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知识点教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知识点教学?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知识点教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米和厘米知识点教学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经历毫米产生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实际测量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 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总结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做事条理分明、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敢于质疑、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4.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帮助学生积累探究测量教学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准备】课件、厘米尺、1毫米卡片、学生尺、1分米和1米金箍棒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就和甜甜小朋友一起来听听西游记的故事吧。 动画演示情境图的故事情节。 (动画内容:一天晚上,甜甜在睡觉前看了一本《西游记》 ,看着看着,他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甜甜的梦。 2 梦到了孙悟空来到了他和小伙伴中间,甜甜迫不及待的问:“孙大圣,你的金箍棒真的能变大变小?变给我们看看吧。” 孙悟空:好,俺老孙就变给你们看看。变小……小,变成1毫米了!这样就能塞到我的耳朵里了。 甜甜心想:1毫米,1毫米有多长? 紧接着,孙悟空:看好,它还能变大呢!大……大……变成1分米长了! 甜甜拿在手心里,心想:金箍棒真神奇啊!)

谈话:同学们,从甜甜的梦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想到:金箍棒边长1毫米长和金箍棒变成1分米长等数学信息。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 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有价值。下面,我们先来研究1毫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呈现出甜甜的梦里孙悟空变金箍棒的情境,将神话故事巧妙地跟数学知识整合,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情趣的快乐课堂。

二、你问我说

1.认识毫米

活动一:

谈话:

1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直尺,仔细看:直尺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观察这一毫米,你感觉怎么样? 大家看这里,直尺上这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继续看这一小格的长度呢?这儿呢?对,尺子上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在你的直尺上再找几个1毫米给你的同位看一看。 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毫米,并指给同桌看。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卡片。测量一下他的厚度,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这张卡片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 谈话: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1 毫米吧,像老师这样: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 3 小卡片,用另一只手慢慢地把卡片抽出来,注意,捏住卡片的拇指和食指不要动,现在两个指缝之间的距离就是1毫米了。你感觉1毫米怎么样?

谈话:现在闭上眼睛想一下:1毫米有多长?睁开眼睛,再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用卡片来验证一下,看看你比划得怎样。 谈话:想一想,看一看,在我们的周围、或者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能从身边找到:1分硬币、尺子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指甲的厚度大约1毫米…… 谈话:你们真的很善于观察,找到了这么多的物体,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

(3)明确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谈话: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毫米长的线段。画好后和你的同位说说是怎么画的。 谈话:再请大家画一条10毫米长的线段。请你边画边观察,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10毫米=1厘米 大屏幕验证1厘米=10毫米。(板书) 谈话:那5厘米等于多少毫米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是20毫米应该等于多少厘米呢? 70毫米呢? 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毫米,毫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用字母mm表示。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毫米产生的过程,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学生通过“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系统认识毫米,并初步在头脑中建立起“毫米”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和概括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求细致到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做事条理分明、严谨细致的个性品质。 你能说出它们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

(4)回头看。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毫米,回头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的。首先,我 4 们在直尺上找到了一毫米长的小格,借助卡片比划了一毫米有多长?(点课件)生活中我们又找到了很多的一毫米,量一量,又发现了1厘米=10毫米,像这样,比一比、找一找、量一量是我们学习长度单位常用的方法。

【设计意图】认识了毫米后,教师及时引领学生回头看,并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分米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一个用结构的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探究测量教学的数学活动经验。

2.认识分米

(1)小组合作,探索分米 谈话:认识了毫米,我们再来认识一下分米。分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根1分米长的金箍棒,找到了吗?看,1分米就是这么长。下面我们就根据学习毫米的过程,小组合作探究一下1分米到底有多长?好,拿出老师为你准备的探究卡。按照探究卡上的要求,开始探究。 分米的认识探究卡 1.比一比。 用手势表示出1立方米的长度。

2.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如:————————————————

3.量一量 用直尺量一量1立方米长的金箍棒,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

(2)组间交流。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说说你们是怎样探究的? 学生交流探究的过程。教师适时引导,提升。 板书:1分米=10厘米 随机练习:70厘米=( )毫米,8分米=( )厘米

【设计意图】在“分米的认识”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有步骤有策略地解决问题,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对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在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 5 的感性认识,分米的认识在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补充中完善起来。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各抒己见、人云亦云,培养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以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建立长度单位间的联系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毫米和分米(放版贴)我们在一年级时还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它们是米和厘米,并且我们还知道了1分米=1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那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1米等于几分米?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根米长的金箍棒,估一下,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验证: 1米=10分米。 谈话: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借助手势比划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短。

【设计意图】利用“分米”概念进行实际估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估测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估测的能力以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自主练习 师:同学们的表现得很棒!那敢来做一下挑战练习吗?

1.基本练习 在( )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长颈鹿身高约5( ) 小白兔身长约2( ) 普通蚂蚁身长3( )

2.小明的日记。 2015年3 月 18 日 星期三 天气:晴 6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了20毫米长的牙刷刷牙。吃了早饭,我快速跑到学校,坐在4米高的椅子上,从铅笔盒里拿出10分米长的铅笔,认真做起笔记。 你现在想对小明说些什么? 谈话:看来选择单位要有一定的根据,一定要根据物体的具体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可要用好心中的这把尺子。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了形式多样的练习,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并通过想、算、比等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并适时通过小明的日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回顾反思

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想到:

(1) 认识了毫米和分米,知道了1毫米和1分米有多长;

(2) 知道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1毫米、手长大约1分米;

(3) 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4) 会用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进行测量;

(5)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6) 了解了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看来大家都收获满满,真为你们高兴。那想一想你的同学这节课的表现,你能选一个苹果送给咱们的一位同学吗?为什么你要送给他?表扬到你了,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金箍棒情境贯穿始终,借助金箍棒的长度变化,为长度单位的后续学习埋下了自然而巧妙的伏笔,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