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技能人才获评正高)

9月29日,32名高技能人才代表获颁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证书,“这是前所未有的荣誉”,一名获证代表说记者从随后举办的“三项工程这些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三项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共有8070名技能人才获得职称三项工程在稳定就业大局、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第十四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第十四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技能人才获评正高)

第十四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

9月29日,32名高技能人才代表获颁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证书,“这是前所未有的荣誉”,一名获证代表说。记者从随后举办的“三项工程这些年”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三项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共有8070名技能人才获得职称。三项工程在稳定就业大局、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和重要的作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见习记者王宇 通讯员粤仁宣

三项工程有效服务国家战略

今年5月,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不抽转子检修机器人,在国内首次实现核电发电机不抽转子完成检修和试验,成功减少一级高风险作业2次,缩短发电机检修工期十几个小时,减少几百人工日的投入。

这个不抽转子检修机器人,来自该公司特级技师王建涛带领的团队。“我们技能人才真是赶上了好时代!”王建涛表示,“广东技工”工程让产业工人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加宽阔,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项工程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打造了‘小切口大变化’服务国家战略的模式。”广东省人社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介绍,三项工程有效服务“双区”建设、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等国家战略。今年3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正式开港,为包括粤港澳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14项一揽子综合服务。粤港澳三地联合组织了160批次、4289人次参加“一试多证”考试,3281人获得相关技能证书,推动港澳技能人才在湾区自由有序流动。广东将三项工程引入省际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累计培训7万人次。“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网点和培训基地开进了广西、贵州等地,西藏林芝开发了“粤林幸福菜谱”,还实现了技工教育“零的突破”。

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

2017年,只有高中学历的宋丽荣在广州选择了母婴护理师作为职业,通过考取育婴师、护理师等职业技能证书,成功入职某知名月子中心。一次参加育婴师职业技能竞赛的经历,让她对家政行业有了更高的认识。“2019年广东省实施‘南粤家政’工程,给我们一线家政从业人员打了一支强心剂。”宋丽荣说,参加“南粤家政”培训项目和技能比赛让她收获了越来越精湛的专业技能。政府对员工制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她作为家政人员也能享受社保待遇,可以心无旁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今年,她获评家政专业高级工程师,还成为一家国企高级培训师,让她越来越感受到社会大众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尊重和认同。“现在,我也报读了大专,希望通过提高学历以及更多的技能培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项工程实施以来,更多人通过技能就业增收。“广东就业工作连续4年获得国务院激励表彰,三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红山介绍,三项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技工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有4-6个岗位可以选择。全省家政企业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人。今年1-8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4.3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85.8%。

推动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粤菜师傅’专业技术以及销售渠道,我们把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形成消费者口碑相传的良性循环。”高飞是首批获评的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之一,近年来他以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和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为支点,与当地村民建立订单式的精准种植采购,并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菜式研发,挖掘和发展当地优质食材,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师工作室和培训基地还为当地培养了“粤菜师傅”400多人。“这些厨师通过考核达到要求之后,企业会给他加工资。厨师收入得到提高的同时,企业的出品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客人就源源不断,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高飞说。

据介绍,广东推动“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协同发展,培养培训40多万名粤菜师傅,培育了一批餐饮龙头企业。出台“预制菜十条”,发布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和18项关键科技成果。通过成立战略性产业集群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成立31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遴选1229家企业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撑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省级重点扶持建设“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产业园、家政超市等载体54个,评选省级家政服务龙头、诚信企业101家,四星、五星级家政服务企业33家,各地涌现出“羊城家政”“德庆管家”“丹霞月嫂”等特色品牌。

营造技能人才茁壮成长的广东环境

颁证仪式上,32名高技能人才代表获颁乡村工匠正高级职称证书。“这是前所未有的荣誉。”获得家政(母婴服务)专业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李小燕表示,“南粤家政”工程实施以后,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入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也越来越高,她希望通过贯通职业发展通道,让从业人员更自信和专业。

“获得高级职称不仅要求个人成绩突出,还要带领团队,发挥引领作用。”同样获得正高级职称的广州市技师学院教师赵晓霞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做好世界技能大赛人才的培养,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做好学校新专业建设,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些年来,广东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技能等级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目前获得职称的人员有4470人;另外有3600多名技能人才通过“立交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高技能人才可以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广东搭建的各大竞赛比武大擂台上,涌现出世赛标兵、粤菜名厨、家政好手、文化技工等技能人才品牌。越来越多的三项工程从业人员获得各级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表彰奖励。截至目前,共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9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50人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106人享受国务院特贴、389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得南粤创新奖、296人获得南粤技术能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