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随笔(杂谈写诗与诗人情感)

诗人随笔(杂谈写诗与诗人情感)(1)

现在的媒体,诗歌满天飞,诗人处处有,一片繁荣的景象。沉默了许久的诗坛因何又活跃了起来,各种名人,各种冠冕堂皇的角色。其实只有一个目的两个字,“名”与“利”,妾自菲薄者,扮演着低于自己能力的角色,却总觉得在别人之上,为什么别人写着写着就成诗人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成功,是轰动的成功,各种敬慕啊!各种妒忌恨啊!各种老师、大诗人、大偶像啊!舔狗的、拍马溜须的,指槐骂桑的、互殴的,唯恐天下不乱。

一个胸无大志,只求温饱的人,甚至是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人,又怎样去发挥自己无限的潜能。但是,一个孤独徬徨的人,对于诗,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诗是什么,她就是生活,她属于美感的范畴,她给人想象,给人毅力,给人生活下去的勇气,她不是抄作,也不是炒作,更不是空洞的口号,她是一种文艺,一种生活的拟人手法,一种撞击心灵的磐石,一种引起共鸣的心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楷模,有自己的景仰,苏东坡对陶渊明“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每个人都想有一位良师益友,跟对了老师,就会得到肯定,有自己的目标,有能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诗人随笔(杂谈写诗与诗人情感)(2)

当你写稗子抖抖索索的春天,我是明白的,我曾经是一个农民,能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稗子因为不能给人类提供大颗的仔实,但是它的果实做成的糕点是很香很香的,我只吃过一次母亲做的稗糠饼,那味道至今还保留在味蕾上。

但是稗子与禾稻争食,农人必除之而后快,尽管稗子有发达的根系,有极强生命力与旺盛的繁衍能力,它都不能作为农作物来培养,必须用除草剂杀灭、压制它在萌芽的初期,稗子的命运是悲催的,当它被写成了诗。

当你写走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睡你什么?这是成年人隐喻的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本然,没有直白的挑明,只是很多人陷入了意淫。一个女人,要公开淑女、贞妇的标准,男人的卑鄙还是女人的无耻,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块镜子,你的美与丑都照在自己的心里,当你摆出来的时候,众人会一目了然。

当爱情撕心裂肺的喊出了自己的声音,她没有错,错的是有人把柔弱逼成了颠狂,嘲讽与讥笑把淑女逼成了泼妇,世俗是六月的雪,伤人不用刀。

当你用高呼口号来代表正能量时,它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是务实的,人的思想已经沉淀下来,是能够分清是非的年代,开国时期需要信仰,建国也需要信仰,守国更需要信仰,伟人的思想,英雄的事迹,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永远的信心与希望。但我们更需要和谐与务实,高喊空洞的口号已经不起作用。敌人来了要迅速的拿起武器,不是你站在那里喊“狼来了”。你的行为暴露了你的虚伪与私欲,我是清醒、理智的。

当你一边拿着手术刀,一边打着诗的腹稿,你是否对每一条生命负有一份责任,除非你脱掉那一身白大褂,脱下你一身的清高与自傲,否则你不配加入诗人的行列。

当你把一些排泄物摆上体面的诗桌上,是令人厌恶的,这些本来就属于隐私、隐蔽的行为是不能被大众接受的,尽管每个人都会私下使用,它还是会被百般阻拦,百般刁难,百般打击,尽管它是生活中息息相关的内容,尽管每个人都有偷窥的心理,它不适合这个高技术,高信息化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高雅的服务,高级的情感生活。

高情感不是一群骂街的人在互怼,而是诉说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理念,教育的高低产生强与弱的领悟力,学识的渊博与生活体验的丰富确定一个诗人的品质,你出版了一百本诗集,没有人吟诵,浪费了一大堆资源,一本经典著作,让人重复阅读了一生,快乐了一世,一首好诗被人背诵了数千年,一首老歌也回荡了数百个春秋。

音乐需要表情,诗歌需要感情,你没有感情,就不要写诗!否则只是一则笑话。诗不是附庸风雅,不是食古不化,不是清规戒律,只代表现代人的一种感情,她也不是卖弄风骚与学识,她给人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给人神清气爽,天地悠然,万物复苏,勃勃生机,想象丰满的意境。用你的真心,用你的情感去灌注,必定会浇铸出一幅美好的画图,一定会充满了诗的韵味。

诗人随笔(杂谈写诗与诗人情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