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暂估成本比例是多少(区分暂估)

很多时候大家分不清“暂估”、“预提”和“计提”怎么使用,今天一次性说清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计提暂估成本比例是多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计提暂估成本比例是多少(区分暂估)

计提暂估成本比例是多少

很多时候大家分不清“暂估”、“预提”和“计提”怎么使用,今天一次性说清楚。

先说说暂估

重点:入账时没有发票,最终入账时必须有发票,一定发生

暂估是实际发生但发票还没有收到,且金额不能确定的业务事项。是按照会计准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以及谨慎性的质量要求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的。

产生暂估常见原因有两个:

1.相关业务已经发生,但原始票据没有及时收到。

2.相关业务已经发生,但是相关结算滞后。

举一个费用的例子

单位买了一批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了,但是发票还没有收到,月底这批材料要入账,怎么办呢?一般都是根据合同先暂估入账,会计在记账的时候,摘要中就要用“暂估”字眼。

再举一个收入的例子

收入需要双方进行结算,但现实中,到月末最后一天,收入也不一定最后有准确的结算数据,这个时候收入要记账,只能暂估收入。

再说说预提

重点:入账时没有发票,预提不一定最后真实发生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基于某种费用可能发生,但是发生数无法确定,甚至不发生。虽然预提了,但是将来也不一定发生。

比如销售商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这个将来发生多少费用真的不好确定,一般都是根据以往财务数据进行预估,预提售后服务费用。预提的估计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绝对性。

最后说说计提

重点:先前入账时有发票或其他凭据,后续需要计提有关成本费用,业务一定发生

计提是对已经正常入账或本期应该发生的费用在受益期间入成本费用,也就是说,计提已经有发票入账,只不过因为管理的需要把这部分费用按照折旧或摊销年限进行合理的计提。

计提一般都是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时候用。

比如,折旧可以这样写: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

摊销可以这样写:计提本月无形资产摊销。

再比如,单位从银行借了一笔款,年利息为120万元,每月的利息是10万元,每季度支付一次利息30万元,这个时候,总不能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实际支付利息的时候一次计入财务费用,而是每一个月要计提10万元财务费用,这样反应出来的会计信息质量才真实可靠。

计提与暂估

不管是计提还是暂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业务都是实际发生,但是都是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记录该项会计事件。

也就是说,计提是金额确定的实际发生的业务事项,而暂估是业务实际发生,但是因为没有发票,金额没有最后确定,而是根据业务的实质估计一个金额入账。

计提与预提

计提,业务已经发生,金额确定;预提,业务可能发生,金额不确定。

暂估与预提

暂估,业务已经发生,金额不确定;预提,业务可能发生,金额不确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