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四川是哪个地方(这些历史上曾经属于四川管辖的地方)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内陆,地处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古蜀文明发祥地,全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四川盐业文化,酒文化源远流长;三国文化,红军文化,巴人文化精彩纷呈。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后来由于历史变迁,管辖面积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下这些地方都曾经属于四川管辖!

一、利州路(汉中)

利州路为川峡四路之一,北宋咸平四年(1001)由西川路析置而产生,所辖府州县:兴元府、剑州、利州、阆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龙州、兴州、集州、壁州、三泉县;相当于今之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平武县,巴中市、广元市和陕西的汉中市等区域。利州路治所在今天的陕西汉中市!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横扫天下,但是在四川遭到了最顽强的抵抗,淳祐二年,南宋名臣余玠正式上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开始全面主政四川。余玠重点对金堂云顶城、蓬安运山城、苍溪大获城、通江得汉城、奉节白帝城、合川钓鱼城、南充青居城、剑阁苦竹城进行重点经营。以这八座城池为中心,外围安置各类营寨堡垒,内部则发展农业、寓兵于农。蒙古大军一旦到来,则依托外围营寨逐次抵抗,核心重镇予以协调支撑。这八座城池就是蒙古人闻之色变的蜀中八柱!四川的抗元战争坚持了几十年,蒙古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南宋灭亡后,为了加强对四川地区的控制,防止历史上蜀地多次割据、对抗中央王朝的情况的发生,自此利州路治所汉中改属陕西行省!

二、夔州路

夔州路,夔州路置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治所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夔州路的辖区领有“府三:重庆,咸淳,绍庆。州八:夔,达,涪,万,开,施,播,思。军三:云安,梁山,南平。监一:大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开始兴建三峡水利工程,当时四川经济落后,无力解决三峡库区一百多万移民问题,也没有能力带动库区几个地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于是由原属四川的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江津地区,永川地区,黔江地区等六个地级行政区域合并组建了中央直辖市!从此川峡四路的夔州路也就和四川分开了!

接下来要说的几个先后划出四川的地区!就不得不说说在西南地区曾经存在的一种世袭罔替的制度,那就是土司制度,在西南地区,一直有不少势力强大的土司家族。他们虽然名义上臣服中原历代王朝,但是却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宛若大帝国中的一个个独立王国。这些土司往往掌握当地的军政大权,是管辖区域内的绝对主宰,一些更加剽悍的土司甚至对中央的号令都置若罔闻。为了改变这样的土司割据的局面,明清两代都实行了改土归流制度,改土归流,就是指将土司制改为流官制,将统治权交由中央直接管辖。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后,先后有东川府,昭通府,遵义府等几个地方划出四川!三、东川府

三国演义中,刘备取西川而建立蜀国!很多人也许都在想那既然有西川,那东川在四川的哪里呢?其实在今天的四川已经没有了东川这个地方,因为在清代,四川的东川府就已经划给云南省了!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东川府,属四川省管辖!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土归流仍置东川府;世宗雍正四年(1726年),改属云南省。

四、遵义府

现在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一带,流传着一句话叫“四川人生得憨,遵义换龙安”!这句顺口溜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清代遵义府从四川划归贵州的一段往事。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贵州大力推行“改土归流”运动,同时对省界进行勘定。鄂尔泰调查发现,赤水河流域川贵两省界线不清,犬牙交错,不利于管理。于是鄂尔泰奏请朝廷,请求以赤水为界划定川贵两省疆域,“以四川遵义府并所辖遵义、真安、绥阳、桐梓、仁怀五州县隶贵州,改永宁县隶四川。”比较两省调整后的得失,四川省明显吃了大亏。一是四川划出去一府五州县,而只得到一个县——而且这个县本来就是寄驻在四川省境内的;二是遵义府当时就是四川比较富庶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而永宁县山高路远,经济较为落后。于是,从清代中叶开始至今,在民间就流传着这句揶揄四川的顺口溜:“四川人生得憨,遵义换龙安。”因为顺口溜要押韵,便用了永宁的代称龙安。

五、昭通府

在云南,有一个充满四川味,人称三川半的地方,这就是昭通!雍正九年(1731年),鄂尔泰在完成改土归流后,以乌蒙乃“不昭不通之甚者也”,奏请雍正“举前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建议将乌蒙改为昭通,并把昭通从四川划归云南。雍正准奏,将其从四川划归云南,并改名为昭通。

历史上的四川是哪个地方(这些历史上曾经属于四川管辖的地方)(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