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饲养鱼中毒事件(一条鱼毒倒一家六口)

9月24日下午,黄先生在珠海广富市场买了一条海鳗鱼,当晚家庭聚餐就把这条鱼吃掉了。除了不吃鱼的小儿子,妻子、两个女儿、两名亲戚都先后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被送到珠海市人民医院。妻子因为吃了大块鱼腩,情况最为严重,目前在重症监护室观察。

吃饲养鱼中毒事件(一条鱼毒倒一家六口)(1)

经医生检查,黄先生一家并不是患了急性肠胃炎,而是误食一种罕见的毒素——雪卡毒素。珠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总监黄建恩表示,“这是个偶发的事件,并不是所有的海鳗都有雪卡毒素,大家要吃这种野生的深海鱼,吃的个体不要太大,尽量不要超过2公斤以上,因为深海大鱼会有风险。”

近期警惕几类鱼

雪卡毒素并非鱼类与生俱来的,属获得性毒素。含有雪卡毒素的藻类黏附在深海的珊瑚表面,小鱼吃下有毒海藻后,大鱼再吃下小鱼,毒素随之积聚在大鱼体内,就这样通过食物链富集浓缩。雪卡毒素主要分布于鱼的头、内脏、生殖器官,尤以内脏中含量为高,不易被胃酸破坏,高温加热或冷冻均不能破坏雪卡毒素的毒性。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提醒市民近期尽量不要购买易聚集雪卡毒素的鱼类。海产市场和餐桌上常见可能含雪卡毒素的鱼类有石斑鱼(如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东星斑、苏眉)、梭鱼、黑鲈和真鲷等。

每年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超5万

据悉,被雪卡毒素污染的野生海鳗(含大型珊瑚礁鱼类),食用后能引起严重食物中毒,中毒主要表现为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沿海地区常出现由于进食野生海鱼(珊瑚鱼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全球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超5万人。

据介绍,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雪卡毒素中毒,雪卡毒素污染的鱼类在感官、嗅觉和味觉上均无明显异常,且常规检测手段目前尚不能检出这种毒素。

广东省因为鱼体越大,毒素含量越高。避免进食深海珊瑚鱼的头及内脏(如肝、肠及卵巢),这些部位带毒素较多。其次,外购珊瑚鱼等深海鱼类最好放养15天左右,待毒素排除体外后再食用,可减少中毒机会。曾有过雪卡毒素中毒的人3-6个月内应避免食用海鱼。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健康时报大夫说微信。微信关注方式:搜索“大夫说官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