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黏膜里有结石(竟然长到了肾脏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欣宇

通讯员 许咏怡

图/受访者提供

3个月内4次住院治疗,外加3次放置输尿管支架管引流,55岁的陈女士经历了非常人忍受的治疗痛苦,这都跟她患了和常人不同的肾结石有关,黏黏糊糊,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包裹住了她的结石,究竟是怎么回事?

坎坷求医路,多次治疗始终不能缓解腰痛

今年6月份左右,55岁的陈女士突发左腰痛、发热,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肾结石合并积水,医生考虑是因为结石合并尿路梗阻导致感染,于是为陈女士放置了输尿管支架管引流,置入支架后发热和腰痛确实有所缓解。

接下来两周左右,陈女士再次出现腰痛、发热,当地医院检查发现陈女士存在尿路感染,尿培养显示尿里面有一种“奇异变形杆菌”,经过一个星期的抗感染治疗,腰痛、发热又缓解了。同时考虑到她个人情况,建议她过多3个月再进行手术取石。

陈女士以为疼痛既然有所缓解,目前要做的只是慢慢观察,等到手术时机成熟,她便可再无腰痛烦恼。

谁也没想到,在等待观察期间,反复腰痛、发热又让她经历了几次更换输尿管支架手术和抗炎治疗。短短3个月内经历了4次住院治疗和3次手术,并且结石还在左肾内,而且当地医院说陈女士的情况太复杂,手术做不了,这可难住了陈女士。

黏稠“鼻涕”原来是特殊的感染性结石

经朋友介绍,陈女士找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副主任吴文起教授,吴文起认真分析了陈女士的病情,并为陈女士做了CT检查。

结果发现陈女士左肾里面的结石呈现密度不均的“蛋壳样”,结合当地医院多次尿培养显示有奇异变形杆菌感染,考虑她的结石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导致的“感染性结石”。

在充分的术前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吴文起在陈女士的腰上打了一个钥匙孔大小的洞,也就是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发现陈女士的结石呈粘稠的“鼻涕样”外观,和常见的结石完全不一样。

肾黏膜里有结石(竟然长到了肾脏里)(1)

术后结石成分分析显示为“磷酸镁铵”,可喜的是陈女士术后复查,结石已经完全都取干净了。

吴文起指出:“这种呈鼻涕样的结石,主要是由导致尿路感染的产脲酶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最终和尿液里面的其他成分一起形成的感染性结石,具有形成快,复发快的特点,而且特别容易导致尿路梗阻,引起发热,由于尿液和结石中都存在大量的细菌,感染发展迅速严重会危及生命。”

他建议,对于这类结石尤其要注意术前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更重要的是术后控制尿路感染。术后定期随访,一旦出现异常则应积极早期处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唯

校对 | 谢志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