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学生表演的经典话剧有哪些(在话剧艺术中感受经典魅力)

适合学生表演的经典话剧有哪些(在话剧艺术中感受经典魅力)(1)

昨天,2022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话剧节揭开序幕,学生版话剧《幸存者》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线并对外展播,这是全校师生每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海中一张闪亮的艺术名片。此次话剧由重庆市话剧院特别授权演出,海安高级中学叶语话剧社高一新社员倾情演绎,采取“一角多人”联排方式,为观众带来红色记忆和诗意表达的双重感受。

演什么 走进历史 坚守心中信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在《国际歌》的旋律中,在枪林弹雨的轰袭下,无数共产党人高昂头颅,坚贞不屈,高呼心中信仰。舞台上,演员的深情对白、真挚表演时刻牵动着观众的情绪,让人为之动容。

话剧《幸存者》以重庆“11·27”大屠杀的历史史实为依据,讲述了一段凄婉感人、跨越时空的悲情故事。该剧是由重庆市话剧院创排,表达共产党人高尚品质以及崇高情怀的一部作品,曾参加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并获得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曹禺剧本奖等奖项。

指导老师许尧回想选择这部话剧的初衷,她说:“这部话剧,我看完之后深受感染。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什么都不顾,只依靠自己的理想、信念,只为了国家和人民去抗争,我觉得这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激励引导意义的。”

“演什么”“怎么演”,是每年话剧节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为引导学生牢记使命、一心向党,近年来,学校先后排演《红岩魂》《又见桃花雨》《寻找李大钊》等红色主题、革命题材剧目;在海安高级中学校长室、高一年级部、语文教研组和学校叶语话剧社的商讨论证下,落地实施,并号召学生积极参演,沉浸式体验曾经的峥嵘岁月。

学生成紫瑞通过饰演烈士穆之光,深有感悟:“在当时那个年代,革命先辈为了梦寐以求的新中国,英勇献身,这其中有的轰轰烈烈,有的默默无闻,但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深刻诠释了人着并不仅仅为自己而活。”

怎么演 通力合作 找寻情感共鸣

学生演绎全本话剧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埋头苦练。按照传统,每届年度大戏都由话剧社高一新社员担任主演,因此,话剧节的号角吹响时就意味着话剧社选拔新人的工作同步开启。

从9月开学起筹备,到海选、定角、拍摄定妆照,再到坐排、拉排、联排,带服装、道具、音效、灯光等彩排,直到正式演出前,所有的工序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们先选能演话剧的学生,然后再根据他的形象特征、声音状态,看他们演哪个角色,当然在整个过程里面也经过了很多次的调整。”

选角完成,如何带领学生更好地融入角色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许尧说:“在塑造学生表现力上,我们得到了海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和海安市曲艺家协会的支持,特聘海安文艺界比较活跃的人士担任导演,实现校内校外的通力合作。”学生撰写人物小传,语文老师理透人物心理,导演辅导表演细节,如此,一出戏才会越演越完整、越演越动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话剧演出还获得了专业院团的助力。2019年,海中建校80周年之际,学校决定排演话剧《红岩魂》,借此机会,便同版权方重庆市话剧院取得了联系。据许尧回忆,重庆市话剧院院长张剑亲临海中提供指导,并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今年再次合作,有了更为专业的指导,演出内容各方面其实也都更成熟了。”

在学生版话剧《幸存者》演员表上,多人饰演一角亦是一大亮点。本着让更多学生参与演出,话剧社安排2到3人合演一个角色,按序幕、上场、下场顺序上台,尽可能地为50多名新社员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

继续演 延续传统 打造艺术品牌

话剧演出在海安高级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据介绍,自1939年韩紫石先生建校后,学校成立抗日宣传队,学生顺应时代洪流,演出抗日宣传文明戏;1949年之后,又组建了“海安县中学”文艺宣传队,上山下乡,排练节目,为群众演出。在20世纪90年代,学校每年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课本剧、英文短剧的展演活动。进入21世纪,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壮大,学生对校园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要求的提高,在2009年成立了海安高级中学话剧社。

话剧社以“经历别人的人生,看清自己的岁月”为宗旨,旨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思考生命意义和个体之于群体、社会、国家、民族的价值。话剧社初创时,主要演出剧目以高中语文课本上的经典话剧选段为主;2016年,随着社员的增多,改为每年举办一次话剧节,拟定一个演出主题,专心排练一部全本话剧,起用高一新社员担纲主演,老社员则承担起“老带新”的任务。

“一批批从海中走出去的学生,他们回想起这段经历,都感到非常有意义。”海安高级中学校长董裕华表示,话剧节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排演一场话剧、接受一次教育,更多的是培养锻炼了自身,挖掘潜力,提升素养。他说:“话剧节之所以能持续开展下去,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处理好了学生的文化学习与素质拓展、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它对学生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那就是有价值的。”

未来,围绕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中心,学校将从积极引入资源充实内涵、丰富话剧社活动形式与内容、打造多元文化品牌三方面着手,争取将叶语话剧社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优秀中学生社团,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特色和艺术品牌。

(来源:南通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