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

西游世界里,有一大批妖怪为了“吃唐僧”而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唐僧西行所经历的妖精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妖怪词典——男妖,女妖;大妖,小妖;陆地上的虎妖、鹿妖,水里的鱼妖、龙妖,天上的鸟妖;荒山野岭的妖,朝堂之上的妖,城乡边缘的妖;土生土长的本地妖,贬下界的外来妖,偷跑下来的黑妖……

这些妖怪组成了自己的小社会,形成了有着约定俗成的各种规矩的妖之世界。有的规矩可能是从人类社会中借鉴而来,有的则是因为妖怪们的性格特点而形成。总的来说,《西游记》里的妖怪还是可以沟通的,大多数时候也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逻辑的——虽然跟他们讲道理,常常讲不通。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

(一)妖怪的拳头与妖界的规矩

妖怪们生活中最根本的规矩是什么?他们领悟最深的规矩只有一条:

谁的拳头大,谁说话管用。

换句话说,妖怪们识时务。跟妖怪们谈不上什么气节,谁本事大、谁厉害,谁在妖怪群体里的权力就大。孙悟空很少和妖怪们讲道理,唐僧被劫走,他才不会去跟妖怪仔仔细细辩解唐僧是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有揭谛、护法伽蓝、六丁六甲等一群天神在护佑,你们就是本事再大十倍,也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下吃了唐僧。孙大圣直接提着棍子就上门,把大妖喊出来打一架——只要把你打服,师父自然就救出来了。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2)

《西游记》中无论何等气焰嚣张的妖怪,一旦在争斗中落了下风,马上就会认输(孙悟空除外),绝对不会谈什么气节、尊严。在祭赛国,偷窃舍利子的碧波潭龙族大多被孙悟空等斩杀,只留下一位龙婆。面对灭族之恨,龙婆却说,既然舍利子和灵芝草都被孙悟空等人又夺回来了,“弄得我夫死子绝,婿丧女亡,千万饶了我的命罢!”孙悟空说,“家无全犯,我便饶你,只便要你长远替我看塔。”龙婆道:“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甚么。”

输了立即讨饶,这在妖怪中太常见了,绝无心理负担。妖怪没有骨气,他们得有眼力见儿。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3)

狮驼洞的老魔被孙悟空在肚里折磨一通,好不容易回过气来,立刻叫孙悟空一声:“大慈大悲齐天大圣菩萨!”孙悟空听见道:“儿子,莫废工夫,省几个字儿,只叫孙外公罢。”那妖魔惜命,真个叫:“外公!外公!是我的不是了!

孙悟空也不知道是哪里脑筋短了路,前面还说“儿子,莫废工夫”,后面就说“叫孙外公”——那它到底是你儿子还是你孙子呢?

这老魔青毛狮子也是个洒脱的妖,跟着文殊那么多年,喊孙悟空外公一点不拖泥带水。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4)

牛魔王堪称妖怪中的第一流,结果被哪吒用火轮儿一顿猛烧,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象,立刻讨饶说:“莫伤我命!情愿归顺佛家也!”和四大金刚、六丁六甲等回到芭蕉洞口,老牛叫道:“夫人,将扇子出来,救我性命!”铁扇夫人赶紧“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出来把芭蕉扇子献上,只求饶夫妻之命。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5)

不过,一旦妖怪们觉得还有翻盘机会,就会直接翻脸,刚才告饶的话马上忘记。红孩儿一坐到天罡刀上,立刻痛声苦告道:“菩萨,我弟子有眼无珠,不识你广大法力。千乞垂慈,饶我性命!再不敢恃恶,愿入法门戒行也。” 观音问道:“你可受吾戒行么?”妖王点头滴泪道:“若饶性命,愿受戒行。”观音撤了天罡刀以后,红孩儿绰起长枪,望菩萨道:“那里有甚真法力降我!原来是个掩样术法儿!不受甚戒,看枪!”菩萨把五个金箍儿抛了去,分别套在红孩儿的头顶和手足,经过惩治,“那童子开不得手,拿不得枪,方知是法力深微,没奈何,才纳头下拜”。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6)

这一拜就拜出个善财童子来。那他如果不拜呢?

