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

提到《刺客聂隐娘》这部作品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无趣,甚至直接扣上了烂片的帽子,可是这部作品入围了金棕榈奖,获得了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和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 ,导演侯孝贤还因此片获得了导演奖。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1)

虽说以荣誉论好坏很片面,艺术作品是面向大众的,是讨好大部分观众重要还是讨好评审更重要?是大多数人都能看懂、接受好,还是让一小部分人沉醉更好,其实这个选择题的主干不只在于受众,更在于导演的选择。

阳春白雪与曲高和寡的差别在何处?

这两个成语其实都是形容艺术作品难以让大众有共鸣,但是二者还是有细微的差别。阳春白雪更强调高深、不通俗。而曲高和寡是指知音难寻,能了解这部作品的人很少。

到底是这部作品本身的立意、内涵高深,还是懂侯孝贤的人太少?还要从这部影片讲起。

这部电影是侯孝贤在裴铏短篇小说《传奇》取的一篇《聂隐娘》,讲述聂隐娘小时候被道姑掳走,13年后再见已经变成了女侠。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2)

电影选择了舒淇、张震、妻夫木聪、阮经天等演员。这部古装题材的文艺武侠电影获奖无数,在人们满是期待的目光之下,终于在2015年上映,可是上映之后并没有如预想一般好评连连,在各种荣誉的护航之下只获得了7.3的评分,两极化的评论也让持各种意见的观众争执不断,一时间竟不知哪方的评价更贴近这部作品。

评论看下来多是觉得电影节奏缓慢,留白太多、台词过古,这中间也夹杂着几条称赞,觉得侯孝贤这部作品的画面很有新意,电影画面的美学美感觉得惊喜,更多的人还是在质疑;这部电影想要表达什么?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3)

侯孝贤是一个很优秀的导演,这一点我想是公认的,可是为什么这次剑走偏锋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留白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美学概念,从古画中看到过太多的留白,这是为了让这部作品有更加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在虚无中感受到导演营造的意象世界。

或许我们确实可以这样来理解,聂隐娘这个人物她承载的最多的是孤独,就像这部电影的推广曲“一个人没有同类”。

一身绝学难了尘缘

武艺高超、难以揣摩,两个成语就是聂隐娘这个人的完美评价,刺客是这个人物刚出场的形象,她在电影中完成了刺客到侠客的蜕变,这个变化是侯孝贤想要丢给观众的直球。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4)

揭开这个人物的内心,才是这部电影真正要讲述的。解析一个人是困难的,因为人越长大越复杂,聂隐娘这个人物的身份是刺客,可是她还有不为人知的过去,还有连她自己可能都不清楚的曾经,在使命和人伦的抉择之下,她要重新认识自己,也是价值观念的崩塌与建立。

聂隐娘的身份是魏博藩镇大将聂锋的女儿,道姑在她十岁时把她带走,十三年时间把他训练成了武功绝世的刺客,师傅要她杀田季安。

杀一个人对她来说很简单,可是杀掉之后天下会大乱,在多次利弊权衡之后她放弃了刺杀计划,与负荆少年和采药老者远走。

十三年的刺客训练没有抹杀掉聂隐娘的良心,没有变成一个只听从师傅话的杀人机器,若是抹掉了人性,就真的变成了一把无情利刃,只懂个人恩怨,完全不顾之后百姓会如何,这样的人只是刺客,只有心系天下人,可以为了安定放弃个人恩怨,这才是侠客所为。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5)

道姑感慨尘缘难料,人轮之情无法由聂隐娘亲手斩决遗憾至极,修道之人被个人恩怨蒙心竟不如自己亲自养大的女子。

“隐”这个字,侯孝贤究竟想要讲什么?

侯孝贤的采访中可以提炼出“我不喜欢以直白的方式表达,电影里的表达应该是微妙的,模糊的,要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

聂隐娘这个人的“隐”,是指她的身份,而她的身份也有多层,她既是一个道姑养大的刺客,刺客需要隐藏她的姓名、来历、容貌、身份,活在人世做着人命交易,稍不留神就会惹杀身之祸,即使武功高强也难敌暗箭,隐,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6)

于这部电影来说,她需要隐藏自己的情感,刺客的第一要求就是冷血,轻易被他人的影响丧失自己的判断,任务注定会失败。

这个角色需要隐藏自己对于亲情、爱情的渴望,这些恰恰是人最本质的需求。电影后期她的隐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压抑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需求已经成为常态,导演塑造的这个人物是一个在克制中保持清醒,在渴望中不迷失自我的形象,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侠义之心,才让这部电影的立意更上一层。

最后一层“隐”则是退隐,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她的人生不是写满血海深仇,无论师傅如何要求,对于她来说那是完成一个愿望,他人的愿望和要求对于聂隐娘来说不是人生必须要完成的,她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7)

所以电影背后依然跟着二人退隐,不是躲避也不是放弃,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她觉得这种存在对于自己来说更有意义。

他是一个没有同类的人,她也不想在别人身上找到慰藉,她的一生都是一种或隐或现的状态,曾经的一切不是自己有权利选择的,所以她选择顺从,等到真的能力和心境都到达一定地步时,她的所有行动都是出自本心,这个人没有同类,因为这个存在的个体就是独特的。

在经历了亲情、爱情、权势斗争后,她明白了一个工具人在世间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她是一个牺牲品,在斗争漩涡中,在各方势力拉扯的中心,这不是她想卷入的,可是她也在周旋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明白了自己的意义以及人生的终极含义,推倒了以往的价值观,拥有更加成熟的人格,实现自我圆满。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8)

人生的路上如果有同行者是幸事,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孤独的,团体的存在也只是为了管理好一批批的工具人,什么时候能在被利用的境地中逃脱,正视自己的身份、处境,真正的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对人生有更好、更成熟的规划,也就是在“隐”的路上悟出了人生这条路的始终。

如此看来,我觉得这部电影更偏向“曲高和寡”,这不是一个写给无人触碰的到的精神世界的产物,而是出于人生的思考,用一个比较朦胧的方式展现出来,吃惯了喂到嘴边的速食产品,这样一部需要细嚼慢咽的电影也是一个闲暇下午寻找自我的精神食粮。

这部电影我看到了侯孝贤的思考,他是台湾电影三大流派宗师之一,作品一直扎根于台湾传统文化,这部千余年前的《聂隐娘》让他感到惊喜,花了八年时间考证研究,终于拍出了这部武侠巨作。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9)

这部电影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长镜头,200多个长镜头让习惯了商业电影速切的观众感到煎熬,每个导演都有他的风格,对于侯孝贤来说,细腻就是他的利器。

他的电影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没有赚足眼泪的狗血情节,也没有血拼肉搏的刺激场景,更不见感人至深的生离死别,从演员到导演都感受不到强烈的人的情绪。

刺客聂隐娘确有其人吗(刺客聂隐娘的问题是)(10)

这部电影看不到演员脸上的喜怒哀乐,不仅是聂隐娘,田季安、田元氏等很多角色都是隐藏自我的高手,鲜活的场面似乎只有短兵相接的搏斗戏份,不过也不像近几年影片中的各种慢放、炫技,电影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永远在情绪中,没有一个人、一件物品能让观众出戏,每个演员甚至说每个观众如果看进这部电影,都会沉浸在侯孝贤营造的氛围之中,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主角的隐忍,影片的舒缓,家国大义的表现。

这个氛围就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静下心来跟着侯孝贤的思路进入到电影之中,体会一下聂隐娘的孤独,感受她的心境变化,与她一同成长,一部电影就是人的一生,这就是《刺客聂隐娘》的魅力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