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与六国和平(秦始皇-合纵连横)

在当时整个战国的天下中间,只有秦国是超级大国,其他六国没有办法跟秦国抗衡。在这种情况下,六国要生存,就必须要找出一个新的生存策略;而秦国面对六国的生存策略,它也得找出应对策略。这两条策略关系到当时的天下,也关系到两个人,因为这两个人,代表两种策略。

秦始皇与六国和平(秦始皇-合纵连横)(1)

第一个人,就是苏秦,他是东周洛阳人,根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早年游学,在外面一方面求学,一方面求官,最后一无所获,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回到家以后,全家人都嘲笑他,说人家出去都在打工挣钱,你出去干什么呢?你不打工,那叫做什么呢?《史记》原文三个字:“事口舌。”就是整天在外面练舌头,天天练演讲。你靠舌头能挣钱吗?难怪混到今天狼狈不堪的样子。苏秦回到屋里把门一关,看到屋里堆了那么多的书,感到很惭愧。我读了这么多书,竟然不能混一口饭吃,得不到荣华富贵。他就下决心一定要读好,他找到一本兵书,认真读了一年。一年以后,苏秦很兴奋,说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我用这种方法足以说服天下所有的国君。

秦始皇与六国和平(秦始皇-合纵连横)(2)

这是苏秦未出名之前的一件事,《史记》里记载了,《战国策》里也记载了。不过《战国策》和《史记》的记载稍有不同。它记载的是苏秦先跑到秦国,找秦惠文王去游说,游说完了,秦惠文王不用他,他回来了。这个回来《战国策》写得比《史记》生动,说他“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就是苏秦回来的时候,十分憔悴,皮肤也黑了,满脸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就更糟了,“归至家,妻不下絍,嫂不下炊,父母不与言”。就是老婆看他狼狈不堪地回来,照样在织布机上织布,不理他;嫂子不给他做饭,爹妈不和他说话,情形非常狼狈。这对苏秦刺激很大,然后苏秦就继续读书,读书瞌睡了,就用锥子往大腿上一刺,血流至足。这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悬梁刺股的故事,指的就是苏秦。这两个记载都写道当年苏秦未发达时的很不得志。但是苏秦一旦发达了,家里的态度完全相反。

秦始皇与六国和平(秦始皇-合纵连横)(3)

《战国策》记载,苏秦后来说服了燕王,说服了赵王。在前往楚国的时候,苏秦就不一样了,他是高车驷马,众多随从。他的父母听说苏秦回来了,忙着清宫除道,打扫房子,打扫地面,父母亲自来做饭,跑到郊外三十里地迎接他;他的妻子“侧目而视,倾耳而听”,不敢正面看他,只是侧着眼睛看,支着耳朵听;“嫂蛇形匍匐”,嫂子就在地上趴着,就像一条蛇一样,“四拜自跪而谢”,拜了四拜向他道歉。苏秦就问他的嫂子:“嫂何前倨而后恭焉?”为什么以前你那样傲慢,这次对我这么客气?“嫂答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季子是苏秦的小名。意思是你现在地位尊贵,又有那么多钱,所以我才这样对你。苏秦早年是经历过这样一段变化的,他是战国时期,也是秦惠文王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个纵横家。

秦始皇与六国和平(秦始皇-合纵连横)(4)

苏秦学完以后,就开始出去求官了,第一个求见的是周显王,就是周天子。这个时候周天子已经很弱了,周天子身边的人平时就看不起苏秦,结果第一次去没有成功。第二个去求见的是秦惠文王,他夸了好一通,说秦国是处在一个天府之国,可以称帝。而这个时候,秦惠文王刚刚杀了商鞅不久,最讨厌像苏秦这样的说客,所以没有采用他。我们从苏秦先见周天子,再见秦惠文王可以看出来,苏秦这个人读书就是为了君王服务。至于这个君王是天子还是诸侯,他不计较。第二,苏秦原来是想为秦国服务的,但是秦王没有重用他。第三,苏秦的功名利禄之心非常强,就是求功名。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那个时代给纵横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这个平台非常重要,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平台,没有一个平台,再有本事也施展不开。而战国后期,恰恰给苏秦这一类人提供了一个平台,苏秦才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再从个人因素上看,苏秦在未成功之前和成功之后,家中对他截然不同的反应,苏秦觉得自己如果不成功的话,他连家都回不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