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

作者:阿喀琉斯

在人们熟知的抗战书籍和影视剧中,记述最多的是日本人靠着飞机大炮制造各种屠杀,妄图迫使中国人民屈服。实际上,日本侵略者除了使用屠刀,还妄图从文化上来摧毁和侵略我们。

日本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之后,便开始推行了一整套殖民方案,除了在政、经上进行残酷的统治和掠夺,日本人还把殖民奴化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步骤,企图让中国人变成奴隶,不敢反抗,从而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1)

(一)摧毁教育体系,制造数十起惨案,抓捕500余爱国师生

日本占领东北后,推行奴化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扑灭爱国知识分子组织的抗日运动,对于具有民族意识和革命思想的爱国师生采取强硬的手段。为此,日伪不惜成本,布置了大量宪兵队和伪警察,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侦查抗日爱国人员。

据统计,从1934年至1936年间,日本在东北教育界制造了数十起惨案,被捕的爱国师生共计500余人。大批知识分子的被捕入狱,日本人企图以此遏制东北爱国运动的组织和实施。

除了抓捕爱国人士,日伪强制关闭了陈东北大学、冯庸大学、交通大学以及外的东北所有高校。通过摧毁东北的高等教育系统,试图摧毁东北爱国意识的培育阵地。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2)

(二)日本侵略者用心险恶:从娃娃抓起,把中国人变成奴隶

除了企图摧毁东北的高等教育系统,为了更加彻底地奴化国人,日伪将重点放在中小学教育上,认为奴化教育应该从孩童抓起。这样就能泯灭东北少年儿童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从而让日伪更加长期牢固地统治东北,可谓用心险恶。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3)

首先,在日伪编写的中小学教科书中随意伪造事实,篡改历史,加入了大量宣传日本传统文化的各类知识。为了推卸战争责任,美化殖民统治,教科书中还不停地向中小学生灌输“东北非中国本土”“日本占领中国东北是解放东北的善意行为”“资源转移是帮助东北开发”等一系列谎言。

在最为重要的语言教学中,日伪将日语定为“国语”,所以日语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占突出地位。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4)

日伪在组织中国学生“拜鬼”,企图消除学生对母国的认同感

伪“教育部”从小学开始,就强迫学生学习日语。到了中学,日语课程竟超过中文语文课的一半以上。再到后来,学校居然禁止说中文,只能说日语。这套教育体系实行数年之后,导致大量东北学生基本只会说日语 汉语只会几句常用话。这是十分可怕的,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被同化被消灭,那么这个民族就很危险了。这导致日占东北后期,许多东北低年级学生只知自己是满洲人,而不知自己是中国人。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5)

(三)只要稍微涉及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科书,都会被日伪销毁

除了在教育上进行奴化,日伪还想在根本上动摇中国的文化,实现真正的“以日代华”。日伪统治东北的数十年间,收缴并焚毁了大量中国文化典籍和具有抗日爱国思想的进步书籍。到了后期,更是只要稍微涉及到中国历史和地理的教科书,都会被立即销毁。

据统计,仅从1932年3月到7月,日伪在东北焚书就达650万册,大量的中国珍贵文化典籍都被付之一炬。

而到了1932年10月,伪满公布了《出版法》后,明确禁止了一切带有民族意识的书刊发布。取而代之的是伪满的出版刊物。在这些出版刊物中,着重宣传“日本大和文化是东方的高文化”,并用大量的篇幅介绍日本人物、建筑、历史等信息。通过这些奴化宣传,潜移默化地让东北的年轻一代忘记自己是中国人的事实。

东北解放以后,经历了数年奴化教育的亲历者周峄在他的回忆中写道:在开学后不久的一个夜晚,由高年级学生组织的一次迎新大会上,我第一次听说我们还有自己的国家,这个国家并不是日本,也不是伪满,而是中国。这有力地证明了日本实施数年的奴化教育已经对东北的下一代带来了深刻影响。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6)

日本在各个沦陷区广泛推行奴化教育

事实上,除了东北以外,日本还在中国其他占领区实施同样的奴化教育,并且也是同样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这是中国大部分书籍和影视剧没有注意体现的。可以说,从教育和文化上抹除中国,是更可怕的侵略方式。主席清醒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政策,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清代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比起屠刀,文化侵略更可怕。值得我们后人庆幸和永远尊敬的是,革命先辈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终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腰杆越来越直了!

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日本侵华的险恶用心)(7)

顽强与日军作战的东北抗联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