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死前的下场(是如何安排身前身后事的)

汉朝开国皇帝一一刘邦

刘邦是一个务实的君主、政治家。和吕后相处多年,他清楚吕后是一个怎样的人。吕后的政治敏感度、能力、手腕,不输于这些西汉的开国元老们。从吕后作为皇后之后,协助刘邦杀掉韩信、彭越便可看出吕后在政治斗争中的老辣、狠厉。而刘邦看出太子羸弱,面对王陵、周勃、陈平、曹参这些开国元老,感觉到在他自己有朝一日去世后,太子继位为帝,和这些身为功勋元老的臣子们在朝政上如果发生分歧,太子能不能镇得住他们都是个问题。包括因为太子的羸弱,能否处理好和地方藩王的关系,让地方藩王不至于威胁到朝廷的根基,这些在刘邦当时看来,都是有疑问的。

身为帝王,最大的担忧便是自己的江山会不会遭受动荡、基业能不能得以保全。古往今来,帝王们担忧的是外戚、位高权重且立有功勋的勋臣、以及宗室内部的野心家这三者乱了自家的江山。而当时,刘姓宗室藩王过强,欺凌汉朝中央。外戚过强,太子羸弱,汉朝中央容易有变,刘氏江山更是危险。功臣势力太大,威胁更是不必提,刘邦稳定天下后,就是在剪除、敲打那些可能对自家江山产生威胁的有功之臣。而在易储失败,只能确保太子人选不变的情况下,为了稳固汉室江山与朝堂大局,吕后这样一个强势的母亲作为当朝太后不可或缺。

刘邦死前的下场(是如何安排身前身后事的)(1)

刘邦

吕后存在的作用

刘邦当时认为在自己去世后,留住吕后,可以造成以吕后为首脑的外戚和功臣元老们、刘姓宗室们在朝政上互相制约,达成一种微妙的政治平衡。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中,以保证刘氏的江山可以存续下来。这符合政治上的制约平衡之道。吕后是和刘邦一起从微末时,就艰苦创业、共同患难的夫妻。不管这对夫妻后来有没有感情,但最起码吕后和刘邦及刘邦的文臣武将们从始至终,共同经历了创业的艰苦。期间经历的生与死太多太多。在心理认同上,西汉的开国元老们当然还是更偏向吕后和她的儿子。

假如决定处死吕后,那些元老们会不会像自己要废太子时那样从心理上反对并在实际当中去抵制?甚至反应比自己要废太子时更加激烈?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事实证明,从西汉王朝开国以后,吕后的政治势力也好,很多开国元勋们(如萧何、樊哙)对她的认同度也罢,在原有的基础上一直在升高。刘邦身为务实的政治家,肯定会明白这一点,所以不会冒着动荡的风险去除掉吕后。特别是在易储的问题上碰了钉子后,刘邦就更是明白以吕后为主导的“太子集团”已经成熟且不可撼动,贸然把太子集团中的实际首脑人物——吕后拿掉,那是有损西汉朝廷根基的事情。而刘邦肯定不愿意西汉的根基受损,所以不会这么去做。再者,刘邦和吕后都不是一个人,背后是一个利益集团。吕后本人也是一个比较厉害的政治家,她可是跟刘邦过了五十多年苦日子然后才起事的。

刘邦死前的下场(是如何安排身前身后事的)(2)

吕后

吕后跟刘邦说他老爹被项羽抓了,刘邦直接说杀了别忘了分我杯羹。普通人活着回来还会跟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吗?吕家可以说在刘邦早期出了大力,不论是资金还是人才,大家都是股东,只不过刘邦是代表罢了。刘邦的很多功臣也是服从吕后的。刘邦走后,政治势力最大的无疑就是吕后一派了,所以后来才有吕氏掌权。不过吕后也是开启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也是有功的。对于这样掌天下的人来说,杀人也不是乱杀的,基本上是扫除政敌,以及刘家的后裔,避免出现政治颠覆。

政治游戏唯一考虑的就是利益,而且这利益是天下最大蛋糕,就别考虑人的感情了。只不过对戚夫人看不过眼,想抢我蛋糕,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于是顺带泄愤一下,毕竟是人。另外,戚夫人本来就是棋子,一开始就可以丢的那种,只是刘邦死得早了还没来得及而已。大汉王朝属于刘邦但并不完全属于刘邦。皇帝是利益团体的代表,但是利益团体各自又有自己的诉求。秦朝的短命并没能让封建王朝的基本制度发展成熟,汉承秦制的发展才让这个新的生产关系走到稳定的程度。汉初封王拱卫中央就是这个过度时期最好的说明。

刘邦借助吕家才打造了大汉的基本盘,汉初就是以刘邦为核心的吕氏一系势力的领导层。如果确实为了保护戚夫人,给戚夫人树立一个派系,再给予足够的兵权,远比一个圣旨要实际得多。而实际上戚夫人儿子刘如意的封地不够大也不够强甚至地理位置都不算很优越。刘邦之后的几代人也基本都在做集权这件事,直到刘彻手上才通过推恩令基本实现制度的成熟。而集权——这个帝王与贵族阶层的矛盾贯穿了整个封建史。

刘邦死前的下场(是如何安排身前身后事的)(3)

戚夫人

对于戚夫人的保护

刘邦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去保护戚夫人,比如派为人正直,不怕得罪人的周昌做赵国相,要想彻底保住戚夫人,除非废除太子,立戚夫人的亲生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可太子羽翼已成,难以撼动。而太子乃天下之本,本动则枝摇。因此,刘邦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哪怕是最亲爱的女人,来拿江山社稷冒风险。一旦太子继位,吕后做了皇后,谁也无法挽救戚夫人了。按理说,其实吕后虽然够狠,但也是一个头脑清楚的政治人物,她刚掌权是不会乱杀人让大家心寒的,偏偏戚夫人太蠢,封到代地还天天不老实,终于把自己儿子害死,把自己害成人彘。这里面我觉得戚夫人责任更大,吕后跟着刘邦受过多少苦,冒过多少危险,人家还是正妻,你非要跟人家抢,还想让自己儿子当皇帝,你有那资格和那能力吗?智商手腕心胸,样样不行,只会献媚刘邦,现在靠山死了,脑子还不清楚形势,没有自知之明,就是蠢死的。如果是个聪明人,凡事顺着吕后来,比如自动削减封地得罪大臣减小威胁,吕后也乐得放过她,以此来彰显胸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