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

许佩堂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1)

战友重逢照。左一赵生伟;左二薛其福;左三中铁十六局原副局长刘再华;左四中铁十六局原董事长陈树林;右三苏伟明;右二许佩堂;右一闫晓禾。

几日前战友聚会时,有幸得到老战友赵生伟的三本佳作——《萃文斋散文》、《翠文斋诗集》和《<天趣堂诗稿>笺注》,我不胜欢喜!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2)

生伟战友我很早就认识。他一九七九年入伍,新兵训练结束直接分配到团机关,在司令部当打字员。他入伍时只有十六岁,身高还不到一米六,长长的睫毛,红红的脸蛋,一笑两个浅浅的酒窝,当时机关首长和老兵对他的评价就一个字——俊。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部队良好生活环境的滋养,几年后,他的身高就长到了一米七六,清秀端正的脸庞加上笔直的身材,大家对他的评价换成了另一个字——帅。这次,当我看到已是中铁十六局人力资源部正处级副部长的他时,不禁感慨:虽然两鬓已经染霜,却更加彰显出他那英俊伟岸的风度。时间使他失去的是稚气,多出来的是练达,少了几分童真,多了几分庄重老辣。

多年来,我自认为对赵生伟还算是了解的,可当我打开他的书阅读时,才发现我并没有真正了解他;在他的俊和帅之外,更让人无法企及的是他的才。他读书很多,知识非常丰富。所以,他写起文章来驾轻就熟,名词佳句信手拈来。他的散文非常优美,诗词造诣颇深,书法充满文人气息,作品在大赛中频频获奖。目前,他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和“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北京朝阳区 “晓景文化园”有自己的工作室。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3)

赵生伟在他的工作室

得到生伟战友的这几本书,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认真阅读。特别是《萃文斋散文》一书,我反复阅读,深受启发,收获颇丰。我迫不及待地要把我的读后感想和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当我打开电脑手抚键盘时,感到想要说的话太多了,可又不知从何说起。思虑良久,我的脑海里渐渐显示出五个字来:清、精、亲、正、全。

,就是清新、清楚和清晰。读生伟的散文,感到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很舒畅。在他的笔下不管是海南的榕还是东北的松,也不管是江南的柳还是西北的杨;是小溪流水还是江河波浪;是风景如画的五A景区还是西北黄土高坡上的故乡,都被描绘得美不胜收,让人向往。

“田间布满了男女老少,掀起的新土散发出一缕缕的清香,村边的桃树开出粉红色的花朵,山坡上的小草已经发芽,漫山遍野一片新绿。”(《故乡的春天》)“一夜之间它便露出点点鹅黄,又在不经意中,梳出了一条条小辫子,像姑娘纤细的秀发,像少妇妆后的新丝,垂下了万千的“绿丝绦”。它们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报着春天的信息。”(《杨柳情》)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4)

赵生伟书法

读到此,我感觉已经徜徉在春的世界里了。在《哦,苍茫云台山》、《北疆随笔》、《东北秋色》和《海南的树》里,我看到了从中原到东北而后西北,再到海南的大好河山,到处显现夏秋的热烈和成熟。所描述的绚丽多彩的美丽山水和瓜果飘香的乡野情趣,无不诱惑着每个读者的期盼。

生伟写景写物,写四季更迭,让人感到清新雅致,妙趣横生;写人写事更是让人读后感到既亲切可敬又纯洁可爱。如他在《拜见华老》、《小黄的园丁梦》、《铁平的婚事》、《梦里情怀》里,不管是写像华老这样的大人物,还是写同事小黄、堂弟铁平这样极为普通的人,甚至虚妙的梦中情人,都能描述得清清楚楚,交待得明明白白。事情的关联和人物关系,让人一目了然,并牢记于心。

生伟散文的文理非常清晰。读他的文章犹如观看滤镜后边的景物,没有了紫外线和杂光的干扰,我们看到的便更加真实与可信!

,是说生伟的散文写人写事精到,用词遣句精准,论述精辟,段落精彩,篇幅精炼,篇篇精品。我们都知道散文最怕拖沓冗长,平淡无物。但要想写出短小精悍精彩美妙的散文来,不但要有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要有认真推敲精益求精地做事著文之态度。这些,生伟都具备也都做到了,《萃文斋散文》让我们读到了佳作上品,不枉为幸运者也!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5)

赵生伟书法

《萃文斋散文》全书共六十二篇散文,大部分作品在一千五百字以内。《做真实的自己》等一部分文章更是把控在八九百字之内。文章虽短却很完整,文字虽少却内容丰富。像《甘奉爱心育桃李》,不足千字就使一名优秀教师的形象跃然在读者面前,从未谋面禹老师的读者也能够对她肃然起敬。

《小黄的园丁梦》亦是如此,仅用八九百字就勾画出了小黄既执着倔强又认真刻苦钻研的可贵品质。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从普通职工成长为“专家级”体育教师,受到了北京市和铁道部的嘉奖,还被邀请到北京市多个学校传授经验。又如《感悟“匆匆”》,引用两位大师的名句名段结合自己的感悟,三位一体,结合毫无缝隙,一篇几百字的短文,道出了要珍惜时光,爱惜生命,只争朝夕,有所作为的处世真谛,实在是精彩!

