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

孩子从小手能够握住画笔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喜欢乱涂乱画,不仅仅在墙上,只要是他们能够到的地方,他们都会留下横一道、竖一道的痕迹。孩子们似乎是要用图画极力表现和证明自己。这些画虽然乍看上去让人摸不到头脑,却承载着孩子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尤其是说给爸爸妈妈的话。这就是宝宝们从能够留下痕迹的一刻起,与外部世界交流所采用的方式。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1)

每一笔都有意义,问一问孩子,他们就会解释给我们听:“这个是爷爷,这个是猫咪,妈妈在这里,这个是我!”同时也会用稚嫩的手指毫不迟疑地指着那些看上去差不多的笔画。在他们眼中,这些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真真切切的表现。

这两幅画是同一个小朋友不同状态下画的,她叫莎拉,今年两岁零四个月。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2)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3)

对比她在不同情况下所画的两幅涂鸦,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她由于父母离异产生的拘束的心理状态。图1(上)是她在平静时所作,而图2(下)是正当她进入以她的家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家的办公室时所画,显现出了她的紧张和无法描述的敌对情绪。

颜色给孩子带来快乐,也让画纸活泛起来,好像纸张被赋予了生命,变得更加赏心悦目。通过对颜色的使用,孩子可以表达出自己真实的一面,从而使得大人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看出他们的秉性。当孩子在纸上(或其他任意可以涂抹的地方)画画时,不论是有意还是随性,他们的情感都会给自己的想象上颜色,画下线条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情细腻的孩子会用浅淡的颜色;活跃或急躁的孩子会偏爱鲜艳的颜色。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4)

举例来说,活跃积极又生性好动的孩子,通常更喜欢鲜明的颜色和不间断的线条,画的作品也是充满了典型的曲线。性格敏感的孩子则会选择浅色,画轻柔的线条。一个具有冒险主义并且独立自主的孩子能够动用所有可以使用的颜色,画不同主题的作品,勾勒最原始的图形。

喜欢粉色的孩子

关键词:同情心、性情温和。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5)

行为习惯:选择粉色是极富同情心的表现,这样的孩子也会注意身边所有的人或物。他们很讨喜,内心情感十分丰富,同龄的孩子都很愿意和他们交朋友,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择友标准,他们不喜欢有暴力倾向或者吵吵闹闹的小伙伴。

性格局限:过于细腻的情感使得他们无法接受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他们敏感的性格在他们的社交关系中会成为一种阻碍。

喜欢橙色的孩子

关键词:欢乐、热情、勇气、乐观、渴望长大。

行为习惯:一般情况下,喜欢橙色的孩子是热心的、开朗的,他们也很爱说话,也热衷于体验新事物。橙色让人高兴,让人温暖,尤其是对于比较自由的孩子来说,橙色可以让他们的行为得到释放。

性格局限:考虑浅显,轻易相信。孩子必须学会判断,掌控好自己的慷慨,不要一直为别人着想。

喜欢青色的孩子

关键词:宁静、依赖性、深邃的感情。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6)

行为习惯:偏爱青色说明孩子在有人可以依赖时,他会感到开心幸福,喜欢被支持和鼓励,也需要感受到别人的信任。这样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并能及时感受身边人的爱。

性格局限:他们对别人的依赖,可能源自家人冷漠的行为。

喜欢灰色的孩子

关键词:恐惧、害怕、顺从。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7)

行为习惯:孩子选择灰色,凸显出当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提惧;大量使用灰色会恶化孩子对活力的保留,因此孩子的表现会变得更加拘谨,更加压抑。喜欢灰色的孩子一般很言听计从,所以他们需要培养面对艰难险阻的勇气。

性格局限:焦虑。孩子会变得焦虑,是因为他们不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和不愿被斥责。

同样,绘画也能折射出孩子不同成长方式带来的观念差异。下图同为两个七岁孩子所画,从这两个小作者的用色中,我们能够看出两种不同的面对成长过程的方式。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8)

上图:迪诺,七岁零一个月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9)

下图:安德里亚,七岁

从这两个小作者的用色中,我们能够看出两种不同的面对成长过程的方式迪诺用鲜艳的金属红来上色,这表示了他强烈的侵略心理,想“统治全世界”,来证明自己;而安德里亚倾向于使用黑色,这表明孩子有时会对外部现实感到不适,并采取封闭的态度去应对。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10)

孩子对图画的解释可以拼接成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愿望、关于喜怒哀乐、关于恐惧和害怕的故事,仿佛一幅详尽反映孩子成长历程的地图。如果那些涂鸦能组成一部故事片,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是独一无二的导演。这些孩童时期的涂鸦是他们证明自己的方式,也是这些小艺术家和成人世界的交流工具。留给我们家长的任务就是要解读孩子这种非口头的“语言”。如果我们能对孩子的作品稍加研究,多多理解,最重要的是怀着浓浓的爱,我们就会明白:孩子们通过涂鸦给我们讲述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

孩子们在完成自己的画作后,总会追不及待地展示给爸爸妈妈看,焦急却专注地看着大人的验,希望得到一个评价。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他们想要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倾诉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涂鸦并不仅仅是一项有趣的游戏,更是一种表达自己的特殊途径。涂鸦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梦想变得具体我们家长应该多多注意这些涂鸦反映出的信号,因为孩子们往往不知道如何用其他的方式去表达喜悦、拘束或压抑着的痛苦,而往往在大人眼里,这些情感只不过是孩子的夸张表现。

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的意义(解读儿童画中颜色含义的6个心理学技巧)(11)

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但他们拥有丰富的表现力.并且懂得如何通过画作来充分表达自己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能以这种方式“说”得明明白白,因为他们的画和话能够相互弥补,相互完善。很多时候,孩子们紧张的状态,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矛盾冲突,还有他们的态度都会在画作中有所体现,而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可以向外界传达他们的不适,释放紧张的情绪。

这些稚嫩的作品中还有其他的信息:孩子们练习更好地使用铅笔,让动作更加婀熟、协调,也能让自己习惯在有限的空间里,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此外,如果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他们的动作就会更流畅,他们也能更开心地展示自己。在特定条件下,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神经学家会以儿童涂鸦作品为样本,研究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阻碍。

想了解更多其他颜色对应的少儿心理分析,请点击扩展链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