牛魔王和铁扇夫人就得计划一下赶紧二胎了。

(二)不要砸门:门是妖的底线

当然,拳头大也不意味着就一定能胡作非为。《西游记》里孙悟空一行人一路降妖伏魔,屡屡和妖怪们打架。这架并不是一顿随心所欲地乱打,妖怪打架有妖怪的章法。

首先,只要不是想吃唐僧肉的妖怪,孙悟空也放它一马。西游路上的那些妖怪会不会被孙悟空打死,取决于它是不是想吃唐僧肉。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打不过孙悟空,被孙悟空毁了兵器,人却放过了,还能继续守着落胎泉继续挣花红酒礼。它只图财不害命,这是可以原谅的。牛魔王的媳妇铁扇仙没想过吃唐僧肉,她很识时务地乖乖地献出了芭蕉扇,因此被放了一码,“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

他们比较明智的地方就在于,虽然和西行取经众人不对付,但没有把唐僧劫走,做“吃了唐僧肉就能长生”的痴梦。那些想吃唐僧肉又没有靠山的,一般是整洞大妖小妖一起完蛋。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7)

其次,妖怪世界里等级分明,大妖对小妖有绝对的统治力,而这种统治力以大妖的个体实力为保证。因此在孙悟空打上门的时候,作为洞府里的最强者,大妖必须亲自迎战孙悟空,这是妖怪世界打架的铁则。

西行路上,孙悟空从来没有遇到过怯战的妖怪,所有妖怪在孙悟空打上门时都穿戴好披挂出去和孙悟空对打,哪怕他们心虚腿软,可能上前吼两嗓子就被孙悟空敲死,但它们一定会去吼的,没有一个怯场、从后门逃走的。从正面看,这就是妖怪们的耿直与骄傲;从反面看,这可能是凡间妖怪数量少的重要原因,以至于为了阻拦唐僧取经,不得不分派天上的精怪下凡假装野生妖精。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8)

再次,妖怪们打架也有底线,比如不轻易打破对方洞府的门。如果妖怪已经回洞,关闭洞门,那得尊重对方的意愿。这洞门能有多厚,哪里能顶得住孙悟空的棍和猪八戒的钉耙呢,但孙悟空直接把洞门打破的情况非常少见。

洞门是妖怪们最在乎的面子,打坏就表示不死不休。孙悟空与黑熊精相争时:

那怪与行者斗了十数回合,不分胜负。渐渐红日当午,那黑汉举枪架住铁棒道:“孙行者,我两个且收兵,等我进了膳来,再与你赌斗。” 行者道:“你这个孽畜,教做汉子?好汉子,半日儿就要吃饭?似老孙在山根下,整压了五百余年,也未曾尝些汤水,那里便饿哩?莫推故,休走!还我袈裟来,方让你去吃饭!”那怪虚幌一枪,撤身入洞,关了石门,收回小怪,且安排筵宴,书写请帖,邀请各山魔王庆会不题。却说行者攻门不开,也只得回观音院。

看这架打得,一点紧迫感都没有,跟做游戏似的。打着打着,到中午了,说是要回去吃午饭,直接就走了,看得人着急。黑熊精能“虚幌一枪,撤身入洞”,孙悟空你怎么不“化作一道清风,紧紧跟到洞里,照着老妖腰上就是一棍子横扫”,那这一集不就结束了吗?黑熊精居然真回去吃了饭,还有兴头写写请帖!有没有把门外面叫阵的孙悟空当回事?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9)

孙悟空只能自个儿回去,跟唐僧解释说:“那怪回洞,却要吃饭,关了石门,惧战不出。老孙却来回看师父,先报此信。”

这天下午,孙悟空又来找黑熊精争斗,一打打到红日沉西,不分胜败:

那怪道:“姓孙的,你且住了手。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来,与你定个死活。”行者叫道:“儿子莫走!要战便象个战的,不可以天晚相推。”看他没头没脸的,只情使棍子打来,这黑汉又化阵清风,转回本洞,紧闭石门不出。

得,天黑了,晚饭时间到了,又打不成了。作息就是这么有规律,简直想给它认证个“行走的石英钟”。

因为孙悟空和黑熊精争斗的目标是袈裟而不是唐僧,唐僧还好好地坐在观音院里,所以孙悟空并没有把门砸开逼黑熊精出来继续打,黑熊精说不打,他也就不打了。算是“做妖留一线”吧。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0)

《西游记》中明确说出二门也被打破的妖怪洞府只有一个,就是毒敌山琵琶洞。

当时蝎子精把唐僧劫进洞里想要成亲,孙悟空和猪八戒都拿这只蝎子精没有办法,孙悟空头皮被扎了一下,叫声“苦啊!”忍耐不得,负痛败阵而走。等孙悟空缓了一缓,两人再上门叫阵时,猪八戒一耙打碎了头道石门,这就犯了忌讳了,欺负蝎子精脾气好吗?