,即是说生伟的文章里多处写到了亲人、亲情和亲历之事,通过阅读文章,读者对里面的人和事,产生亲近和亲切之感。我打开书的目录,首先找到的是本文集的第三篇《母亲》,从第三篇到第二篇再到第一篇,而后才从第四篇往后逐篇读下去。在前三篇文章里,生伟满怀激情,奋笔挥洒尽情抒发,把自己的热情和爱都融进了作品中。

在《母亲》里,把母亲的慈祥、简朴、善良以及无私奉献的母爱尽情的表述之后,用“为了这个家母亲吃够了苦,操碎了心!我抬头望着母亲,她的两鬓又添了许多白发,额头上的皱纹也越发多了起来。当她转身走向衣柜时,眼泪不知不觉涌出了我的眼眶”两句话就把一副“母慈子孝图”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6)

赵生伟会见华老

通过《会见华老》我们看到了一位久违的老人,一位深沉执着而豁达的老革命家、领袖级人物的晚年生活。华老严谨认真又不失风趣幽默,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读到此使人倍感亲切,肃然起敬!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7)

华老为赵生伟题词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8)

华老为赵生伟题写的书斋名

《乡情》里的小伙伴,《门前的老槐树》里的街坊乡亲,《在当兵的日子里》里的首长和战友,《老婆的手》、《家书两则》、《幸福的眼泪》里的至亲至爱,无不彰显一个大大的“亲”字,读来让人深受感动!

,即正能量。《萃文斋散文》整书充满了正能量,作者通过写山、写水、写人物,写古、写今、写风情,来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加深和增进亲人朋友间的情谊,凝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唤起读者共鸣,促使大家同心同德一起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叩击心扉的钟声》以参观国博“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的观后感,述说历史的教训和祖国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一次去延安》以亲临革命圣地,瞻仰历史文物的感叹,告诉读者革命的艰辛和党的伟大,使读者知道不怕流血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真实历史,激发斗志和热情。

《老家的变迁》讲述的是改革开放给黄土高坡上的老家——赵家庄村及周边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首先是交通的改善,过去“面窄、坡陡、弯急”的山间小道,已经变成“宽敞、平坦、直缓”的柏油马路;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犹如条条巨龙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穿行;高架桥、超长桥、互通式立交桥各显雄姿,交通闭塞的吕梁山区已变成了九州通衢。交通的改善带动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土窑洞变成了崭新的楼房, “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已经远去;以往的唉声叹气变成了今天的欢声笑语。是改革开放政策和精准扶贫方针改变了自己的家乡。正能量充满字里行间,读之让人振奋!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9)

,是说《萃文斋散文》所描写的内容广泛,不但有身边的人和事,山水风光,还有对历史的考究,对佛学的探讨,对诗词韵律的习练,还有对书法的切磋;就连“易理气象”,修身养性也有所论述。

《厚重的山西文化》、《三晋文人知多少》、《写尽江南风流的山西诗人》、《从“丰德标票号”家训看晋商文化》和《王家大院的楹联》这五篇颇有余秋雨风格的文章,把山西从历史到人文写了个“尽”。曾有人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一半在山西”,又有人说“陕西的历史在地下,山西的历史在地上”。这让外省人听了多有不服,读了生伟的这几篇文章之后,我这个外省人释然了,因为里面丰富而详实的历史资料让人叹服。我感叹:这得读多少书查阅多少资料才能完成啊,真是了不起啊!想了解山西的朋友可不要错过《萃文斋》哟!

《诗林辨体》、《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叩问“赋比兴”》等几篇谈律论韵的文章,可看作是专著。对爱好诗词,初学诗词和探讨研究诗词者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结缘书法》、《追梦兰亭》又把一个喜欢书法,热爱书法,坚持练书几十年如一日的书法家的情怀袒露给读者,意与同好者切磋,以求“书法”这一国粹能够发展壮大和传承。

《萃文斋散文》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每一篇文章都如教科书般的给人以启迪。

《萃文斋散文》给我的最大收获:重新唤回了我读书的爱好和拿笔的激情。

《萃文斋散文》给我最大的遗憾:我感到过去与生伟战友交流太少了,失去了很多向他学习的机会;看到他的书也晚了几年,感到有些可惜,时不我待也!

素心的散文随笔(妙笔华章自心源)(10)

好书是要反复读的,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有新发现,越读收获越丰厚。《萃文斋散文》我要继续读下去,还要和《萃文斋诗选》、《天堂斋诗稿笺注》结合起来读。我相信待我读完以后,感想和心得会更多、更深、更全面。希望到时候有更多的读者与我一起切磋分享。

附:《萃文斋散文》、《萃文斋诗稿》和《天堂斋诗稿笺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百度百科”有介绍,新华书店和亚马逊、当当网、京东等多家网上书店都在出售。

责编:李郎杰《白浪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