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到底是老大还是老二(赵匡胤提拔一员大将)

公元961年,此前籍籍无名的杨信,突然被宋太祖赵匡胤任命为殿前都虞候(相当于军委副主席)。但是杨信在上任后不久,突然“暴疾失音”,毫无征兆地就哑巴了。

不过奇怪的是,在杨信临死的前一天,奇迹突然又出现,他居然又能开口说话了,“喑疾忽愈”。当时的皇帝赵光义听闻消息后,非常震惊,匆忙跑到杨信的府邸探视,“上闻而骇之,遽幸其第”。

杨信见宋太宗御驾亲来,只好挣扎着爬起来,老泪纵横地对赵光义表达了深受隆恩的感激之情,“遭遇两朝,恩宠隆厚,叙谢感慨”。这一段临死前的表白,情真意切,口齿清楚。

这种情况,让后世充满猜测。很多人认为,杨信其实并不是真的哑巴,而是装哑。可是好好的,他为什么要装哑呢?而且一装就是11年。

赵匡胤到底是老大还是老二(赵匡胤提拔一员大将)(1)

(杨信剧照)

这事儿,还得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说起。

公元691年,依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在一次皇家御赐酒宴上,于谈笑风生间,轻松写意地就解除了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等人的兵权,赏赐给了他们丰厚钱财和豪华府邸,送几个老哥们儿回家养老。这就是史上闻名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夺取了几个功臣的兵权后,又重新提拔了一批新人掌管禁军,张琼就是其中的一位。

赵匡胤之所以看上了张琼,一来,张琼不但是赵匡胤的老部下,很早就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对赵匡胤非常忠心。而且他还曾救过赵匡胤的命,对赵匡胤有救命之恩。

公元956年4月,赵匡胤奉周世宗之命攻取南唐寿州。当时赵匡胤一马当先,率领水兵乘皮船冲到寿州的护城河里,城上万弩齐发,箭矢如雨倾泻而下,“矢大如屋椽”。眼看赵匡胤即将命丧当场,忠勇的张琼,奋不顾身地猛扑上去,替赵匡胤挡了一箭。

张琼身中数箭,其中有一箭射中了张琼的髀骨,深入骨中无法拔出。张琼在喝下满满一碗酒后,命人破骨拔出箭镞,而张琼“血流数升,神色自若”。

二来,张琼是个猛将,治军手腕特别强硬。赵匡胤认为“殿前卫士如狼虎者不啻万人,非琼不能统制”,所以,张琼成了殿前都虞候的不二人选。

赵匡胤到底是老大还是老二(赵匡胤提拔一员大将)(2)

(张琼剧照)

但是,正是由于张琼的性格火爆,又缺乏心机,最终导致他不得善终。

张琼手下有史珪和石汉卿两个人,对张琼的强硬风格特别不满,经常在赵匡胤的面前打小报告。张琼也对两人深恶痛绝,在大庭广众之下,称他们为“巫媪”,也就是搬弄是非的老巫婆。由此,史珪和石汉卿跟张琼结下了很深的梁子,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有一次,这两人又诬告张琼“擅乘官马”“背后诬毁赵匡义”、“ 纳(叛将)李筠隶仆,畜部曲百余人,恣作威福,禁军皆惧”等。赵匡胤听闻消息后,特别害怕张琼效仿自己,再来一出“黄袍加身”,于是传令,将张琼带到殿前审问。

耿直的张琼矢口否认。恼羞成怒的赵匡胤,下令石汉卿拿起铁棍当众击打张琼,几乎将他打死。

后来,赵匡胤将张琼下狱,并交给御史继续审问。张琼不堪受辱,自杀身亡。

张琼死后,赵匡胤随即任命杨信接替他,担任殿前都虞候这一重要职位。

杨信虽然也是赵匡胤的开国将领,但此人一直籍籍无名,没有什么战功。而且杨信和张琼有着迥然不同的处事风格,其情商明显要比张琼高出不少。

杨信为人小心谨慎,安守本分,不轻易树敌。凭借着稳重的性格,他先后担任了铁骑军和控鹤军的都指挥使,以及贺州刺史。

赵匡胤到底是老大还是老二(赵匡胤提拔一员大将)(3)

(赵匡胤剧照)

​赵匡胤正是看中了杨信的内敛和安份,才让他担此大任,从而避免又搞出像张琼一样的闹心事件。

聪明的杨信,充分吸取了前任张琼的教训,上任后不久就“主动”染上怪病,哑巴了。但同时,杨信又不想丢掉已经到手的重要职位。没办法,处心积虑的杨信,找来一个能领会自己意图的书童,替自己发声。

据说这位名叫玉奴的书童,特别聪慧。只消杨信比划几下,或者一个眼神,他就能充分意会主人的意思,并准确无误地表述出来。

赵匡胤一看,这杨信虽口不能言,却丝毫没有耽误工作,身体也棒棒的。于是,不但给予财物赏赐,“幸其第,赐钱二百万”,还不断地对他加官进爵,“乾德五年,改静江军节度”“六年,迁殿前都指挥使,改领建武军节度”。

就这样,杨信装聋作哑,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官职还越来越高。直到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仍然对他十分信任,继续让他担任禁军统领一职。

不过,我们仔细想想,当初的赵匡胤是真不知道杨信装哑吗?我看未必,只不过杨信的这种做法,恰好也符合赵匡胤的需求而已。

从本质上说,杨信的装哑,是封建帝王集权统治下的奇葩现象,它折射出的,恰恰是古代帝王“家天下”思想下,官员的无奈和悲哀。

(参考资料:《宋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