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1)

飞鱼纹饰是明代赐服的补色。飞鱼纹饰作为赐服纹样的一种,是皇权的象征。它除了能满足穿着者的心理需求之外,还向人们展示皇权的威严。

赐服的存在弥补了官服所不能实现的功能,它可以对有功之臣进行嘉奖,又不会增加官员的俸禄,加重国家财政负担,同时还能显现当朝者的英明,起到激励安抚的作用。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2)

同时飞鱼纹饰也是明代锦衣卫的制服的补色。《汉书·终军传》中说道:“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后来,鱼作为用兵必胜的象征,一直延续,在明代被运用到武官服色之中,所以飞鱼服也是锦衣卫的象征。

飞鱼造型文化探源

飞鱼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又被称为“文鳐鱼”,《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或曰龙鱼似狸一角,作鲤)。”最初的飞鱼是长有翅膀的鱼,是鱼鸟结合的奇异物种。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3)

但是当时大多都是文字描绘或在绘本有描画出来,并没有在服装或者其他器具上进行使用。飞鱼纹饰发展至明代中后期的形态也是经历了历史变迁。

从出现到与外来的魔竭纹融合至明代飞鱼纹,其发展至明代中后期,呈龙首、蟒身有四爪,有鱼鳍、鱼尾。

飞鱼造型的衍变

《山海经》记载,飞鱼为长有翅膀的鲤鱼,这与魏晋时期的魔竭鱼的形象十分吻合。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以《洛神赋》为基础,著作的传世名画《洛神赋图》中将“魔竭”形象具体直观的呈现出现。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4)

画中绘有许多珍奇异兽,有中国传统的祥瑞之龙和麒麟,洛神驾舟于洛河之上。在这幅画的左下角,有两只怪兽,兽首鱼身,从它卷曲的鼻子来看,应属于魔竭。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和战乱的时代,疆土频繁更迭,各民族百姓颠沛流离,时局动乱的同时也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魔竭纹是在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进入中国的。

在古印度的神话中,魔竭是一种鱼身的海兽,体型庞大,常以兽首、长鼻、大口、獠牙、鱼身鱼尾的形象出现,关于魔竭的形象特点总结如下:魔竭体型庞大,眼睛巨大,獠牙似山,生性凶狠,破坏船只害人性命。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5)

呈现出凶狠、威猛、狰狞吓人的造型特征,看起来凶神恶煞。自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魔竭纹饰进入中国,西来的魔竭形象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而其文化意蕴也由印度神话中令人人畏惧的怪兽,变成中国化的镇邪、祈福的瑞兽。

隋唐时期的魔竭纹与中国传统的代表性图腾纹饰鱼纹和龙纹的特征相融合。唐初的魔竭纹饰尚无翅膀元素,在流传的过程中,魔竭造型与龙的特征融合。

到中晚唐之后,魔竭增添了龙角和双翼,表现为带角龙首、鼓目圆睁、大嘴利齿、双翼、鲤鱼身的形象,显示了中华本土鱼龙幻化的形态特征,发展成为一种由鱼龙变化及佛教信仰结合而成的复合形象。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6)

在印度魔竭被视为是河流之精、生命之本,因此它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鱼”和“龙”等水之神的融合也就顺理成章了。

由于中国“鱼文化”中“多子多福”、“鲤鱼跳过龙门可成龙”的吉祥寓意以及人们对龙的精神崇拜,使得这种龙首鱼身造型的魔竭造型,在唐代备受推崇。隋唐时汉化的魔竭造型还保留着长鼻上卷的特点,而到了辽金时代,魔竭纹的长鼻造型就逐渐变短,并慢慢消失。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7)

魔竭纹发展到南宋时期,“去本源化”的程度越加的显著,头部已经没有印度魔竭的长鼻,鼻下卷须,獠牙外露,长舌的明显特点。

这时的魔竭形象已经被逐渐更替为“鱼龙合体的、龙头鲤鱼身的中国魔竭形象”了,形成的鱼龙形象,又称“鱼龙纹”。

就总体而言,中国的“魔竭”形象与龙纹相似,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虽然与印度“魔竭纹”有较多的相似之处,但又明显地表现出传统的中国风格。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8)

中国化的魔竭纹饰多扬首瞪目,张口翘鼻,偶有双翼,颇像传统的龙纹造型;而密鳞摇鳍,短身摆尾,又像鱼类,其嬉戏、富态的造型,则是水中凶恶的印度魔竭所不具备的。

笼统来讲,中国“魔竭”更偏于鱼形,尤其它与其他纹样的组合,其纹样本身表现出来的性情温和而不是印度魔竭的凶兽形象,由此可见飞鱼造型在唐代的形在吸取了印度魔竭纹的一些特征后,具有鲜明的本土特征,其纹样内涵则是吉祥的“鱼龙变”。

在宋代,鱼龙图案被广泛运用于瓷器摆件上进行装饰。其造型为:身体部位为鲤鱼状,背部与腹部没有鱼鳍,而是绘出了大张的双翼。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9)

头部则有着龙头部特有的支叉角,头部的形态与同时期龙纹的头部形态除鼻部有一丝不同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差别。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在鱼龙形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鲤鱼的身躯被拉长,和头的比例与龙首、龙身的比例相差无几,甚至生长出龙的前肢,此时的摩羯纹饰造型更加的趋向于龙的形态。

元明时期的纹饰能被称为魔竭纹的已经不多了,其卷鼻特征完全消失,彻底被中国化。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10)

明代飞鱼纹饰的造型经过了数个朝代的发展变化,不管是与魔竭纹饰融合还是本土化自我吸收,直至最后形成大家所熟知的造型,在其演变过程中造型不断发生变化,如身体拉长、双鳍消失等,而唯一没变的就是鱼尾的造型,所以鱼尾造型是飞鱼纹饰最具象征性的造型特点。

在明代的专属名称为“飞鱼纹”,飞鱼纹饰在衣物上使用最多。

在明代的发展变化

明代初期的飞鱼纹饰以宣德海水飞鱼纹大罐等为代表,其头部具备明初龙首的特征,形象凶猛,双翼展开,呈动态变化。

明朝时期龙纹特点(飞鱼纹饰溯源及其衍变有何特点)(11)

在嘉靖年间,过渡时期的飞鱼纹龙头龙身,但没有四肢,只有双翅和胸鳍、腹鳍,尾部呈鱼尾状。

明后期嘉靖之后,飞鱼纹饰不再以龙纹为造型基础,开始改为用蟒纹进行主体造型设计,龙首,前肢为四爪,两胁有翼。

谢谢观赏,关注我,了解更多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