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

各位看官,先要提前强调,内循环和闭关锁国并没关系。

在去年的两会期间,会上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1)

为什么现在要提出这个概念呢?中国自改开以来,因为内需很小,走的是外循环的模式,也就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即原材料大量进口,加工后的大部分成品销往海外。这种模式在01年加入世贸后进入了爆发期,因为贸易关系正常化,导致出口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瞬间消除,中国经济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并严重依赖出口贸易。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2)

在2008年后外贸订单出现了雪崩下滑,以4万亿为代表的一波波基建刺激不断被推出,以刺激需求远超比例的基建、房产的财政开支,让中国从南到北呈现出发达国家都自愧不如的光鲜亮丽。 同时上下游的产业也大量涌现,这一波以基建和房产为主的刺激,大约到2015年达到饱和,债务率也到了无法叠加的程度,而出口也开始出现饱和,全世界的市场能占领的都占领的差不多了。同时大量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尤其是钢铁、水泥、玻璃、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包括建筑、能源、家电、家具等配套行业。 截止到2015年底,这几大行业的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连续40个月负增长,当时的“一带一路”其实也有输出过剩产能的考量,并在意识形态层面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也可避免被认为是东印度公司或者东亚共荣圈。(莫贻散沙嘲撰)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3)

大约从18年开始,过去20年西方将中国视为熊猫的想法彻底失去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抵制大陆崛起的意见占主流。这股逆流在这几年的贸易战中得到加强,并在《国安法》后贸易战期间达到顶峰。

中国开始不放心供应链放在美国,建设自身的全产业链。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产业生态还是技术积累,不是两三年就可以完成脱钩,而且成本也是问题。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4)

华为和抖音的案例已经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以后稍微带点技术含量的复杂点的电子通信类产品,甚至包括地铁和自动驾驶全都很难被信任。而中国出口美国和世界的超半数的产品均为此类产品,中国出口企业全都会成为牺牲品。

此外还有一个看点值得注意,亚洲周边的一些国家地区如日、韩,其对华出口接近一半的为机械电子类,这并不是什么成品,而是零部件,其中就包括芯片。中国每年从韩、日和t台湾省进口数千亿美元的芯片,而随着电子制造不断地迁往东南亚和印度,这些对华出口会锐减,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脱钩。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5)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早年依靠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循环模式很难持续,于是这才有突然提出的内循环的说法。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种提法完全是迫于无奈,并不是主动要去闭关锁国,现实也不可能允许锁国。因为至少能源、粮食大量依赖进口。

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关键的是加入世贸和全球化的顺风车,让中国迅速壮大,既然成功了就不可能主动放弃,现在被迫放弃,不过是被逼到了墙角。(莫贻散沙嘲撰)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6)

我们再来看看那循环到底能否实现。

(一)内循环本质上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就是自产自销,不再依赖出口。这个理论老实说朝鲜办不到,俄罗斯办不到,甚至可能美国都办不到,因为他们无法生产各行各业需要的物品,但是中国的确可以办到中国齐全的工业体系。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足以生产从螺丝钉到战斗机的各种物品。

第二层是科技不再依赖进口。但是这里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随着供应链分离,这里不光包括硬件,还包括软件,那么全球可能出现两套技术标准体系的割裂,也就是可能出现中国的产品和外界越来越割裂,不同阵营的国家会选择各自阵营的体系,阵营越小就越没有市场。

内循环到底是什么意思(内循环到底是什么)(7)

(二)第二个方面在于需求:目前中国的消费占经济的比重远低于很多国家,在2017年比重只有37%,远低于欧美的60%~70%,以及日韩的50%多。换句话说,循环为主,但百姓却没钱消费,这需要共同富裕政策的支持。

以上就是自说自话的内容,大家有想法欢迎指正交流。(莫贻散沙嘲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