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孙玉厚早年救的人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与人世间周志刚的父亲形象对比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平凡的世界》和大火的《人世间》的对比,那篇文章主要是从文学性对两部作品进行了一些笼统性比对。今天我打算从两部作品中抽出两位具体的父亲形象来进行细致描述。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早年救的人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与人世间周志刚的父亲形象对比(1)

首先我们确定一下时间轴,平凡的世界开局于1975年,孙少平高一;《人世间》开篇于1972年,周秉昆的大哥周秉义高中毕业。考虑到孙少平上面还有哥哥孙少安,姐姐孙兰花,因而我们可以直观判断两部小说的家庭人物设定年纪是相仿的,也就是说孙玉厚和周志刚,一位陕北农民,一位东北工人几乎是同龄人。

孙玉厚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旧社会和村支书天福堂一起给地主当过长工;而周志刚是闯关东的山东人,而且在城市边角支棱起了两间房,把老家两位老人也接到了东北。隐线的人物设定,孙玉厚是扎根黄土地的农民形象;周志刚无论缘由如何,毕竟是更具有闯劲的人物形象。但是孙玉厚是不是一旦闯荡精神都不具备呢?其实不然,《平凡的世界》有细节性交代,年轻时的孙玉厚闯过柳林,而且为了让弟弟孙玉亭读书借了一河滩的外债。

所以,孙玉厚较之周志刚稍显悲情的命运或许正是拜弟弟孙玉亭所致!

父母线上孙玉厚的老母亲健在,那位和金家湾金老太太寿数差不多的老太太岁耳聋眼花,却顽强地瘫窝在一片破炕席上经历着世事变化;反观周志刚,双亲在六十年代因没有城市口粮而回了山东老家,不久逝去。因此周志刚并没有赡养老人的负担。

子女线上,孙玉厚四个孩子,大女子兰花嫁给了逛鬼王满银;大儿子少安和他一起苦苦支撑烂包的家;少平、兰香读书耗费着家庭的收入;

周志刚三个子女,大儿子高中毕业去了兵团;女儿周蓉去了贵州追寻诗人冯化成;老疙瘩因哥哥姐姐离城而被安置了工作,即便不难顺心,但是每月也有十八块的工资,此时的周志刚每月有五六十块的工资,而且在建筑工地上吃穿用度都是国家承担。

这样比较下来,两个家庭的差距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孙玉厚与周志刚这两个父亲形象,我能想到的是“和而不同”。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早年救的人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与人世间周志刚的父亲形象对比(2)

一、所谓“和”。

1、孙玉厚与周志刚的勤劳

两位父亲都是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奠定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孙家在双水村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存在,即便被弟弟孙玉亭拖累着,孙玉厚节衣缩食的情况下,在少安的帮衬下,始终供着两个子女读书,这种“大气魄”就不是一般农民所具备的。

孙玉厚始终营务着旱烟,每每还要被弟弟兜底挖走。

孙玉厚四次落泪反衬着时代强压于渺小个体的无奈,少安辍学回家、因自留地被批判、因娶亲、因少安砖厂最终成功。像孙玉厚这样的陕北汉子,即便一次次被现实逼进无法转圜的角落而依然坚守。其实他自身未必明了,有一种勤劳的本质早已使他坚韧不屈。

周志刚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常年东奔西走,他身上所洋溢的国家主人公、社会建设者的豪迈和激情的底色当然也是勤劳赋予的。

2、孙玉厚的忠厚与周志刚的深明大义

孙玉厚让弟弟读书明理,直至让弟弟当上了工人(太原钢厂,只是被孙玉亭那货败坏了),;得知少安与润叶的感情对于儿子的劝导;面对少平出门闯荡的决定,处处显露的都是一个传统的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忠厚;

周志刚对于大儿子的希望,对于周蓉与冯化成婚姻的认可;对于小儿子为家庭付出的感激;对于郑娟为周家付出的感恩。在那个年代,这样一位父亲时时处处对子女的理解与认可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3、两位父亲同样的硬正

孙玉厚和周志刚比较起来好似更像是芸芸众生中最为普通的父亲形象,很多时候甚至让人觉得有些窝囊,有些无能。可是正是千千万万这种“本分”的父亲教导出了优秀的中华儿女。

孙玉厚“作难”的时候不少,孩子每年开学的学费都要借,儿子结婚的花销用度,粮食都要借,可是身后一个烂包的家庭,偏偏就有人愿意借给他,为什么呢?

比如卡车司机金俊海,儿子金波和少平的关系可谓不一般,而每次孙家遇到困难首先能想到的就是金俊海,这其中虽然不乏金俊海是运输公司司机,收入宽绰。更深一层的原因是金俊海常年在外,家里的农活几乎都是孙玉厚帮着他家做的。

再比如天福堂,他对于后起之秀孙少安的“畏惧”难道只是因为少安是十里八村后生中对他最有威胁的?想必也不完全是,他年轻时和孙玉厚一起揽活,睡一张席,盖一个铺盖卷,他对于孙玉厚这个老伙计的认知自然是最深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孙玉厚的刚硬和正直。

说到周志刚的硬正更多地反应在他对于子女的教导上,但是这其中还是有了失败案例,就是女儿周蓉。周志刚过于宠溺周蓉,以致周蓉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始终以自我为中心。

但是他对于大儿子周秉义的要求相对严格,他希望大儿子能做好弟妹的表率,要求其要有责任感,所以周秉义的性格有些隐忍,凡事都是自己默默承受,后期反应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是这样。

而对于小儿子周秉昆,周志刚多少有些无奈,因为小儿子和他一样倔,他一方面极其认可周秉昆,一方面有时时打击他,让周秉昆或多或少地活在了自卑的潜意识里。

但是两位父亲都是言传身教的典型形象。

二、所谓“不同”

孙玉厚的手与周志刚的拓

《平凡的世界》从书名即可看出作者本就是要将最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环境中经历的平凡的事呈现给读者,因此孙玉厚身上没有除了我们认知之外的经历,幸福也好,苦难也罢都在情理之中。

上面也说道年轻时的孙玉厚是闯荡过柳林的,但是为何最终还是远囿于东拉河和哭咽河畔双水村这方小天地里呢?

因为上有老下有小,他要守住身边的人。

年轻时闯荡了,为了弟弟,长兄如父的观念让他穷尽所有,而不争气的弟弟耗尽了他年轻时的所有心力。弟弟成家,刚要缓一缓,孩子们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家庭。

他除了守又能怎么样呢?

而周志刚则有所不同,年轻时闯关东,人近中年成为工人,双亲逝去,他没有后顾之忧。他奔波在建设三线的最前沿,见识这个东西不是凭嘴说说就能得到的,因为他见多识广,才给了孩子增长见识的机会。

孙少平影响了中国几代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同学们讨论的是什么?平时读的是什么书?他读的是报纸,是《红岩》、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而周志刚的子女和朋友在讨论什么呢?他们读的是什么书?他们读的是《叶尔绍夫兄弟》,即便是最不成器的周秉昆开口都能说出“斯大林的儿子当过俘虏”这样的话。

不得不说周家两个孩子考上北大,与周志刚的他是分不开的。

两位父亲形象的不同代表着新中国在探索之中不同阶层殊途同归的走向。

孙玉厚也好,周志刚也罢,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女最终也都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链条,是形形色色的国人中色彩鲜明而后融为大众一体的底色。

感谢路遥,感谢梁晓声,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这样两位父亲形象!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早年救的人 平凡的世界孙玉厚与人世间周志刚的父亲形象对比(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