愤怒的蝎子精翘起尾巴给猪八戒的猪嘴巴来了一下,猪八戒拖着钯侮着嘴负痛逃生,“弄做个肿嘴瘟”。

直到观音显象,指点他们去请来昴日星官,有了底气的猪八戒“口里乱骂,手似捞钩,一顿钉钯,把那洞门外垒迭的石块钯开,闯至一层门,又一钉钯,将二门筑得粉碎。”之后借昴日星官的本事,把这蝎子精给治了。

这是西游路上唯一次主动筑破妖怪的二道门,说到底,还是猪八戒先坏了规矩。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1)

(三)你是什么罪名

如上文所述,妖怪们对砸门行为非常愤恨。在福陵山云栈洞,孙悟空曾经“一顿铁棍,把两扇门打得粉碎”。猪刚鬣听见打得门响,又听见孙悟空在门口叫骂,恼怒难禁,只得拖着钯,抖擞精神,跑将出来,厉声骂道:

“你这个弼马温,着实惫懒!与你有甚相干,你把我大门打破?你且去看看律条,打进大门而入,该个杂犯死罪哩!”

——妖怪倒讲起人间的法律了,也是个有趣的事情。

法律是人类社会所制定,有国家、有政权才有法律,否则这法律靠谁来执行呢?妖怪们自己就是山大王,天庭也没怎么管他们,但很有些妖怪“给自己设了套”,要把人类社会的、只用于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律用到无法无天的妖怪世界里。比如猪八戒喊孙悟空犯了死罪,孙悟空就回骂猪八戒说:

“这个呆子!我就打了大门,还有个辨处。象你强占人家女子,又没个三媒六证,又无些茶红酒礼,该问个真犯斩罪哩!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2)

没经过订婚就强占民女,这是斩罪,比死罪还要更进一步,行刑利落,断了缓刑的可能。不过这样的对话居然出现在一个猴妖、一个猪精口中,实在奇特。

当孙悟空和猪八戒发生这些对话时,就说明他们心里对这些律令是认可的,倾向于服从人类社会的律令(虽然他们常常也只谈对自己有利的律令)。

这种潜移默化的人类社会认同也发生在其他的形形色色妖怪身上。孙悟空打破了红孩儿的洞门,“举铁棒,将门一下打了一个窟窿”,红孩儿急纵身跳将出去,挺长枪,对行者骂道:“打破我门,你该个甚么罪名?”

孙悟空回答说“我儿,你赶老子出门,你该个甚么罪名?”你要论法律规章是吧,那也是你红孩儿有罪在先。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3)

后来孙悟空在佛祖面前,劈头一下打死六耳猕猴,他解释说:“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孙悟空你是真喜欢计算罪名啊。

如来是讲经、律、论的,不知道能不能听进去孙悟空这个解释。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4)

在通天河边,孙悟空变成陈清家一秤金的模样,替她去充当灵感大王的祭品。灵感大王居然振振有词地说:“你这和尚,甚没道理!你变做一秤金,该一个冒名顶替之罪。”这灵感大王不觉得它吃人有错,但冒名顶替了它要吃的人,那就是罪。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5)

盘丝洞的蜘蛛精们对黄花观观主蜈蚣精说,“我等久闻人说,唐僧乃十世修行的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延寿长生,故此拿了他。”结果在濯垢泉洗澡时被猪八戒变作鲇鱼戏弄,又被其“使一柄九齿钉钯,要伤我们性命”,“几乎遭他毒手”。蜈蚣精不去想这些事的缘由是蜘蛛精们捉了唐僧想吃肉,反而对猪八戒极为不满,变了声色道:“这和尚原来这等无礼!这等惫懒!你们都放心,等我摆布他!

西游记里著名妖怪(西游记里的妖怪法则)(16)

可以看出,妖怪们谈到罪名时,是以一种相当“天真”的方式去理解的,只理解对自己有利的一面。灵感大王并不觉得自己吃童男童女不对,反而责怪孙悟空有冒名顶替童女之罪。蜈蚣精并不觉得捉唐僧吃肉算什么大恶,只对猪八戒的无礼耿耿于怀。这样的心态显示出他们对人类社会的了解并不充分,更不会要求自己做一个守法的妖怪。妖怪口中的所谓罪名只不过是一个幌子。他们并不真正理解社会伦理,嘴上谈的是罪名,心里想的是利益

这些妖怪们真得补补文化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