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对人性的主张(继续探讨孟子所说的心性问题)

在心性问题上,孟子也接着孔子的话题在进一步地论说,如《公孙丑》上篇中说: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圣就是人的最高境界,所以本质上是心性问题的重要内容。而圣又与学、仁等事紧密统一,所以这些事情都属于心性问题的范畴,是从仁到义的必然内容,可知心性与仁、义是内在统一的。

人的问题,在《孟子》时就深入到心性层次上了,但仍与孔子时所论及的许多事务密切相关,如人与政治形势和人的从政问题,《公孙丑》上篇中说到: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

可以看出,孟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圣人,这种圣人也要参与政治,也要出仕从政,但要秉承一定的原则,根据一定的时势,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

能达到这个层次的,在孟子看来,只有孔子,所以他称赞说: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并引述子贡和有子的话:

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有若曰: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这些话语,都必须与心性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解读,都必须与孔子与孟子所主张的仁、仁义、仁政等核心观念联系起来加以解读,因此就可以看出,孟子所论的心性问题,是他的仁义思想在人的修养方面的具体体现。二者的关系是仁义是心性的根本,心性是仁义的实践与修养途径。

此篇中还说:

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可知仁义与人的荣辱紧密相关,为了荣而不辱,就要居于仁,以仁义为人的心性修养的准则与目标。而人的荣辱,又与国家政治有关,所以说:

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可见个人的心性修养与荣辱有关,与国家政治的情况有关,不是单纯由个人的心性修养所决定的,所以人的心性问题必然会与外在的国家政治环境有关,这就构成了人的荣辱问题。

在此背景下,人的心性修养,也就必须要关注外在的政治环境的情况,所以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人要自求多福,人若自作孽,则不可活。这都是与个人的荣辱密切相关的,也都是在本质上也个人的心性修养紧密相关的。

所以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义,再到儒家学者一再强调的祸福荣辱等等问题,本质上都是统一的。

仁及仁义,是人的根本准则与最高理想,能不能做到或能不能做好,都直接与个人的心性修养与祸福荣辱相关。换言之,人的心性问题,最终会以荣辱祸福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就是古人总结的“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就是没有好好地修养心性,没有认真地追求仁及仁义,不管是个人是否已经从政,都是一个道理,没有例外。

此篇又论及人的不忍人之心的问题,这也是心性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孟子提出了人的四种心,而由四种心引申到仁义礼智: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这一大段话,从不忍人之心引申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而这四种心又是仁义礼智的源头(端),从而说明所谓的心性问题本质上是仁义问题(礼智从属于仁义),又说明这是解决政治与社会问题的基础(保四海与事父母)。故可知,孟子所说的四心四端,是人的心性问题的重点,但不是空谈心性,而是与切实的人性修养与国家社会紧密相关的。

通过这些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者所论仁义、心性等问题,都不是抽象地空谈,而是结合到人的各种实际问题上来,这都具有切实的实践意义。

(待续)

孟子对人性的主张(继续探讨孟子所说的心性问题)(1)

孟子对人性的主张(继续探讨孟子所说的心性问题)(2)

孟子对人性的主张(继续探讨孟子所说的心性问题)(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