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

“我叫张世豪,天蝎座,O型血,游泳队,吉他社,我长得还不错啊!”

直到现在,这句台词还是会被印在脑海里,眼前也会浮现出《蓝色大门》里那个面露羞涩,笑起来有很阳光的男孩子。

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再见,在也不见》这部电影,不过对第一次听见这个名字的人来说,会第一反应觉得:咦,这是不是有一个错别字啊,为什么不是"在"不是“再”呢?

陈柏霖的回答是:“它有很丰富的意思,比如即使你在这里,我也不想见,或者你在这里,我也见不到等等,需要观众在电影中寻找答案。“

陈柏霖很喜欢把问题抛给对方,在采访过程中,橘子君遭遇了3次。

这三段故事分别讲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下都包含了主角内心风起云涌的变化,面对情感如此细腻的三个故事,陈柏霖对角色思考了很多,让人吃惊他对角色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理解。

先从他最喜欢的第二个故事——“湖畔”聊起吧。

基情还是友情,你们自己去看

这其实是一个充满各种可能性的故事。

电影中陈柏霖与杨祐宁小时候常常相约游泳,湖边的烂泥总是让鞋变得很脏,小陈柏霖回家后被爸爸骂,叫他不许再去湖边。

可是他不听,还是很执着地去湖边,也许杨祐宁他唯一的朋友,也许他就是喜欢跟他玩。

后来杨祐宁长大后变成罪犯,要被枪毙,他死前的唯一愿望就是再见一眼陈柏霖。

两个人再次相见后,太多感情堆积,太多时间的断层阻碍,已经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能说的只有:

“你好吗?”

“还好。”

“你呢。”

“我结婚了。”

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2)

陈柏霖对这种感受的描述是:一种偷偷藏着,不想让别人知道,但是我又好在乎。

很多人都会解读成基情,但他自己是否认的,还说“我觉得观众的想象力很棒。”

“我们是超越了友情,但不是爱情,就是比一般的友情厚度多几层,你有一个从小长大的朋友,你一定会爱这个朋友的。现在这个朋友要离开了,想想都觉得很震撼。”

橘子君:“电影里的爸爸从小就不喜欢让儿子跟那个朋友玩,是不是爸爸已经发现了什么?”

陈柏霖:“可能是爸爸觉得那个小朋友不好,那是观众自己的投射。”

橘子君(不死心):“你觉得他们之间一点(爱情)都没有吗?”

陈柏霖:“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相比“友情”这一段,第三个故事就没那么多解读的空间了,因为:

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3)

这段感情单拎出来说还挺惊的,最初好像只是一段很久不见的老师和学生,渐渐地我们在电影中发现,他们关系不止这样。

这一个吻,陈柏霖说自己吻得很难过。

对他来说跟蒋雯丽的年龄差不是什么问题,只是把她当成一个前女友,但是如何面对一个多年不见的前女友,才是最难演的部分。

师生恋,忘年恋,婚外恋都是可以给这段感情贴上的标签。

“我觉得不能被教师这种身份绑架,身份这个东西社会贴上很多道德标签,我不觉得师生恋是好或者不好,但你不觉得这些东西都是一个结果论吗?

如果他们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就OK,但如果中间吵架,分手,你就会说你看吧,早不该有师生恋。但如果只是一般的男女朋友吵架分手你也不会说你看吧怎样怎样对不对?”

对陈柏霖而言,看待一段感情还是要回到感情本身,跳脱出他们的身份。

而产生一段感情也完全不受年龄,国籍,社会地位的影响。

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4)

在谈到禁忌恋这一段,陈柏霖自己说这种事情是没有一个而标准答案的,只有自己最了解,别人看到的都是表象。你觉得是"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比较爱,还是”我愿意为你抛家弃子“比较爱?没有办法比较的,还是要看具体发生的事情,电影中没有给到,所以我们也无法评价者两个人感情到底该不该。

“我觉得现在很多群众都是这样,自己就没事,别人做错什么就说哎呀那不对啊!你都不认识不了解。我都是很开放的,我不会评论任何东西,我会观察。

我觉得更大的爱是我可以容忍全世界骂我,但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爱。"

橘子君:“那你会因为爱情背弃全世界吗?”

陈柏霖:“会。”

跟忻钰导演合作:这个故事对演技挑战很大

之前在忻钰坤导演接受各种采访时,不少记者问这个问题:“之前你都没有跟明星合作过,这次跟陈柏霖合作怎么样?”

好像大家都觉得,导演第一次跟明星合作,是不是会有一些头疼的事情。

但跟陈柏霖聊完后似乎是反过来,导演让陈柏霖很头疼才对。

陈柏霖说这个角色很难,拍起来真的花了很多时间。

“看父亲的眼神,看弟弟的眼神,跟踪父亲的时候的心理状态,这些真的很难抓,都很被动。没有台词,你又要然观众看出你在想什么,只有最后跟父亲见面那场戏才有讲一点台词,前面都太压抑了。”

“很多层感情变化,好奇,心疼,愤怒,悲伤,同时很讨厌他们两个,但同时又心疼爸爸,又嫉妒弟弟,觉得那个人应该是我才对。很多层,很多转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你可以读到他是怎么样的情感对话。”

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5)

不要转型,说好故事就行

陈柏霖是不给自己设定目标的人,他喜欢这种不设限而带来的无限可能,就好像自己跟电影接触是走在街上被人问要不要拍电影,然后有了《蓝色大门》。《我可能不会爱你》是觉得好久没有在台湾拍电视剧了,就想拍一部可以让爷爷奶奶(在电视上)看到,于是有了顶级备胎李大仁。

橘子君:“你有没有特别想尝试的角色,或者有转型的想法呢?”

陈柏霖:“转型?为什么想转型呢?张世豪到李大仁也没有说要转型啊,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你要先有一个好的故事,好的构思然后才去想突破的事情。”

在他看来挑一个好剧本比挑战一个很难的角色更重要。

不过转念一想,他大概脑子里所有的空间都留给了角色,要再放入转型这么一件事,可能就超内存了。

陈柏霖感言(专访陈柏霖我搞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