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

啦啦啦(✪▽✪)!最近读了汪曾祺的《受戒》当然这本书里面还收录了其他的散文集,太喜欢了。正式宣布汪曾祺老先生是小康丽本月最爱的作者,没有之一。我必须要强烈推荐给大家。

汪曾祺其人

汪曾祺老先生,是京派代表人物,是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是“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以诗化的语言,对中国古典审美品格的传承等艺术特征而著称。不仅如此,他还是20世纪以来备受国人推崇的生活家,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骨灰级吃货Y(^_^)Y。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1)

喜欢上他,喜欢他的人,细致从容,坦荡真诚。是一个最可爱,最热爱生活,最懂得吃喝的老头。喜欢上他,喜欢他的文,明媚温柔,闲适舒缓,轻盈优雅。梁文道评价他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好”。

他的散文集《五味》收录了他32篇关于吃的散文,对他来说,吃是一件雅事,也是一件幸事,谈吃,谈的是饕餮事,讲的却是人生智慧,论的是文化的兴衰和地域的参差。文字爽朗简洁,四方食事与寻常琐事写得风趣自然。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2)

还有一本书《人间草木》,这本书里写尽了美食瓜果,花鸟虫鱼,平时随性,处处流露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笔下,还可以看到“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沈从文先生,爱画爱画的老舍先生,与公鸡一起吃饭的金岳霖先生……总而言之,在他的笔下,妙趣横生,他善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将生活得以艺术化,有着氤氲环绕的烟火气,人间有味是清欢。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3)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走进他的散文集,一起去唠叨唠叨那街头巷尾的柴米炊烟,一起去品尝品尝甜酸苦辣俱全的生活百味。相信我,你一定会爱上的[大笑][大笑]

《受戒》

这篇文章,写了这样一个纯朴而又真诚的小故事。明海,因为家里田少,迫于生计,于是去荸荠庵当和尚。认识到了邻居家的小英子,描写了他们之间懵懵懂懂的青梅竹马之爱,描写了他们两小无猜,快乐生活的有趣时间。读来,就像叮咚山泉般清澈透明而水到渠成,就像和煦春风拂过脸颊的旷然神怡……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4)

里面有写荸荠庵的基本情况,建筑布局,念经晨钟,还介绍了三个各有特点的师兄弟。仁山告诉明海当好和尚的三个条件,尽管他自己一个也不满足;仁海,自己有老婆,两个人都特别爱干净;仁渡精明能干,算账一把手,还会唱小调山歌。他们一起住在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经常打牌,直接杀猪吃肉也从不落下。日子舒舒服服,和和气气又非常有趣。

小明子老往小英子家跑,他会帮小英子家画各种各样的绣花,和小英子一起干农活,一边唱歌一边薅草。我最喜欢的一段,便是小英子“挖荸荠”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5)

这是小英子最爱干的活,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萎荠的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哗哗的响,小英子最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净净滑溜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她自己爱干这活,还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他们童真又自然,有着青春美好的朝气,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和超越世俗的纯净。其实小和尚明海早就心动了,他走在小英子后面看着她小小的印在田地里的脚印,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6)

“受戒是干什么”

“就是在头皮上烧十二个洞,烧戒疤”

“受了戒有啥好处?”

“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褡。”

“挂褡是干什么?”

“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

“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

他们之间有好多好多对话,小英子问题多多而小明子每次都会句句回应。他还告诉小英子,受戒要用枣泥子先点在头皮上,然后用香头子点着。烧了戒疤就喝一碗蘑菇汤,让它“发”还不能躺下,要不停走动,这个叫做“散戒”。

还有在芦花荡划船表明心意的那一段对话,我也特别喜欢。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7)

小英子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嗯。”

“什么叫“嗯”呀,你说,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喔喔,好甜呀(✪▽✪),羞涩而懵懂,灵动又纯朴,真挚还感人……最后一段也是神来之笔。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8)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穂,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支一支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而且这是他写于43年前的一场梦。他写出来乡土中国的诗意,展现了其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和老师沈从文的“边城”遥相呼应。

如何看待汪曾祺的受戒(读汪曾祺的受戒)(9)

左为汪曾祺,右为沈从文

呼,好的ヾ ^_^♪,这篇拙作就到这里啦,感兴趣的一定要去读读汪曾祺老先生的散文,真的一级棒棒。下一篇会继续分享这个最可爱的老头子,一些语录还有一些我很喜欢的描写。记得点赞加关注哦(´-ω-`),谢谢友友们支持[玫瑰][玫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