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用人之道(道德经智慧无为而治)

道德经智慧,无为而治,管理者只需做好四件事,员工必然呈现高产状态

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治,不是不管理,而是要顺应自然,符合自然规律,是在“道”的基础之上的,无为而治才是大治。

人因为有情感而区别于机器等工具,但情感会产生必然的副作用情绪。你让他感觉舒适了,他便会呈现出高产能状态,反之,如果处处管制约束,让其被动接受,其便会逆反、烦躁、情绪化,直至反抗。怎么样才能实现无为而治,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激发员工的潜能呢?

管理用人之道(道德经智慧无为而治)(1)

老子像

我认为管理者应该做好四件事:

一是制定目标。

二是确定合适的执行人选。

三是确定完成目标的时间。

四是做好服务工作和后勤保障。

除此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干,不要管。充分的授权,放权给执行者。让他感觉到他的独立空间的存在,按照他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开展工作,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此,执行者必然呈现“三会”状态:

一会感激你的信任,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二会主动思考高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动执行的抵触情绪,没有为管理者工作的感觉,他认为自己是在为自己工作。

三会很兴奋,因为用的是自己喜欢的方法,所以很轻松也很兴奋,人只有在兴奋的状态下才能呈现高产能状态,兴奋是高产能的必要条件。

无为而治乃是大治,老板和员工都喜欢,关键是还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如果您对“无为而治”有其它的观点或新颖的看法或实战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讨论,望有缘人千里相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