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是在几岁进入了日本(溥仪的日本御用挂)

对于伪满洲国那段历史,相信很多人不会陌生。

日本向中国东北伸出魔爪,大约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之前就早已开始谋划的事情,到了1905年9月日俄《朴茨茅斯和约》签订生效后,日本在中国东北才真正有了军事存在,这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步。

我们知道,日本之所以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其目的是巩固对中国东北的统治,进一步将侵略推向中华全国,而溥仪在其中,只不过是充当了一个傀儡和幌子。

溥仪是在几岁进入了日本(溥仪的日本御用挂)(1)

末代皇帝溥仪

1932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便秘密将当年被中国军阀冯玉祥驱逐出北京后寓居天津的前清逊位皇帝溥仪接到东北,以东三省为基础,成立满洲国,扶溥仪当了皇帝。

对于日本来说,溥仪的作用,就是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利益做到表面合法化,样子溥仪做,利益日本得,因此,溥仪表面上是满洲国皇帝,实际上,却是日本侵略利益的遮羞布,是日本人手中任人摆布的木偶。

既为木偶,除了后面的大导演日本外,当然还有手持木偶、当众玩耍的人,日本要牢固控制溥仪,当然要有能控制溥仪的日本人,那些人的主体就是日本关东军,而具体实施者,其中在溥仪身边时间最长、势力最大、控制溥仪时间最久的,就是那个老奸巨滑、大名鼎鼎的日本超级“杂耍家”吉冈安直。

溥仪是在几岁进入了日本(溥仪的日本御用挂)(2)

日军中将吉冈安直

吉冈安直(1890—1947),日本九州岛大分县人,1913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1932年12月,成为。1934年,吉冈安直被日本军部选中,派往中国东北。

此时,吉冈安直的身份是关东军参谋兼关东军司令部付、兼满州国宫中“帝室御用挂”,军衔为陆军步兵中佐,相当于校级军官。

“御用挂”是日本称呼,如同中国封建皇朝的“宫中行走”这种职务,也可看作皇帝侍从秘书,而实际上,吉冈安直却并非日本派来专门服侍溥仪的,而是充当关东军与溥仪之间的联络人,用溥仪弟弟溥杰的话说,吉冈安直的任务是:“指导和支配伪帝溥仪,以便逐步实施日寇步步加紧残害我国人民的罪恶计划。”

通过对溥仪、溥杰后来的一些回忆文字分析,我总感觉吉冈安直在很早的时候,就是日本军部所布下的一颗棋子。比如,溥杰回忆说,早在“九一八”前的四五年,大约1927年前后,也就是溥仪寓居天津的时候,日本频频与溥仪交流接触的军官之中,就有军衔相当低的吉冈安直,安排这样一个低级军官与溥仪接触,无论如何看都像是在做一种预备。我们不要奇怪,日本人做事一贯以狡诈和精细见长,尤其善于忍耐和等待,往往策划运筹很久,战略很长,预备很早,一有机会,迅速拿下,如同蛇的捕食。

溥仪是在几岁进入了日本(溥仪的日本御用挂)(3)

溥仪与婉容

认识溥仪之后,在1930至1931年之间,在日本鹿儿岛任联队大队长的吉冈安直,就主动写作与并无任何交情、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书的溥杰去信,请溥杰暑假到自己家里来玩几天,溥杰果然到了吉冈安直在鹿儿岛的家里,住了一个礼拜,而且带溥杰参观他的联队,参加将校团里的会餐,有意无意地骂中国的军阀,以民族主义的开导博得了溥杰的好感,并通过溥杰向溥仪转达问候等等。

而且,溥杰后在日本士官学校读本科的时候,恰恰又是吉冈安直当他的教官,吉冈又经常把溥杰叫到家中吃饭,殷勤得很。这些事情,都不像是个人交情的自然流露,却像是蓄谋已久的。随后,吉冈就被派往东北,出任溥仪的御用挂,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呵。

日本军人有千千万,而溥仪却只有一个,日本军部是不可能随便派一个“愣头青”到溥仪身边的,必然是盘算很久、绸缪很久的,这也表明,吉冈安直的背后负担着很重要的职责。

1935年10月,吉冈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调任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附,兼满州国“帝室御用挂”,从此,在溥仪身边一呆就是10年,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

这10年间,吉冈充分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最大的敬业,就是这10年间,吉冈几乎寸步不离溥仪,干涉溥仪任何言行,溥仪的一切公开讲话,都由吉冈准备好稿子,溥仪照念,丝毫不允许改变。

溥仪是在几岁进入了日本(溥仪的日本御用挂)(4)

溥仪与日本军官

吉冈安直自称是溥仪的“准家属”,还说“溥仪如同是我的孩子一个样”,包揽一切,包办一切,隔绝了溥仪与外界除了直系亲属的一切联络,不允许满汉官吏与他自由见面,所有来信,也一律指挥宫内府的日本总务处长小厚二三夫等人扣下,大部分不给溥仪看。总之,所宫中之事,无论大小,吉冈都要过问,并派日本宪兵驻扎在宫之全天候监视溥仪的一切。

溥仪因此真正成了一个木偶,甚至玩偶,所以,1956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溥仪还带着怒气恨恨地说:“我平日一举一动,随时随地都得受着吉冈的监视和约束。”可见对吉冈安直的怨恨之深。

而让溥仪深恶痛绝的是,吉冈还干扰他的私生活。1937年,溥仪将婉容打入冷宫之后,迎娶了17岁谭玉龄,之后5年,夫妻二人感情深厚,如漆似胶。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二人感情最好的时候,谭玉龄一次得病,村冈派了日本医生来看了一下后,就突然去世了,这对溥仪的打击尤其大,也是他心中对吉冈的最恨。尽管关于谭玉龄的死,坊间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和猜测,但溥仪却坚信是吉冈安直害死了自己的爱妻,直到1946年,溥仪在日本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出庭作证时还悲愤地控诉说:“我的爱妻被吉冈中将害死了”。

不仅如此,经日本方面授意,吉冈安直还给溥杰指定了一个日本妻子嵯峨浩,根据日本的预谋,在溥杰与嵯峨浩结婚不久,在吉冈的推动下,伪满政府便颁布了一个《皇位继承法》规定皇帝由皇帝子孙继位,也可由皇帝的侄子继承,日本人知道溥仪无法生育,即给予了溥杰后代以继承资格,日本人预先设想的是,将来溥杰和日本女孩生了中日混血儿,便可成为满洲皇帝,更有利于日本的侵略利益,这招真深、真远、真狠!

溥仪是在几岁进入了日本(溥仪的日本御用挂)(5)

溥杰与嵯峨浩

因为吉冈安直的“忠于职守”,1942年底,吉风被日本天皇授予陆军中将军衔,10年间由一个校级军官升至陆军中将,可见他在日本军队中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吉冈带着溥仪准备乘机逃向日本,被苏联红军抓捕于沈阳机场。1957年,吉冈安直死于苏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