了“左眼眼球破裂伤缝合术”,拆线后一个月,发现左眼又红又痛,就诊于当地医院,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为了不丧失视力,便来到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主任毕燕龙教授的专家门诊。

经过检查发现:左眼视力仅有光感,眼睑充血、肿胀、有压痛,结膜充血、乳头肥大、滤泡增生,鼻侧角膜斜形混浊水肿、斑翳,前房见大块白色晶体皮质溢出,瞳孔对光反射不存在,晶状体混浊,眼压为26mmHg(正常值:10-21 mmHg),眼底B超显示高回声光带。详细询问过病史后,患者被诊断为“左眼眼内炎、左眼角膜混浊、左眼外伤性白内障、左眼创伤性晶状体脱位”。

病案现场

眼外伤可以自愈吗(重见光明有希望)(1)

眼外伤可以自愈吗(重见光明有希望)(2)

2021.4.19 B超提示高回声光带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过后,毕燕龙教授为病人实行了“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全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发现患者晶体溶解脱位,玻璃体腔内大量积脓、浓缩机化增殖的玻璃体,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手术顺利,3天后拆线,患者恢复良好,出院时,患者视力由之前的光感提升至指数,有所好转。

眼外伤可以自愈吗(重见光明有希望)(3)

眼外伤可以自愈吗(重见光明有希望)(4)

2021.5.6 术后B超提示高回声光带已消失

眼外伤是引起单眼失明的首要原因,眼睛的位置比较特殊,受伤的机会远高于身体其他任何部位,而且眼睛的结构也精细特殊,一次严重的眼外伤可同时累及多个眼睛内部的结构,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生活与工作中,应注重眼睛的保护,如摩托车及电车驾驶员要佩戴头盔、化工厂工作人员要佩戴防护面罩、司机系好安全带等等,约有90%的眼外伤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提高安全意识,就可有效预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如果眼睛受伤了,也不必过度惊慌,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放弃,希望之光终会再次进入眼睛。

专家名片

眼外伤可以自愈吗(重见光明有希望)(5)

毕燕龙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主任,德国雷根斯堡大学眼科学博士、德国科隆大学眼科学博士后,德国眼科学会会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眼专业分会委员、科技部“众筹科技2035”专家委员、全国智能医学专委会常委、全国智能眼科学组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海峡两岸分会眼整形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第十届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形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上海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眼整形专委会全国常委、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医美艺术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指导委员会全国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干细胞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与艺术分会全国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项目、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等评审专家。上海市普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鉴定专家。Ophthalmology,IOVS,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IJO,,Journal of Diabetes,《中华眼底病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等二十余本期刊审稿人。《眼科学》、《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编委。

擅长角膜移植、复杂白内障手术(如角膜移植后白内障、高度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白内障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糖网病、PVR、视网膜脱离等)、黄斑界面手术、高度近视眼手术(ICL及后巩膜加固)、眼整形美容(独创微创重睑术、泪道再通术等)等。

近年先后主持德国防盲组织留德博士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同济大学医科基金、上海市高校优青基金、上海市普陀区高层次人才基金、同济-来明企业横向科研基金等二十余项课题。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在著名医学杂志Br J Ophthalmol,EYE,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等发表SCI 20余篇,中华系列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完成转化1项。主编出版国家十一五重点视听教材3部、副主编眼科教材1部、参编人卫出版社眼科学教材2部、英文书籍参编1部。

图文 | 眼科

编辑 | 宣传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