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教研的热点且棘手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又具有新的内容和特点,因此,我们就应结合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及工作需要,寻求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1)

(一学习就头疼的孩子)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呢?据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及经验,笔者认为,可通过如下的途径和方法去探索进行:

一、加大感情投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本人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的话,不论把教师的劳动说得多么高尚,多么伟大,那都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而当孩子们毫不保留地信赖他的精神力量时,他们就会爱戴他,并听从他的引导。因此,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首先应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想要在他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威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注意对学困生倾注情感。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2)

(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爱你,才会听从你的教诲;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对学困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们的感情还是正常的。尊重、信任他们才是对他们的真正的爱。尊师爱生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学生就要给予学生以挚诚的关心和尊重。而且不应只限于对其学习、生活上的泛泛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为人师者应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应明确不同情况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学生,就是要求教师应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权力,这是“爱”的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说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但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都有做人应具有的基本权利。对学困生来说,他们最怕别人的讽刺挖苦和取笑,教师只有给他们比优秀生更多的温暖,他们才有可能敢于在你的面前暴露其“学困”的根源、原因,才会接受相应的教育,才能启动他们的内部活力,才能促使他们有决心扬起“上进”的风帆。

二、因势利导,激发学困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学困生出现“学困”的原因,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就必须分析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找出导致其学困的原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症下药,想方设法把他们的劣势变为优势,只要他们有上进的苗头,就应注意对他们进行恰当的、有利的诱导,让他们一“好”再“好”。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3)

(为了实现目标,我也是拼了)

同时,我们对每一个学困生都要有信心,都应随时做出公正、合理的的评定,要善于发现、挖掘他们的内在的积极因素,扬长避短,适时地、不断地给予应有的、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此,教师对学困生应注意因势利导,为他们创造积极、有益的环境,引发他们自我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心的共鸣,让他们自觉地行动起来,自己改变自己,勇敢地走出自己的所谓的“误区”。

三、加强目标教学,分层次指导学习。

鉴于学困生学习上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帮助后进生找到自己进步的可能优势,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实际的奋斗目标。教师应针对每个学困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和不同的性格特点,引导、指导他们学习。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4)

(因势利导效率高)

对学困生的整体来说,可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然后予以指导学习;对学困生的个体来说,对先天弱智的要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脚,帮助他们从零开始,由一发展,让他们先学会那些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知识,打好基础再求发展;对后天造成的,在查清原因、情况分析到位的基础上,针对其“学困”的原因,为其制定合适的奋斗目标,并引导他们掌握、运用科学的实现目标的方法。同时注意发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予以及时指导,帮助解决,从而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学习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发挥榜样作用,进行类比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对其实施正面教育的途径很多,其中为他们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就是有效途径之一。学困生之间往往哥们意气比较重,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多,不自觉地就会形成小团体。在此情况下,为了分化他们之间的消极因素,应及时地、恰当地为他们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榜样的选择要有理、有利、有力,以确保学困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的实效意义。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5)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班内中等生或优秀生中的人和事可做他们学习的榜样、范例,予以积极的引导学习,可促进他们的发展提高;同时,还可让优秀生与学困生组成“帮扶”小组,让优秀生带动学困生前进、发展,这样既可促进学困生,又可“巩固”优秀生。再者,如果学困生有某些方面的“闪光点”的话,可以他们的某些积极方面为“榜样”,让大家都去学习,这样对学困生本人及学困生集体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可更能起到类比转化的效用。

五、创设转化条件,提高转化效益。

对学困生,教师要注意适时地、有意识地表现出对他们的充分信任。找准机会,大胆地放手让他们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以体现他们应有的作用,从而为他们创设出积极的转化条件,有益的转化环境。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6)

(安静快乐的学习环境)

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有独到、过人之处,我们就应及时、充分利用他们的某些长处,放手让他们去干出自己应有的成绩。如,若他们在体育方面成绩优异,就可以让他们负责班级的体育工作,这样既可带动全班广泛地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又可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又如,若他们在劳动方面有一技之长,就可让他们担任劳动方面的班干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班级劳动活动中的一些“难题”,还可教育那些只知学习,懒于其它的“优秀生”;同时,更会让那些学困生感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比某些优秀生要强,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生活自信心。

让他们有充分地施展才能、发挥积极性的机会,无疑会在学生们中树立起他们一定的威信,增进他们与优秀生之间的友谊,减少了他们的孤独、失落感,从而可提高学困生的转化效益。

六、建立转化联系网,全方位地促使转化。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学校的事,更是班主任的事、各任课教师的事,也是社会、家庭的事,为此我们应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联系网”,力求对学困生全方位的促使转化。

班主任还应通过班委会、团支部的组织力量及优秀生的“帮扶”力量等,建立起班级内的“帮扶联系网”。以带动、促进学困生的进步与提高。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7)

(这种方法转换学困生效果好)

学校、班级和家庭、社会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班级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并向其明确学校或班级的转化工作计划、措施、目的,积极争取他们的密切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地与他们互通信息,以了解学困生在家庭、在社会上的行为情况,并获得他们对“转化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学校、班级还要通过社会调查等形式,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充分掌握学困生的转化情况,从而建立起“学校(班级)——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转化工作联系网”,确保转化工作的全方位效益。

七、建立学困生档案,确保转化工作的稳定性。

为了充分了解掌握学困生的学习及其它情况,学校,尤其是班级应对学困生建立“转化情况”档案,分人分册,详细记录每一名学困生的“家庭情况”、“学困原因”、“特长”、 “×阶段效果(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等。

同时,依据档案记录,学校、班级应经常性地、及时地对学困生进行各方面情况的考查、鉴定、研究、分析。然后据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纠工作过程中的方法、思路、措施。

学困生转化的措施和成效(学困生转化之管见)(8)

(童趣的学生档案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

另外,学校、班级还要依据档案记录及学困生的实际表现,密切关注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时好时差”的情况反复现象。出现情况反复是正常的,但必须及时查明缘由,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夯实“已有”,补救“即失”。从而抓好学困生转化工作过程中的“反复教育”,以确保转化工作的前瞻性、稳定性。

总之,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通过不断地、积极地、创新性地探索、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途径,解决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做好我们的大教育工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