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百万家庭赋能公益巡讲(美好家园共同守护)

天色渐暗,疫情下的校园一片寂静。一间灯火通明的教室,在黑夜中闪着光亮。“老师,这道题怎么解?”塘厦镇水霖学校小学部六(6)班范楚桐疑惑道。旁边坐着的,是她的弟弟范锡泽,正探出小脑袋嘻嘻笑着。邱红燕老师一如既往耐心解答姐弟俩的疑问,教室里琅琅读书声、阵阵欢笑声交织,如同停课前般的校园,热闹温馨。

老师当上“临时妈妈”

时间倒回至2月开学初,姐弟俩欢天喜地返校上学。由于家住深圳市宝安区,范楚桐和范锡泽平时选择住校,周末才回家。前不久,深圳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这两位同学的居住地被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水霖学校严格执行东莞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中高风险地区的孩子周末不能回家。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照顾这两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呢?“邱老师有着邻家大姐姐般热情、善良。工作认真、踏实,对学生既有爱心,又有耐心,她来最合适。”经过小学部李雨振校长和周现波主任商量,90后女教师、范楚桐同学的班主任邱红燕被赋予了这项特殊的“使命”。

开学第一课百万家庭赋能公益巡讲(美好家园共同守护)(1)

当学校把周末带孩子的工作安排给邱红燕老师时,她二话没说,欣然答应。“这是作为老师应尽的责任,不值一提,我就担心照顾不好他们。”上午监督、辅导完两个孩子的作业后,邱老师便带着他们去学校操场、附近广场运动,午餐、晚餐带孩子吃饭,晚上把孩子送到寝室冲凉,直到孩子就寝后,邱老师才回到宿舍。这是前几个星期,学校没有封闭,邱老师和孩子们的周末日常。当时,她既是负责上课的老师,又是温柔的知心姐姐,还是细心体贴的“临时妈妈”。

“留守孩子”告别焦虑

开学第一课百万家庭赋能公益巡讲(美好家园共同守护)(2)

3月14日起,受疫情影响,东莞所有学校停课,改为线上教学。空荡荡的校园里看不到人影,两个孩子的心里也空落落的,想爸爸、想妈妈,想回家的心思越来越强烈。姐姐闷闷不乐,弟弟的脸上更是愁云密布,有时还哭鼻子。他们既不想上网课,也不愿做作业,运动也没有精神。“虽然已经在学校度过几个周末,但听到疫情停课的消息,姐弟俩更加焦虑不安。”此时,邱老师联系上孩子家长,让姐弟俩和妈妈视频。

谁知,孩子们隔着屏幕看见妈妈,“哇”地一声哭得更厉害。看着孩子,妈妈也眼泪汪汪,“还好有邱老师在,我们虽然想念孩子,但有老师的照看,放心多了。”除邱老师外,水霖学校领导也每天例行查看,他们一起安慰、开导两个孩子。

疫情之下,心理关怀和线上学习并重。在安排完孩子的学习任务后,邱老师从缓解孩子情绪入手,专门陪他们玩,还想办法玩出新花样。捉迷藏、木头人、老鹰抓小鸡、跳绳比赛、打羽毛球、打篮球……让孩子在快乐中忘记了烦恼,在运动中充实了生活,在陪伴中感受了温暖。

疫情期间,身为班主任的邱老师日常十分忙碌,但她对姐弟俩的照顾和陪伴,却从不缺席。操场上、教室里、宿舍中,她和孩子形影不离;各种水果、牛奶,递到孩子手中;为了改善孩子伙食,她还亲自做饭给姐弟俩吃。一个多月的相处,两名孩子从开始对老师的敬畏变得信赖、亲近起来。

“这两名孩子很懂事,也非常独立。”起初,邱老师担心姐弟俩独自在宿舍住会害怕,常常去宿舍关心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老师,您不用担心我们,您也要照顾好自己。”孩子们暖心的话语,令邱老师感动不已。

只有两名学生的课堂

开学第一课百万家庭赋能公益巡讲(美好家园共同守护)(3)

夜晚的校园十分安静,原本应当沉寂一周的校园,因邱老师和姐弟俩变得热闹起来。站上讲台、打开电子黑板,灯火通明的教室,不时传来邱老师铿锵有力的讲题声和孩子们沙沙写字声。

原来,见姐弟俩精神状态好转,邱老师又给他们补课。即便只有两名学生,无论白天和黑夜,只要孩子们有困惑,邱老师随时解答。虽说邱老师教数学,但两个孩子在其他学科上遇到难题,也会求助于她。

在邱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两个孩子心态积极,对校园生活十分适应。“教学上,该严格还是要严格,但生活中,要给予孩子们更多关注和安慰。”邱老师用爱心和细心身体力行践行着一名基层教师的使命。该校小学部李雨振校长告诉记者,邱老师日常工作认真负责,专业技能过硬,对孩子也很有耐心,很受孩子喜爱。

开学第一课百万家庭赋能公益巡讲(美好家园共同守护)(4)

看到姐弟俩在老师的关爱和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着。楚桐和锡泽父母牵挂的心变成了一行行感激的文字:“感谢学校领导,关心疫情期间留守在校园里的孩子。邱老师对孩子细心照顾、耐心辅导学习,大疫面前有大爱,用无私的奉献彰显了一位普通教师的高尚情操!”

听到教室里姐弟俩传来的欢笑声,邱老师也扬起嘴角。一名老师的高光时刻,就是看见孩子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师的为职之道,职守是教师的立业之本,奉献是教师的立根之基。我要当好孩子的老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让家长放心。”在近期的读书笔记中,邱老师郑重写道。

记者 张理萌

受访单位供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