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

郭德纲,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德云社的班主,主业说相声,还会唱戏,京剧、河北梆子、各地小曲小调,他都会唱,还在喜马拉雅说书,如今还出书了,五十岁不到,与文艺相关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都得搅和搅和”,影视他当然也没放过,跨行跨的太远就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他参与的电影,票房不乐观。

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1)

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2)

但是,如果说他出书,我对郭老师充满信心,他绝对有这能力,因为他是一个“中年宅男”、“油腻书虫”,这样的郭德纲是不是跟你了解的不太一样。

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3)

1、“我太爱这行了”

聊郭德纲的书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来大略了解下郭德刚这个人,比如生长背景,比如文化程度。对人了解,才知道他写的书值不值得看。

郭德纲7岁学艺,16上台演出,1995年与张文顺创立北京相声大会,2003年改名“德云社”,至今。

7岁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别人家的孩子还在跟小朋友满街道疯跑的时候,郭德纲已经跟着前辈大师学艺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曲艺行学艺,可不同于现在的孩子们报的兴趣班。

跟老艺人学艺那是吃住都跟着,学习相关的史书古籍、传统文化,学习专业技巧,说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点都不为过。除此之外还要茶前饭后伺候师父、言听计从,这叫跟着师父学做人,修身修德。只要进了师父门,就得全听师父的。

现在的孩子,报特长班,喜欢就多学学,不喜欢或者家长心疼,怕孩子吃苦,就干脆放弃,也不心疼钱不钱的,孩子最重要。可是,往往这种一时的疼爱却是对孩子长远成长的伤害。

所以说,郭德纲有这十年的扎实基本功做基础,没个不成,只是时间和机遇的问题。

郭德纲干了相声这一行,栉风沐雨,坎坷艰行,无处不在,他都险阻不惧地趟过来了,为什么?

郭德纲在很多的采访中都多多少少说起过当年维系德云社的艰难,当主持人问道:那么难为什么还坚持?他都会说:我太爱这行了。

是啊,他那么小,就被曲艺文化熏陶、传统养分培养着,能不爱吗?这些东西已经扎根在他的骨子里。而他创办德云社,舞台上历练,舞台下钻研,半生颠沛,沧海桑田,又有多少人生感悟!

所有的一切,如果都融合在他的文字里,以古看今,以古人言行比对自己和身边人,那得是多么深刻的领悟。

2、就爱在家待着

我们印象中的郭德纲,镜头里的郭德纲,是言语犀利、风趣幽默的人,是左右逢源、反应敏捷的人。

可是,你可能无法想象,生活里的他,可以沉默寡言到一天不说一句话,闭门宅舍到家里人以为他不在家。

舞台下的郭德纲,爱读书,当然,因为自幼的文化熏陶,他爱读史书、传统文化相关的书,他喜欢书法,有自己郭体,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规整中透着点俏皮,很符合他的职业特点。

他从不上网,但是却有一台自己的高端电脑,谁也不能碰,因为那里面是很多大家的相声、戏曲,他四处搜罗,存到电脑里分类整理,没事了就坐在电脑跟前,反复地听,反复地琢磨。

关于他这电脑,还有一个好玩的故事,跟他搭档于谦的“小少爷”于思洋有关。

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4)

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5)

于思洋很小到时候就认郭德纲为师,艺名于云霆,“云”字科的徒弟。

这是相声门的规矩,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教,认自己的搭档或者圈中好友为师。

郭德纲特别喜欢这个小徒弟,经常把他叫家里来住,小家伙也喜欢跟着郭德纲玩。于思洋三四岁的时候,一天他看师父郭德纲在电脑前忙活,就跟师父说:“师父,你别老自己玩,让我也玩会。”

郭德纲说:“这可不行,这是我工作的电脑,你去楼下,玩楼下那台电脑。”

于思洋站在一边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临走,到门口回过头说了一句话,把郭德纲都逗笑了,他说:“师父,你就玩吧,一会电脑就炸了。”

郭德纲宁愿在家跟一帮孩子逗闷子,也不愿意出门应酬。他更喜欢宅在家里,沉浸在曲艺世界里,史书古籍里,不断琢磨、攀登。

在古人的故事里参悟人生百态、处世哲思,在大“家”的往昔作品里提炼技与艺。

3、错知的正史

再来说说这本书,他之所以叫《文史专家》,我想一定是郭德纲对自己的戏谑,因为封面右下角有一行小字——郭德纲趣谈历史。

既然是“趣谈”,又如何“专家”呢!专家讲数据,讲出处,更以严谨为准则,所以不可能趣谈。

况且,郭德纲从来不对所谓的专家高山仰止,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谁敢说自己在某一个领域就是为我至尊、无所不能呢。

这本书里收录了17篇文章,每篇文章针对一个主题,多方引证,多角度举证,摆在那,让读者自己判断事实真相。

郭德纲讲古今奇闻(听郭德纲趣聊正史)(6)

这本书里记录了哪些你一直误会的历史真相呢?

比如,你以为师爷是官职,其实他就是县老爷私人雇的合同工,朝廷不给发工资。

你以为古代的公主锦衣玉食,有皇室这个大背景,一辈子不受委屈,大错特错了,公主的委屈你不想象不到啊?

“三家分晋”我们都以为是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但事实上,这背后有一个幕后推手,这个推手还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

还有很多我们一直误会的历史上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传奇逸事,都在这本《文史专家》里,有趣的灵魂独一无二,而这些故事的讲述者郭老师就有着一颗博学而有趣的灵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