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

三伏天来袭,而广东的气候以“湿”字当道,连下了几场大雨后,天气又闷又热又潮湿,跟北方的干热有所不同,这里的热会让你觉得全身黏腻腻,身体内热和湿气结合在一起,易形成湿热,让人感到浑身不适,别说小孩,大人都会经常感到困乏感,浑身没劲,皮肤起疹,时间久了,也容易影响睡眠质量。有句话叫“饭前一碗汤,胜过良药方”。今天推荐的这道去湿热的靓汤比较特别,是以一种野树根为主料,配以赤小豆、薏米为辅料煲的汤,它就是赤小豆土茯苓汤,这样的搭配在广东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吃法,此汤鲜甜回甘,常做给家人喝,精神饱满过酷暑。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1)

我家夏天常用这土茯苓煲汤,土茯苓这是野生灌木科植物的一种,并且还可以当做成一种中药,性甘平,主要功效就是祛湿,清热解毒,通利关节,乍一看,跟树根无两样,但用它煲汤味道会比较鲜美甘甜,而且汤里加的赤小豆和薏米均是袪湿汤的必备材料,在这潮湿闷热的天气,来一碗这样的汤是再好不过了,祛湿开胃,清热滋润。下面就把这道好喝的汤水分享给大家,喜欢的朋友不妨试试吧。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2)

【材料】:土茯苓 100克、猪扇骨 250克、赤小豆 25克、薏米 25克、生姜 2片、盐适量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3)

【做法】:1、先把赤小豆、薏米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赤小豆不是平常所说的红豆,有些小伙伴以为红豆和赤小豆是同一种,其实它俩是两种不同的豆类,功效也有所区别。赤小豆个头比较细长,红豆比较饱满比较圆。赤小豆除湿的功效较强供药用调理,而红豆主要供食用),没时间亦可免去其步骤,但熬煮的时间更长;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4)

2、将猪骨冷水下锅,等烧开后再焯2分钟,这时候锅面浮现浮沫,关火,取猪骨过凉水清洗浮沫。猪骨可以买扇骨或者筒骨,带点油煮了会好喝点。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5)

3、土茯苓是新鲜的,需要用水清洗干净泥土,外皮不好刨,也比较硬实,我都是让卖家切好,省事不少,有些卖家用机器切片,薄一点能更快将煮出药材的味道,买不到新鲜的,可以去药店买干货;(新鲜的土茯苓切开后会氧化变红,这属正常现象)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6)

4、将焯水的猪骨和土茯苓以及浸泡好的赤小豆、薏米等全部材料洗干净放进锅里,放入两片姜可以去腥。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7)

5、一次性加足清水(因为汤煲的时间比较久,水不够到煲好时可能就没什么汤了,加水的用量根据人数而定)刚开始时大火烧开后,用汤勺将浮沫撇去,然后盖上锅盖,后面就全程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小火长时间慢炖,才能使浸出物溶解得更多,煲出来的汤水既清澈,又浓醇。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8)

6、加了一点点盐调味,汤渗透着土茯苓的微香和清甜,浓而不腻,除了土茯苓,其他食材都可以吃。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9)

湿热的夏天为了自己的身体,大口地喝汤吧!喝上一碗亲手煲的靓汤,感觉特别不一样!

晚上清热祛湿汤(常给家人喝这汤)(10)

【小提示】:

1、没新鲜土茯苓的可以用干土茯苓代替,注意土茯苓跟茯苓不一样哦,土茯苓是植物类,祛湿解毒,茯苓是菌类,健脾祛湿。

2、我们用的是赤小豆而不是红豆,不认识的以为就是红豆,想要祛湿效果好就用赤小豆,扁长扁长的赤小豆。

3、食材还可以搭配猪骨、瘦肉或者鲫鱼煲汤,也可以再加蜜枣或玉米增加汤的甜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