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伴新开店地址(日本一家已结业的大型连锁零售商)

八佰伴新开店地址(日本一家已结业的大型连锁零售商)(1)

  日本的“八佰伴”,这家企业经过两代人的创业,曾经是一个国际化大公司。然而却由于战略经营上偏离了“商道”,而于1997年9月18日因负债1613亿日元破产倒闭。让我们看看日本的八佰伴是如何由盛而衰的。  八佰伴的创立虽然非常艰难,但它却是“为商之道”的典范。八佰伴的创始人和田良平与和田加津夫妇,原来是日本热海地区的蔬菜商人。他们结婚后,靠摆地摊卖菜为生。但他们夫妻二人非常勤奋,生意渐渐好起来。不久,他们以一家旅馆的仓库做店铺,并给商店起名叫“八佰伴”。在日语中,“八佰伴”就是菜店的意思。  在当时的热海地区菜店很多,尤其是那些大菜店,他们可以把进来的蔬菜放在恒温的仓库里。但和田良平夫妇家没有资金建这样的冷藏仓库,他们只有凭着勤劳早起去农场进新鲜的蔬菜,夜里则要敞开店门不让蔬菜被捂蔫。为了让蔬菜保持新鲜,和田良平夫妇夜里轮流值班,看护蔬菜。不久,由于八佰伴的蔬菜鲜嫩价廉,因此薄利多销,这个小店很快就火起来了。  1926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他们给他起名叫和田一夫。他们有了儿子后更是干劲十足,和田良平的最大愿望就是让儿子将来能考上大学,使八佰伴成为当地最大的菜店,拥有50名员工。  他们的儿子和田一夫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这个“八伯伴”小店里经受了许多的风雨。有一天父母不在,突然风雨大作,和田一夫当时才10岁,他快速地关好门窗,等到天黑之后,见父母还没回来,他就给两个弟弟每人削了个苹果吃,还给他们讲故事,然后让他们睡觉。父母回家后,对和田一夫给予了表扬。这是和田一夫成长中的高兴事。但和田一夫也有很多委屈,因为家里的这个小店,在上学时就有人喊他“杂货仔”,他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为此,他曾下定决心要出人头地,将来当一名外交官。  和田一夫发奋读书,不断地学习知识,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个大玩笑:和田一夫大学没读完,因参加了学校的激进组织而被勒令退学。后来他的母亲又把他送到日本“生长之家”——专门教人励志的培训班去培训,在这里他又决心将来办一个世界一流的企业。回来之后,和田一夫就进了自家的“八伯伴”商店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他发现阻碍八佰伴发展的主要是当时赊账和高标价。他一直想改变这一现状,但他的父亲不同意,因为在当地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商业习惯。就在这时,热海发生了一场大火,许多商店都被烧了,八佰伴也没能幸免。这场灾难性的大火却给和田一夫造成了一次商业发展的机会。他通过去外地学习,发现许多地方都是现款交易,他在争得母亲的同意下,开始了新的尝试。  1955年11月1日,八佰伴新店开业了。新店比过去扩大了5倍,八佰伴商店也更名为八佰伴食品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而且打出了广告语:“一切货品以现金交易,但我们的售价定到最低,使大家享受一年365日大廉售的愉快。”

这广告语一打出去,当天的生意就非常火爆,以后八佰伴的生意日益兴隆起来。

八佰伴新开店地址(日本一家已结业的大型连锁零售商)(2)

  八佰伴在经营上还有一件让人称道的事。1958年9月的一天,飓风登陆日本,当时许多农户家里的蔬菜都受到破坏,许多商店的物价开始涨价。和田一夫知道这一消息后,他便以高价从批发商那里把蔬菜全部收购过来,人们以为他要高价卖出,大捞一把。但是第二天,他贴出了告示:“八佰伴,即使在货源短缺时,一样维持一贯的物价!”

这一消息传遍了整个热海市。人们对八佰伴遵守信誉这一举动非常称赞,来购货的人也越来越多。  和田一夫32岁那年,参加了由日本工商团体组织的“美国西部百货业视察团”。这位“为学日益”的年轻人到了美国后大开眼界,他第一次见到了美国的超市,人们可以推着手推车,在商店里随意挑选物品。当考察结束时,他要求留下来,并找到一个美国的家庭住下,跟着家庭主妇去超市买东西。后来他还找了一份工作,在一个超市工作了三个月,学习美国超市的运作模式。  他从美国回来之后就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向父母作了汇报,他决心也把八佰伴做成百货连锁店。他认为日本的百货超级市场一定要向美国的连锁经营学习。他的父亲听后没有马上同意,他父亲是一个比较谨慎的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和田良平同意了儿子的设想,并宣布由儿子接班任八佰伴食品百货有限公司的社长。  1962年33岁的和田一夫开始了他自己制定的发展战略。他首先把八佰伴的名字改成了“八佰伴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他要实行全国连锁经营。他先从热海开始,将热海的百货店改造成了美国式的超市,当时就引起了轰动。  1965年和田一夫又在热海建立起一家新的八佰伴公司,形成产销一条龙,这一年该公司资产由1000万增加到3000万。他认为商业发展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学的东西越来越多,他的商业加法也越做越多。接着,他又向热海以外的区域扩张,但在伊东市建市场时遇到了阻力。因为伊东市已有两家不错的超市,信誉很好,而他的八佰伴开业后却门庭冷落。他首次碰了钉子。这时的和田一夫,应该有所“损”才对,但他已经无法放弃他从美国学来的先进模式。  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百货超市开始了激烈的竞争,各地的百货店相互兼并。在这场商战中,八佰伴也成了一家集团大公司。但是和日本国内的老牌商业集团“大菜”和“西友”比,和田一夫还是感到自己的力量不足。这时的和田一夫本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脑子里的知识已成了负担。但是和田一夫不但没有认真反思,反而采用了“剑走偏锋”的险招。他认为国内发展空间不适合自己,国外可能适合,于是他又制定了大举向国外扩张的策略。  据资料显示:“1971年9月24日,八佰伴在巴西圣保罗市成立了海外第一家分店——八佰伴·庇尼爱罗期,这标志着八佰伴在美洲的登陆。而1974年11月在新加坡开设的分店,则标志着向亚洲国家的挺进。随后,八佰伴陆续在马来西亚、中国香港、文莱、泰国、中国台湾、中国澳门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地安家落户,并于1991年进入中国内地。”

八佰伴新开店地址(日本一家已结业的大型连锁零售商)(3)

当八佰伴登陆中国内地时,和田一夫竟然宣称要在中国开设900家分店,他的这个“雄伟”计划却因为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而泡汤了。占领国际市场是一个比在国内更复杂的竞争,因为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而且牵涉众多国家和地区,各国的风俗、法律、环境也各有不同,又由于政治上的原因难以预料,往往风险很大。

在国外经营企业不是仅仅有胆量就能经营好的,还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掌握许多非经营要素,另外还要有坚强的经济基础做后盾等等。和田一夫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切,就去把集团的发展重心移向国外,在国外不断地遍地开花设分店。

时间一长,各种矛盾便暴露出来,想挽回也为时已晚。1997年9月,八佰伴在国外的超市分店从40多家减少到27家。由于国内市场步步萎缩,资金链断裂,而国外市场摊子又大,管理不好,经过两代人心血创建的八佰伴最终只能破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