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于两河文明(文明的命运二十八)

文明的命运:论地理环境对文明兴衰进程的影响(二十八)

两河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和过程

接上一章

两河文明比起古埃及文明走向衰弱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本原因在于两河文明有三条水系,除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大河水系外,还有约旦河这一条小河水系。

中华文明起源于两河文明(文明的命运二十八)(1)

两河文明的美索不达美亚平原处于森林迁徙时代定点迁徙阶段,是四大部落联盟争夺的对象。这四大部落群分别来自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半岛、阿拉伯高原、叙利亚大草原。

从森林性地理环境完整性看,各部落本身的实力并未有绝对的大小之分,距离两河流域平原的距离都差不多,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夺取整个美索不达美亚平原,无法像华夏部落一样拥有对苗蛮、东夷、百越部落的绝对压制。

两河流域的土地被四大部落群分成四大块,势力也是此消彼长。最初来自阿拉伯高原的苏美尔人夺取了两河流域下游的东南部地区,来自伊朗高原的阿卡德人夺取了两河流域下游的西北部地区,来自叙利亚草原的巴比伦人夺取了两河流域的中上游的西北部地区,来自小亚细亚的亚述人夺取了两河流域的中上游的东北部地区。

各部落群夺取了一部分刀耕火种的迁徙点特色地带后,由于美索不达美亚平原近乎于东西走向,并未有寒冷时期过长以及热带雨林等影响土地肥沃易垦的因素;作为一种迁徙点特色地带,并不会造成某一个部落异常崛起。这四个部落群先后迈入河流定居时代,兴起文明并相互影响,构成了两河文明。

迈入河流定居时代城市国家阶段后,苏美尔人所依赖的幼发拉底河出现了问题,最后被阿卡德人击败,建立了阿卡德王国。因为河流性地理环境的完整性稍差,美索不达美亚冲积平原被河流和湖泊所分割,加上东西走向的因素,阿卡德王国只能做到让巴比伦人以及亚述人臣服,并没有能力征服并同化他们。

进入邦联国家阶段,阿卡德王国国家财富饱和,继而衰弱并走向崩溃。阿卡德王国衰弱后,人口锐减,来自伊朗高原的部落迁徙而来,在阿卡德王国还能控制时,或许补充了阿卡德人口的不足,当阿卡德王国持续衰弱,给阿卡德王国崩溃最后一击肯定是迁徙而来部落。

中华文明起源于两河文明(文明的命运二十八)(2)

迁徙而来的部落有摆脱阿卡德王国控制的政治需要。这时候,两条河流的作用发挥了出来,在底格里斯河扛不住的时候,幼发拉底河的苏美尔人崛起,控制了局势,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相对比阿卡德王国,可定居的土地面积并没有拓展,反而萎缩三分之一。来自大叙利亚草原的巴比伦王国侵占了部分地区,来自伊朗高原的埃兰王国侵占了部分地区,来自小亚细亚的亚述王国侵占了部分地区。

这三个王国都在阿卡德文明的影响下迈入了邦联国家阶段。乌尔第三王朝也只是使这三个王国臣服,并没有能力征服它们。

迈入统一国家阶段后,巴比伦王国攻灭了乌尔第三王朝,征服了埃兰王国、亚述王国,建立了统一的两河文明,建立了巴比伦汉谟拉比帝国。这是两河文明唯一的一次统一。不过,这样的统一并没有维持多久,帝国新建遭遇到了国家财富饱和,汉谟拉比死后,帝国就崩溃了。

中华文明起源于两河文明(文明的命运二十八)(3)

原本征服的各个地区重新割据,人口锐减下,来自伊朗高原的加喜特部落、来自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侵入两河流域,与原本割据的埃兰王国、亚述王国争夺两河流域,进入长期的混战局面。直到吸收了两河文明的文明成果开发了多条小河流域的波斯文明崛起,从而扫灭了两河文明以及古埃及文明。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来自叙利亚草原的游牧民族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定居在巴比伦城的人就是巴比伦人。这个认识是错误的,阿摩利人不是游牧民族,也没有侵入文明区域。

巴比伦人就是阿摩利人,在定点迁徙阶段就已经占据了两河流域的一部分,在阿卡德王国建立后,巴比伦人也建立了城市国家。巴比伦人本身就处于文明区域,也就谈不上侵入文明区域。只是以往整个两河文明区域的老大是阿卡德王国。

因为森林性地理环境以及河流性地理环境的完整性都不是很好,所以两河文明实际上是四大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因为完整性差,两河流域各文明都无法征服对方,也就无法整合两河流域的力量,这使得两河文明没有能力去开发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大叙利亚内部的小河流域。

由此,两河文明的地理环境扩张性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古埃及文明一样,没有开发小河流域,就不会有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就不会增加可定居的土地。没有土地可以定居下来,发展生态农业,也就不会发现更多的金属矿石,金属冶炼业也就无法发展起来,无法做到技术突破。

两河文明通过自身的发展无法迈入大陆扩张时代,从而在国家的崩溃重建中走向衰弱,最后被吸取了两河文明的文明成果,开发了多条小河流域,最后被迈入大陆扩张时代的大陆性帝国所灭。这就是两河文明兴衰的整个过程。

阅读提醒:每一章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影响阅读体验。若是某些文字让人莫名其妙,烦请参考上一章或者从第一章开始阅读。

每日持续连载,更多内容,敬请关注青青说文明史,《文明的命运》专注解说地理环境对文明兴衰进程的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