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

编者按:千年宝庆,廉韵绵长!壮美邵阳,清风昂扬!为加快推进清廉邵阳建设,更好发挥清廉文化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作用,邵阳各地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中蕴藏的清廉元素,主打“一县一品”清廉文化,形成典型示范效应,辐射带动全域廉洁文化建设。即日起,邵阳市纪委推出《清廉文化·一县一品》系列报道,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浓厚文化氛围。

在邵阳县塘田市镇夫夷河畔,有一处红色革命旧址——塘田战时讲学院,也被称为“南方抗大”。它存在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7个多月,但播下的革命火种,却点燃了当时抗战运动的熊熊烈火。如今,80多年过去了,这颗璀璨的“红宝石”,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闪耀着红色的光芒。2022年5月,塘田战时讲学院被授牌为邵阳市清廉文化教育基地。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1)

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俯瞰图。

“火花四溅”的熔炉

塘田战时讲学院坐落于邵阳县塘田市镇对河村夫夷河旁,占地15亩,院舍为清末湘军将领、太子少保、永州东安人席保田别墅。1938年9月15日,塘田战时讲学院正式开学,由邵阳籍吕振羽担任副院长,学院秉承“树文化据点于农村,树救亡工作据点于农村”的办学宗旨,将“忠诚勤敏”4个字作为校训,又将精诚团结、英勇活泼、紧张严肃定为校风。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2)

塘田战时讲学院大门。

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以便在战火蔓延到附近地区时领导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塘田战时讲学院师生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学院老师带领学员走出校门到廉桥、范家山一带,发展当地的进步青年组成了抗战服务团,先后发展团员700多名,其中有30多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3)

吕振羽工作照。

“塘田战时讲学院像一座熔炉,投入矿石,铁水奔流,被反动派猛力一砸,火花四溅,变成了无数火源,到处燃烧。”1945年冬,周恩来在延安出席湖南工作座谈会时,充分肯定了塘田战时讲学院在抗战时期所起的作用。

塘田战时讲学院虽然只办了两期,但它宣传了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直接推动了湖南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和抗战人才。

无私奉献的精神

塘田战时讲学院办学期间,办学条件非常艰难,来这上学的省内外100多名学生,大多也是穷苦出身。副院长吕振羽不仅要主持学院日常工作,带领老师们根据学生文化程度的差异编写、印刷不同的教材,课余时间也关心着学生的生活。寒冬的一个雨夜,吕振羽到夜校识字班察看时,发现一名叫周仪平的12岁孩子衣着单薄,瑟瑟发抖,鞋子湿透了,脚丫冻得通红,依然坚持读书。吕振羽心头一紧,赶紧回到卧室,拿出一双家里刚托人带来的新布鞋给孩子换上。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4)

“我们是创造新中国的健将!”——塘田战时讲学院院歌。

学院不仅学习环境艰苦,经费也及其紧张,上课的桌凳都是东拼西凑的。天气好的时候,师生们经常在室外的河滩上,竹林里教学、座谈和讨论。当时在讲学院任职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国内的知名学者,比如文学家张天翼、文学史家谭丕模、语言学家曹伯韩、哲学家李仲融、作家王西彦、国学家吴剑丰、科学家陈润泉等,他们原来在大城市,每月都能拿到一二百元钱的工资,到了讲学院,每月却只领一元钱的津贴。但他们仍然毫无怨言、精神饱满,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这也被后人称之为“一元钱精神”。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5)

塘田战时讲学院老教室。

廉洁文化的传承

邵阳县坚持以清廉邵阳县建设为统揽,积极推进清廉建设和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县内丰富红色资源,做好廉洁文化宣教结合文章,收集了一系列清廉故事、家风家教故事,如“一元钱”精神、“一双布鞋”的故事、吕振羽夫妇义捐的十二副明清字画、三万余册藏书和北京一座四合院等。其中,“南方抗大”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红色资源之一,已经研发《南方抗大精神永放光芒》《红色教授吕振羽》等精品课程,创作歌曲、诗歌、快板等文艺作品17件。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南方抗大”旧址、五龙岭烈士陵园为主的红色遗迹教学资源,配备了管理、服务、师资,研发了理论教学、互动教学、体验教学等特色课程体系,党员干部、群众年均访问量达3万余人次。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6)

打造邵阳县廉洁红色文化“名片”——“南方抗大”。

下一步,邵阳县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本土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丰富廉洁文化内涵。以“南方抗大”为依托,在其旧址夫夷水旁,修建“清廉修身”文化长廊,打造廉政警示教育基地,融入烽火年代动人故事和古今廉政事迹,弘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拍摄“一元钱精神”微电影,围绕其开展系列有特色、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扩大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学习,将“一元钱精神”打造成邵阳县廉洁文化品牌。

清廉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清廉文化一县一品(7)

塘田战时讲学院院徽上刻着“忠诚勤敏”校训。

实施廉洁文化品牌矩阵战略,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组织各乡镇重点挖掘、培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因子,进阶开展“一乡一品”工程,多维度、多点打造“不爱钱”的蒙学创始人车万育、关心民生疾苦的胡曾、清白传家——蓝印花布等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廉洁文化品牌,实现“一县多品”,推动廉洁文化在邵阳县实起来、强起来,让清朗正气在全县不断充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