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

脑木更戈壁 零下20°的极限体验 尽管我是在北方出生长大,但是却是一只怕冷的候鸟,每年冬日里的大连,到了-10°我便开启了候鸟模式的迁徙。在我到达苏尼特右旗的前两天,当地温度还是在-35°,寒冬里的苏尼特右旗能遇见这-20°的温度绝对是长生天对我们的眷顾,更了不起的是,我居然骑着骆驼完成了15公里的脑木更戈壁穿越。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2)

一早天还未亮,波罗环球旅行家们便纷纷换上了抗寒神器——蒙古袍,前往草原腹地的牧民家里享用黄金家族后裔为我们准备的蒙式早茶,一年多锡林郭勒大草原深度行走的我,早已经熟练掌握了拿刀剔肉的技巧,蒙餐的味道也植入了我的味蕾记忆里。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3)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4)

草原上的晨尽管寒冷,却透着浸心的清凉,令人从内而外舒畅通透起来,晨光下双峰驼的剪影令人莫名的心安,把水杯灌满了开水,玩起了“泼水成冰”,那完美的绽放是极寒草原开出的冰花。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5)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6)

你们知道吗?每年农历九月末至次年的二月是草原驼队成行的最佳时节,这一时节的选择是草原牧人在骆驼长期相处中对它的理解,与它和谐共处的精神体现,因为春季骆驼脱毛、夏季炎热、不适宜骆驼远行、秋季膘差、只有冬季是骆驼最健壮、灵活的时令,冬季的骆驼也是最漂亮神气的。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7)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8)

就这样波罗环球旅行家们纷纷选择了心仪的骆驼,全副武装加入了牧民的驼队,直奔脑木更戈壁。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9)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0)

虽说我有骑马的经验,但是骑骆驼却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所有波罗旅行家们都是第一次骑骆驼,我选择了一只呆萌的白骆驼,我为它取了一个蒙古名字—恩和(平安)的寓意,白骆驼是沙漠中最神奇的精灵,一开始我还害怕,还需要牧民牵着前行,没到3公里我便掌握了骑骆驼的技巧,也学会了如何与恩和沟通,骑行5公里的时候便可以挥舞缰绳奔跑了,有一段路恩和要吃草我就任由它去吃,于是我脱离了驼队,苍茫的大漠之上,天地之间只有我与恩和,那一瞬间仿佛穿越到另一个时空,整个人与宇宙连接到了一起,那感觉好奇妙……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1)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2)

大自然的表演永远都是最精彩的

与动物们的交流永远是最简单的

用心去感受苏尼特右旗这片草原的云、风、草、石……

这张照片无疑成了本年度最温暖有爱的画面。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3)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4)

大漠戈壁之上的午时盛宴

历史上,在这四季无垠的天地间,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从千里迢迢的外部世界驼运而来。驼队驮着成千上万的草原土产,带着家乡妻儿额吉的牵挂,满载着祝福和希望踏上一次又一次遥远的征途。

驼队披星载月,风餐露宿,历经数旬的艰苦行程,到达目的地后,又将交易来的生活物品驮回草原。这时候所有亲朋、家人都会身着盛装带上美酒与食物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地方迎接归来的驼队,为勇士们接风洗尘,并迫不及待的听着那一个个属于世界的故事,草原人把这样的迎接仪式称为——午时盛宴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5)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6)

驼队带着冰、水、砖茶、奶、肉干、手把肉、酸奶酪等等,在骑行一半的脑木根山的山顶我们停下享用午餐,小伙伴们一起捡牛粪生火,老额吉教我熬制奶茶,我学得像模像样,每一个步骤都认真的学着,没想到第一次熬的奶茶味道如此醇厚,奶茶熬制好第一杯一定是用来敬天敬地敬大自然的,一个小小的细节透着蒙古族对自然的无限敬畏。 一行人就这样席地而坐,畅聊着,已经很难分出谁是旅行家,此刻都是地地道道的草原人……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7)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8)

了不起的蒙古女人 原计划30公里的骑骆驼穿越,后来改为了 15公里,这15公里,屁股颠簸的近乎出了血泡,几次想中途放弃,但是还是硬着头皮撑了下来,下骆驼的那一刻走路几乎都走不了了,这次的脑木更戈壁穿越无疑会成为这辈子最刻骨的经历之一。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19)

旅行家们在15公里处乘车返回牧民家,而牧民们则还要骑着骆驼返回,我们回到了蒙古包里,与额吉一起学做蒙古包子,和面、剁馅、擀皮儿,大家一起动手有说有笑,笑声当中是不是还夹杂着“哎呦,我屁股疼,哎呦……的惨叫”,就这样蒙古包里热腾腾的像过年一样,包子快蒸好的时候我才反应过来,怎么好半天不见阿苏的身影,同行小伙伴说:“阿苏还有都兰和驼队在一起还没骑回来呢”,我当时就惊到了,15公里我们就已经这样了,阿苏怎么还要坚持骑回来,天已经黑了,不由得心生敬畏与担心。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20)

想起初见她的时候她,温柔的美丽的脸上散发着蒙古贵族的气质,除了蒙语还精通俄语,精致的生活,并且对于这片草原未来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我欣赏她。 随着天越来越黑,所有人都坐不住了,纷纷跑到蒙古包外面等待驼队,等待阿苏的归来,远远听到驼队的声音,大家兴奋的尖叫:“阿苏……,阿苏"……,并且纷纷上去给归来勇士们大大的拥抱,那感觉就是迎接自己的亲人一样亲近温暖,我问阿苏:“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坐车回来啊,全程30公里这怎么受得了”,阿苏疲惫的笑着说:“我提出活动方案,骆驼有的从200多公里运过来的,对他们我总得有个交代”,从初见的欣赏到此刻的敬畏,阿苏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太多蒙古女人的身上最高贵优秀的品性,她们善良、智慧、笃定、外表外柔,内心无比刚强……

最靠近南极的沙漠(零下20度骑着骆驼穿越脑木更戈壁)(21)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苏尼特右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同学/朋友共同体验。

11-3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酒窝果果 发布:2018.02.0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