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我们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制图 伊健“师傅您好,我来取快递您家保鲜柜里摆放的烧鸡多少钱一份?”一位居民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你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我们还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你还是那个曾经的少年

制图 伊健

“师傅您好,我来取快递。您家保鲜柜里摆放的烧鸡多少钱一份?”一位居民问。

“很抱歉,店铺里的商品都是居民提前预约下单的,您可以添加我们自主开发的小程序预订,到时候来取货就行了。”说话的人叫张毅(化名),也是这家快递驿站的经营者,他是“70后”的尾巴、“80后”的前奏,虽然看上去年轻且充满活力,但年龄已迈入不惑之年。张毅家在东北,从小到大就没有因为学习这件事发过愁,顺风顺水地考入了全国知名的高校,毕业后留在了天津。

这些年他做过职场中人,也拉着自己的一群小伙伴自主创业,经历创业失败后他自己背上了债务。如今,他经营着一家快递驿站,做着和百姓生活贴得最近的一份职业。“创业失败后经营快递驿站”,这样的话题时常在网络上赚取流量,但张毅说:这一波流量毫无意义,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尝试。

张毅的经历或许与很多“70后”“80后”有些许相似,虽然正值当打之年的他不得不面对“中年危机”,走过了职场招聘的黄金年龄门槛,距离退休仍有漫长的路要走;要面对父母、爱人和孩子,要给他们创造美好的生活。在采访前,记者特意给张毅写了一封信,希望就“中年”话题和他进行一次深入交流,但见面后,张毅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已步入中年了,我只是比刚刚走入职场的年轻人多走了一些路,多看了看沿途的风景。”

坐在小区的广场上,张毅和记者讲述着自己从东北到天津、从就业到创业、从风生水起到东山再起的故事。

聪明的他

学业事业创业都没耽误

张毅家在东北,白山黑水塑造了他爽朗直率的性格,从小他就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毫不费力,时常老师讲累了就由他来给同学们上课。任课老师对他的态度也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宠爱有加”,要么就是“放任自流”,反正每次考试成绩总是能在大排行中数一数二,而且年级越高,聪明给他带来的“福利”也就越大。

凭着优异的高考成绩,张毅考取了一所国内知名的高等学府,来到了天津这座城市。大学里的生活,依旧延续着相对宽松的学习状态。正当其他同学忙着考取资格证书时,张毅却选择了步入“社会大学”磨砺,他说:“大学期间,我一直没耽误打工,在快餐店里做过服务员,在酒店门口当过门童。这些经历只是为了给自己添点零花钱,毕竟父母供自己出来读书不容易啊。”

张毅说,很多人回望自己的大学生活充满了遗憾,但对于他来说却没有留下任何惋惜,他在这段时间做了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充实而自由。2003年,张毅大学毕业了,顺利地走进了一家公司,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对于当时的“职场小白”来说还是能够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意气风发、激情澎湃、年轻气盛的张毅又选择了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的人生路径,在工作3年之后,他毅然辞职,自此走上了一条自主创业的路。

在校读书期间,张毅不仅收获了学历,也积攒了一群打不散的小伙伴,他们曾一起发过誓,“有朝一日,无论谁能出人头地,都不能忘了兄弟们,‘苟富贵,无相忘’。”他们幻想盖一座大房子,兄弟们住在一起,过着“乌托邦式”的生活。或许你会认为这无非是少年们的一个憧憬、一种幻想,甚至是一个玩笑,但张毅却是当真的,而且就照着理想的模样去做了。

说起创业的经历,大多人都说创业艰苦,但张毅和他的小伙伴们起初的感受并不那么深。10万元的注册资本、一家规模不大的小微企业,这里就是他们兄弟几人的“自留地”。“当时我们有几个大客户,维护好这几个大客户,我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他和记者说。张毅按照上学时大家的“约定”,履行着承诺。他给自己的兄弟们配备了汽车,承担着能承担的费用。在他的公司里,兄弟们的薪水平均能够过万元,偶尔赶上周末,兄弟们就相约去趟黄山,名曰团建,其实就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或许就是他和兄弟们理想中舒服的状态吧。

公司有过鼎盛时期,看着账面上一个个跳动的数字,张毅和兄弟们欣喜过,但欣喜之余,一个个“危机”也就随之埋下了。

“创业之后,我不再是那个不服管教的年轻人了,反而和原公司的老板成了朋友,更能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张毅说,“但我并没有在职场上充分地历练过,很多职场里的习惯我其实并不具备。比如,很多职场人都习惯上班前列个清单,把这一天的日程安排都写清楚,完成一项挑个钩;但我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我都比较随心随性。再有,和我一起创业的兄弟们都是童年的‘发小’,学历、经历参差不齐,很多时候他们无法提供给我指导性的建议,团队的执行力也不是那么完备。”

“到了2015年,我愈发觉得自己能量不足了,但身边却一个能够指点我的人都没有。而身边的合伙人还都在听我的经营战略,那会儿我才感觉到力不从心了。”张毅坦承道。

创业受挫

他默默背负下了一切

公司进入到第5个年头,出现了衰败的情形,警报已经响起。当年的大客户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延续合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大量欠款无法回笼,企业管理杂乱无章。到了第10年,张毅决定关闭这家公司,所有的债务没有分给任何一位兄弟,他自己选择独自扛了下来。

扛下公司所有的债务,这一次张毅真的“仗义”了。但他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不能让兄弟们背上债,至少他还有能力去赚钱偿还。

“我们兄弟几人都是在创业期间结婚生子的,家庭的负担都很重,这是共性问题。而具体到每一个小家庭,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如果让他们背上债,简直太难了。”张毅说。也正是从那天起,张毅走上了还债的道路。

