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1)

半淞园路

街道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2)

老公房加装电梯是改善市民生活、方便老年人出行的重要民生工作,但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加装电梯工作为什么那么难?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各楼层居民的受益不同,意见难以统一;二是加装电梯项目流程专业性强,涉及多个部门,单靠业委会推动难度较大。

因此,基层加梯工作者们在半淞园路街道的指导下盘活资源,发挥助推作用。利用党建引领、零距离家园理事会平台、建立加梯工作推进小组、结合小区“美丽家园”建设等方式广泛凝聚共识,将加装电梯与增强小区综合治理相结合,整体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拟定居民公约、爱护电梯管理公约,增加居民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南小区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3)

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中南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小区,多为六七层楼,当年作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的系统房,分配给科研人员。20多年过去,曾经年轻力壮的科研人员现在都两鬓斑白,小区房屋有过一些交易,但老年居民比例还是高达43%以上,加梯的呼声非常高。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4)

2021年算是中南小区的“电梯年”,所有工作都围绕加装电梯展开,可以说是真正把科技助老落到实处。黄浦区将电梯加装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基层联络点项目,优化加梯流程、做实群众工作,千方百计为加梯按下“快进键”。正因为有了这几项可复制可推广又行之有效的举措,目前中南小区9部电梯都完成了签约,6部建造完毕,3部正在建造。

“由于当时全市加梯成功的案例不是太多,可借鉴的经验也有限,18号楼实际上在加梯如何审批、费用如何分摊等方面的摸索上,花费了一些时间,也走过一些弯路。”高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锦艳回忆第一部电梯加装过程说。

商量着办,做通群众工作

推动加梯,最难的还是群众工作。随后的8部电梯加装,没有一部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但靠着细致的群众工作,一切都在慢慢化解开。25号楼是小区第二个加梯的楼栋,一上来就遇到了难题。25号楼是“错层”结构,所以加装电梯后,二楼居民仍要走8个台阶,才能到家。“我们获益度不高,如果我们也要出钱,感觉不合理”,二楼居民对上门了解情况的邻居、“加梯工作推进小组”组长吴文虎这样说。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5)

吴文虎觉得二楼居民说的有道理,“加梯嘛,本来就是商量着来的事情”。他先找到了三楼以上居民,对“是否要加梯”在三楼以上居民中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起商量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干脆免除二楼加梯的费用,由楼上居民共同分摊。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6)

难题迎刃而解。可贵的是,电梯加装成功后,三楼以上居民给二楼与一楼每户居民都送了电梯卡。“二楼邻居有需要也可以乘乘电梯,一楼邻居更可以坐着电梯到楼上来串门。加梯,让小区居民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吴文虎说,原来楼栋内很多居民彼此不太熟悉,但加梯后,大家热络起来。

金中苑小区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7)

金中苑小区位于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耀江花园居民区内,是一个20%多层80%高层混合的居住小区,小区内1-5号多层建筑建成于1996年,居住在3号楼5楼身患重疾的徐阿姨,每每遇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都会急切地问:“林书记,我们多层什么时候能装上电梯啊?我这身体不好,经常要上医院看病,上下楼实在太不方便。”林书记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向居民们发誓:“退休前,一定要完成金中苑多层加装电梯工作。加梯不成,誓不退休。”

目前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常用做法是在一个小区内“成熟一栋加装一栋”或是“成功一栋后再全面铺开”。业委会主任蒋万富大胆地跟林书记提出“有没有可能金中苑1-5号楼同时完成加装?”。在咨询了相关部门专家意见并论证其可行性之后,林书记向街道汇报了这个想法并获得了街道支持,于是决定启动整小区全部5幢楼的加梯工作。

凝聚力量,6个月5幢楼加梯齐开工

2021年8月24日,金中苑小区1-5号楼加装电梯开工仪式在居民的翘首期盼中顺利举行。从3月2日代建方开始对接到7月27日5幢楼全体签约,再到8月24日集体开工,仅用了6个月。

此次加装电梯工作,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的积极联络与协调下,凝聚起各方的资源与力量,不仅获得了半淞园路街道管理办、城建中心的大力协助;还获得了来自区房管局、规划资源局、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政策方面的支持,以及第三方团队的专业技术服务;公积金提取与贷款服务也为居民有效减缓了资金压力。

“人心齐,泰山移。撇开加装电梯的技术问题,人心所向,彼此相让,没有什么装不成的。”林书记的坚持,让金中苑加梯有了“定海神针”。

走心巧破,业委会化解首轮征询难题

金中苑是一个高层多层混合的小区,多层加装电梯对于高层居民而言事不关己,征得占业主人数80%的高层业主们的同意,是确保“首轮征询”成功的关键。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8)

蒋万富为此动足脑筋,首先他以一个高层居民的视角深入调研,利用与高层业主偶遇闲谈的契机,对高层居民宣传加梯对多层业主的意义,化解他们的担忧与顾虑。

其次,他组织小区的党员、楼组长、志愿者召开交流会议,请多层业主到会表达诉求和愿望,将问题摆出来沟通,形成高层与多层居民间的良性互动。

此外,在投票阶段他组织了业主大会8人工作组,首次采用持票逐户上门征询表决的方式,工作组明确分工,确定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工作节奏。经过了前期的细致调研和充分准备,小区业主大会顺利闭会,“首轮征询”一次成功。

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助力加梯成功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9)

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分工协作的治理机制,是耀江花园居民区的一项核心治理机制,小区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分工协作,帮助居民积极化解加梯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业委会积极发动楼组长与志愿者,深入每家每户细致讲解加梯方案,耐心解答居民疑虑。党总支书记林龙全多次会同业委会党的工作小组,就高层居民关于多层加梯事宜的顾虑与意见做了细致调研,在林书记的带头下,高层的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配合多层加梯问题的解决。物业公司则积极配合,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

一张很古老的竹梯(最美加梯故事)(10)

如今,金中苑多层加装电梯圆梦在即,居民们脸上无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盼望着早日实现“一键直达”梦。此外,小区在完成整体加梯的同时,还将配合加梯后小区环境的改变,同步完成小区的微更新项目,整体化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