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三条深度好文(85后唤宇之我的国学感悟庄子逍遥游)

85后唤宇

逍遥游

自由自在的境界

“逍遥”亦作“消遥”,它是指悠然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活动。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到“圣人无名”,是本篇的主体,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欲要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第二部分到“省然丧其天下焉”,紧承上部进一步阐述,说明“无己”是摆脱各种束缚和依靠的唯一途径,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达到逍遥的境界,也只有“无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尚的人。

文章最后为第三部分,论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看成有用,进一步表达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

庄子的三条深度好文(85后唤宇之我的国学感悟庄子逍遥游)(1)

〔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解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译文〕

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做鲲。鲲极大,大到不晓得有几千里。以后银变化成一只巨鸟,名称为鹏。鹏的背脊也不晓得有几千里。鹏奋起而飞时,翅膀如同垂在天边的黑云。这只鸟在海动风起时,就乘风飞迁南海,南海是天然的大海。

〔原文〕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鹂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

《齐谐》这本书上记载着很多怪异的故事。《齐谐》中说:“鹏迁飞南海时,它的翅膀拍击荡起的浪花达三千里远,像旋风一样冲向

九万里云霄,它一直飞行了六个月才停止下来。”野马似的游气,尘埃,小生物等都被旋起的大风吹在天空中游荡。天空是蓝蓝的,这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这是不是因天空太高而无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高飞九万里的大鹏看下面的景象时,也不过是这样罢了。

〔原文)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庄子的三条深度好文(85后唤宇之我的国学感悟庄子逍遥游)(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