离开创业时的纷扰,张毅重新回归职场。起初还有所不适,从风风光光的老板回到格子间,他最大的感受是年龄上的隔阂。“现在办公室里的新人都比我小十多岁,但我们同样都叫新人。虽然我看上去还算年轻,但也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张毅和记者讲述,“或许是和年轻人混在一起,我也觉得自己并没有中年人的疲惫感,总是觉得我无非比他们多经历了几年事,多看了看沿途的景。”

即使这样,张毅同样需要面对中年人普遍要面对的问题。人到中年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让父母安度晚年,需要和妻子分担家庭重担,需要给孩子优质的教育环境,更需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但职场对于中年人十分友好吗?恰恰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很多企业设定了35岁以下这个门槛,即使你觉得自己是正当年,但他们还是不愿多给你机会。

经历过创业的失败,特别是为此背上债务之后,张毅说:“我们经常说,有些事不是钱的事,但有了钱往往能够化解很多难事。正像王尔德说的那样: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当你缺钱的时候,你就会懂了,有些事情,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张毅在万般无奈之下卖掉了一套房子,用其中一部分钱堵住了窟窿,又用剩余的钱购置了新房子。每个月他要偿还房贷,要维持家庭生活质量不降低,唯一的办法就是他们夫妻二人将生活开支节省再节省。“我几乎不花钱,但钱不单单是省下来的,要‘节流’更要‘开源’。”这话应该是中年人对家庭财政状况的切身感悟。

也正是这样一场经历,张毅家的生活方式有了改变,不再像过去一样随赚随花,妻子掌管起了家里的“财政大权”,两个人就像每月报账一样给家里贡献着力量,张毅的“贡献额度”是1万元,他要努力再努力,把这笔钱挣出来。

经营驿站

一出手就不是“菜鸟”

或许是机缘巧合,或许是无奈之举,张毅承接下了社区的快递驿站,看上去为他“开源”又打开了一条道路,可如果经营状况不佳,这里又可能成为另一个负担。张毅一边要忙着自己的工作,一边要忙着驿站的事务。只要他在,驿站就能够赚钱。

做快递驿站看起来技术含量并不高,但面对的竞争压力着实不小。想要把驿站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得使出大招。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张毅的快递驿站为社区居民们解决了居家生活的许多大问题。

“疫情期间,社区营销迎来了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大家不出去买菜了,我们就把水果、海鲜、柴、米、油、盐全备齐了,并且花了1万多元开发了一套小程序,居民们可以通过手机提前预订,我们以平价的方式预售。街道居委会都很支持我,在当时,社区驿站的确解决了居民们生活中很大的难题。”张毅提起这些来,颇感得意。

幽默的张毅还给自己售卖的商品编成了文艺感十足的推文,“这是一堆笨香瓜,没有漂亮的包装,没有修饰过的外表,但有着淳朴的内涵。”“你中午吃,或者晚上吃,烤鸭就在这里,秀色香艳,来吧!捧个场,或者纯粹被美味吸引,提前下单,到点领取!”一段段自创的仓央嘉措风格的推文引来了社区居民们连连点赞、接连下单。

那段时间,张毅一天的流水金额达到4000元,照此下去,不仅之前的债务很快能够还清,还有望打赢一场翻身仗。可当复工复产全面启动之后,张毅的驿站就迎来了一个急转弯,“大部分快递企业没有恢复正常运行,驿站每天的包裹量不足100件,业主们又都居家,几乎是‘随叫随到’,所以一天的派件任务轻轻松松就能完成。随着物流企业陆续复工了,人员不足造成快递积压,而居民的购买欲望又在增强——两方面叠加之下,包裹数量激增,几乎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而当疫情渐渐消散,迎来春和景明之时,张毅的竞争对手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在他所在的小区里,承接包裹的驿站变成了两家,而开展社区经营的果蔬店变成了7家。取件的人变少了,买水果的客流也随之减少了——驿站的工作量和利润瞬间跌落。“我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我们的成本降下来,把收入涨上去。立竿见影的方式就是减薪,但是这个事情我们不会做,因为我面对的是本小区的业主,大家必须要熟悉。人力、特别是老员工是我们必须要保障的。”张毅说。

从顾客不请自来,到一时间转投别家,比起烦恼和焦虑,张毅更多的是像商场老手一样冷静下来,寻找新的出路。况且,这些年,他经历的落差又何止这一次……

后记:

我们都是曾经那个少年

坐在社区的广场上,张毅和记者,两个年纪相仿的中年男人彼此交流着对事业、对家庭、对生活的态度。

张毅对自己这一路走过的每一站都很清晰,他说自己的童年、少年实在太顺利了,也就养成了“不服管”的性格,而30岁到40岁这10年里又遇到了太多的挫折,他希望在自己40岁至50岁期间能够扭转过来。虽然很难,但依旧要做。

张毅和记者说,疫情期间,他在家中陪着孩子度过了20天毫无压力的生活,对他来说那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在这段时间里,他有意识地为自己充电、加油。在陪同孩子练习钢琴时,他默默地学会了《你的心河》,但张毅说他不敢在家人面前弹奏,只有等家里没人了,他才敢“偷偷”地坐在钢琴前。张毅说:这个年纪的男人不是吹拉弹唱的年纪了,特别是自己背负了压力之后,更多的时间不是用来弹琴的,是要用来“搬砖”的。

当他说出“卑微”这个词时,的确让人感到触动。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压力,甚至有些时候也会不明缘由地掉下眼泪;但擦干眼泪、走出家门时,我们都是曾经的那个少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