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体检查出的息肉)

如果我们的身体不舒服的话,也会到医院里去检查我们的身体得那么。在平时做体检的时候检查出来的息肉或者是小结节到底会不会出现一些癌变了?是不是也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多的危害,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解决和改善。

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体检查出的息肉)(1)

癌症、肿瘤并不是一瞬间长大的,它也是由小的“病块”开始的,而一些常见的息肉、结节,很有可能就是癌症的前兆。

发现这样的“病块”,及早诊疗,清除隐患,才是最佳选择!

胃息肉:要积极治疗

胃息肉多在胃镜检查时发现。胃息肉有恶变的“潜能”,要积极地进行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

建议:

对于直径

对于直径

对于直径>2厘米的息肉,由于手术创面较大,常需要住院治疗。

肠息肉:发现应尽早治疗

大肠癌是一个“缓慢过程”,即从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整个过程可能持续1~2年。

一般来说,单个、两个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率也越高。

1厘米以下的息肉癌变率为1%~3%;1厘米~2厘米的息肉,癌变率为20%;2厘米以上的息肉癌变率则为50%。

建议:

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免恶化成大肠癌。

45岁以上、经常无缘无故拉肚子的最好每年做个肠镜,怀疑有息肉癌变者应3~6个月复查一次肠镜。

胆囊息肉:>1厘米要高度重视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直径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两年内做一次B超检查即可。但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变的风险了。

建议:

胆囊息肉直径>1厘米,尤其是年龄50岁以上的,必须尽快进行手术切除胆囊,以防癌变。

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宫颈息肉都是良性病变,但也有可能癌变。

建议:

年龄超过45岁,尤其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女性,应及时摘除息肉,将息肉送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甲状腺结节

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高达18.6%,其中有5%~15%为恶性,即甲状腺癌。一般结节直径>1厘米时就能用手摸到,这也是初步检查甲状腺最简单的方法。

建议:建议:

结节直径

结节直径在1~4厘米,那就必须做穿刺检查;

结节直径>4厘米,需尽快手术治疗。

肺结节

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应用,肺小结节的检出率逐步提高,大约40%左右的受检人查出患有肺小结节。但是96.4%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但随着结节的增大,恶变率就会显著增加。

建议:

结节直径0.8厘米的要小心。

每年检查一次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正确方法。

乳腺结节

患者通常都是发现乳腺内有结节时才来就诊,如果结节没有痛感,一定要小心!

建议:

发现乳腺结节,应先做超声、钼靶或核磁等检查,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怀疑恶性,尽早手术切除。

淋巴结肿大

感冒发烧、牙龈炎、咽喉炎后都可能会淋巴结肿大。但注意:淋巴结肿大,但是不痛,这不是小事!恶性淋巴瘤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更可怕的是,淋巴瘤在我国发病率上升速度惊人。

建议:

淋巴结肿大,不痛,伴有长期不规则发热,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筛查。

平时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们并不知道癌变,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某一个部位发生了非常多的危害而导致的,所以按照正确的方法来解决,我们身体当中出现了这么多的症状,让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才是最好的,出现了这些息肉和小结的话,一定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改善,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好的功效才是最重要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