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李建文理工大学)

李建文(李建文理工大学)(1)

哈尔滨理工大学“酷撕东”水晶滴胶画项目团队创始人李建文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发

在第四届中俄博览会和第二十八届哈洽会的黑龙江文化展区内,首次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项目集中展区”。来自省内9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带着自己“双创”的百余件产品亮相展会,让人耳目一新。

据介绍,这次参展的产品是选调哈尔滨工程大学等9所高校12个“高科技文化+项目”,集中展示我省大学生在“双创”工作中文化产业、文化创意、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成果,为大学生“双创”项目提供展示空间和融资平台。

展会期间,来自9所高校的大学生们带着自己研发设计的产品,走进了新华演播间,与网友们分享首次参加中俄博览会的感受。

李建文(李建文理工大学)(2)

“酷撕东”工作室在第四届中俄博览会上展出的“鱼”系列作品。新华网发

新华网:新华网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现在做客新华演播间的是哈尔滨理工大学“酷撕东”水晶滴胶画项目团队创始人李建文。

新华网:这是你和你的团队第一次参加中俄博览会,带来了哪些作品?

李建文: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中俄博览会这样国家级的展会,这次带来了的产品以“鱼”系列为主。产品相比于之前,在容器和绘画技能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展会开始两天,我们的库存已经销售了一半。

特别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这次我们的作品也得到了省领导的喜欢,觉得很新、很奇、也很特别。

新华网:目前,国内对水晶滴胶画的了解还不多,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吧。

李建文:水晶滴胶画是源自日本,它是一种具有观赏性和功能性的文创类产品。现在国内也有一些人在从事创作,但是普及度不高。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滴胶画的创作时间很长,像这样一个小的茶碗需要7天时间绘制,大一些的茶盘差不多需要一个人连续绘制三个月才能完成,这就导致成本相对较高。老百姓对滴胶画的艺术价值还不够了解,因此无法接受滴胶画作品的价格,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也导致很多人只把滴胶画作为兴趣爱好,却少有人真正把它作为产业来推进,这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不好的,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李建文(李建文理工大学)(3)

第四届中俄博览会上,水晶滴胶画的展台前围满了市民和参展商。新华网发

新华网:你为什么坚持下来了?中间想过放弃吗?

李建文:我是因为喜欢开始接触滴胶画的,自己花了4个月时间自学,做出了第一批作品。但是因为我是学生,财力有限,课业压力也很大。我只能用自己的生活费买材料,每天一边上课,一边泡在工作室搞创作。这样耗费金钱和精力,却始终看不到回报,我一度也想过要放弃。

很幸运的是,我参加了今年的深圳文博会,带去的30多件作品全部卖空,也得到了很多认可和建议。还有个小插曲,有一个小孩因为没有买到我们的作品而哭闹不止,我们当时心里其实又心疼小孩,又因为我们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喜爱而高兴,很矛盾的。

这次文博会的体验也让我决定,我要把滴胶画这个项目做下去。

或许我的技术还不够精湛,但是我有幸拥有了像中俄博览会、深圳文博会这样展示的机会,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现在,我不仅要坚持做下去,更重要的是要推广滴胶画,让更多的人喜欢它、了解它,这是更有价值的事。

李建文(李建文理工大学)(4)

新华网:深圳文博会给了你这么多灵感,回来之后有什么新动作吗?

李建文:参加深圳文博会的时候是我一个人,没有团队。文博会结束到这次中俄博览会中间一个月的时间,我组建了一个团队。

团队目前有10个人,来自不同专业,包括了公共艺术、环境设计、动画、绘画等,接下来会结合陶艺、木艺,设计研发制作出凸显功能性的生活用品。我们也会申请外观专利。我们目前还是以私人订制为主,其次就是销售成套的高端产品。再后期我们还会做一个兼职平台,让更多的爱好者加入。

新华网:这一次的中俄博览会之行,感受怎么样?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建文: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一种变化,从深圳文博会部分参展商和老百姓对我作品的欣赏变成了这次中俄博览会上一些大企业的合作意向。哈尔滨江北万达城冰壶项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及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有意向与我们合作,订制纪念品。目前会展两天,有合作意向的参展商大概10个左右,还有大概20个来逛展会的市民想要私人订制我们的作品。

也特别感谢一些朋友给了我们许多建议和灵感,让我们的创作有了新的灵感。(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