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饺子有关的俗语(民间俗语好吃不如饺子)

▲点击红色“关注”,关注本头条号,更多行业精彩推送

跟饺子有关的俗语(民间俗语好吃不如饺子)(1)

俗语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老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俗语文化不仅仅盛行在街头巷尾,很多达官显贵也对俗语民谚情有独钟。俗语的种类有很多,其中包括各种的传统习俗,当然里面也有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细细品读,总能让人学到好多知识,增长很多见识。

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了,但是俗语的下一句却一直被人带偏,很多人也经常说错。那么“好吃不如饺子”的下一句到底是什么,其实说起来更加的惬意和舒服。

好吃不如饺子

我们首先来看俗语的上半句,饺子,是老百姓最喜欢的一道美食,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年三十的夜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彼此推杯换盏,互相祝福。

饺子,其实最早的原名是“娇耳”,是医圣张仲景发明出来的,距离今天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

饺子在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称谓,一开始的雏形就是馄饨。比如在三国时期,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过“月牙馄饨”;在南北朝时期直接称其为“馄饨”,宋代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把饺子称之为“角子”;明朝的《酌中志》记载:“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到了清代,人们才逐渐有了饺子这种叫法,而且吃饺子的时间也很讲究,比如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的晚上包好,子时一到,就要下锅开煮,这便是取“更岁交子”之意。新旧交替,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是必须要吃的一道美食。

当然还有神话故事说,除夕这一天,是人、鬼、神交战之日,而在除夕的交子时分,人吃了饺子,才会增加力气,再加上家家户户燃放鞭炮驱除牛鬼蛇神,一年便会风调雨顺,家家吉祥如意。

因为饺子有着太多美好的寓意,再加上饺子有多种口味,比如牛肉馅、猪肉馅、三鲜馅、酸菜馅、韭菜鸡蛋馅等等,吃起来十分美味,因此就有了“好吃不如饺子”的说法。

其实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才是精华所在,那就是“舒服不如倒着”。

舒服不如倒着

我国古代人们不但对吃有着浓厚的情感,如何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也是一门大学问。古人平时工作十分辛苦,白天很早就要下地干活,中午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一天下来难免乏累,他们很渴望能舒服地躺在床上,放松一下自己的身体。

当然最舒服的方法,无非就是倒着睡觉。而且在睡梦之中,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得到充分的休息,第二天起床觉得神清气爽,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满血复活”的意思。

俗语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我们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俗语来源于民间,是老祖宗长期总结的经验,对我们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历史如何更迭,那些简单浅显的道理,却始终不会改变,这里面涵盖了善良的老百姓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包含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可以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就是老百姓最平凡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也很实际,没有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也不需要吹拉弹唱、夜夜笙歌,只需要一碗饺子,睡一次好觉,便知足常乐,这种简单的生活,在如今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是多么的难得一见。

各位网友,“好吃不如饺子”的下一句,您一开始想到的是什么?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犯您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好河山悦读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投稿邮箱:2270190043@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