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关于描写饮食的技法感悟 红楼梦中的烤肉描写出自江南作家洪昇之笔

作者:聂桥

红楼梦关于描写饮食的技法感悟 红楼梦中的烤肉描写出自江南作家洪昇之笔(1)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红楼梦》中的烤肉情节一直以来都是红学界倍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其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烤肉尤其是野外烤肉一直是包括满清在内的边关游牧民族的饮食习俗,胡适博士所考证出的作者曹雪芹是旗人(包衣)出身。于是就产生了一个简单、但又很难被攻破的逻辑:曹雪芹比生在江南的作家更熟悉这一饮食习俗,这段描写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满族饮食文化。正如著名作家王朔接受采访时所说:

包括吃烤肉,因为曹雪芹不可能跳过他那个时代,生活习惯一进门上炕,就是满族啊。

时任中国红学副会长的胡文彬先生也在他的《红楼梦与北京》一书中对红楼烤肉与满族饮食习俗之间的关系大书特书。文中列举了大量有关满族烤肉习俗的例子。试图说明,烤肉是满族人的最爱,清代汉人对烤肉的认知完全来源于满族,因此,《红楼梦》中的烤肉描写反映的是乾隆朝满族的饮食习俗。

探讨红楼烤肉的创作来源是文学研究的正道。诸如胡文彬先生关于清朝北京烤肉与红楼烤肉之间的探讨也可作一家之言。按胡文彬先生的思路,红楼烤肉的创作原型就是乾隆朝京城烤肉的食俗。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拿红楼烤肉与京城烤肉相比较,两者之间一定会有诸多特征相同(相似)之处。但遗憾的是,我们在对红楼烤肉和胡文彬等人所提及的所谓乾隆期北京烤肉习俗之间比较后,发现两者完全没有共同点。《红楼梦》写的是野外烤肉,胡文却大谈特谈京城饭馆多么流行烤肉;《红楼梦》讲的是整块肉烤着吃,胡文却细致入微地描述满族人如何把肉切成薄片再用调料煨制;《红楼梦》中鹿肉是烤着吃,胡文却举例说明,电视剧中的清朝皇帝爱喝鹿羔血。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难道就仅凭烤肉两字这唯一的相同点,就这样轻易地确定文学场景的创作来源吗?

创作原型的判定不是这样的。如果想要确定一部作品中相关情节的创作原型,必须要找到两者间的必然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就体现在两者一定要有很明确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而且一般来说,创作原型本身也应有一定特点。回到我们讨论的红楼烤肉问题上来,真的有比胡文彬先生等人所说的京城饮食习俗更接近红楼烤肉的场景吗?

回答是肯定的,只不过这个相同场景是出现在另外一部文学作品之中。这部作品就是一位江南作家洪昇在康熙年间所著的著名昆曲《长生殿》。翻开第二十一出《合围》,唐代叛将安禄山带领手下到山上围猎为起兵预热,剧本向人们展示了一出野外烤肉的好戏:

红楼梦关于描写饮食的技法感悟 红楼梦中的烤肉描写出自江南作家洪昇之笔(2)

烤肉

一回呵滚沙场兔、鹿儿无头赶,都难动弹,就地里踠跧。......大家炙肉暖酒,番姬每歌的歌,舞的舞,洒落一回者。(众)得令。(同席地坐番姬送净酒,众作拔刀割肉,提背壶斟酒,大饮啖科)(番姬弹琵琶、浑不是,众打太平鼓板)(合)斟起这酪浆儿,满满的浮金盏,满满的浮盏。更把那连毛带血肉生餐......

如果你对《红楼梦》文本足够的熟悉,就一定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段烤肉描写与红楼烤肉有着太多的相同之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红楼烤肉的特点在这段描写里都能一一找到。我们不妨按照我们刚才所用过的方法再进行一次新的比较。

关键场景一致:《红楼梦》烤肉是野外烤肉,而《长生殿》里是大山里生火现烤,其野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用烤肉食材一致:《红楼梦》烤的是鹿肉,而《长生殿》里明确交待所打的猎物里包含鹿肉。“沙场兔、鹿儿无头赶”。

肉的加工方法一致:两者都是整块肉在火上烤。《红楼梦》用的是大块新鲜肉,《长生殿》中更是直接从野兽的身上割下整块肉烤。

吃的方法一致:在红楼烤肉过程中,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史湘云与贾宝玉竟然商量着要吃生肉,这看起来荒诞的想法,其实也是出自《长生殿》中的“更把那连毛带血肉生餐”。

关键词一致:“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膻”。第四十九回回目应该是对整回的高度概括,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值得注意:“割”和“啖”。所谓割就是用刀割肉吃,啖为大口吃的意思,这两个关键词也都出现在《长生殿》中的烤肉一节中:“众作拔刀肉,提背壶斟酒,大饮科”。

野外大块烤鹿肉,用刀割着大口吃(啖),吃生肉。《长生殿》中的烤肉情节的几乎所有元素都在《红楼梦》中一一体现。如果非要找出一点瑕疵的话,还有一个人物我们还没有分析到,就是《合围》一出的烤肉环节中反复提及的“番姬”(一段描写里三次提及)。番姬一词在字典里我们查不到,但其含义并不难懂,所谓“姬”是泛指女子或者是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从《长生殿》中歌舞弹唱的表现来看,这个“姬”应是指舞女无疑。而前面的番字的含义也很明确,就是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内蒙、西藏等地为代表。那么番姬就是来自边关少数民族的舞女。她们的出现,也算是为一群即将图谋起事的汉子助兴。说到边关少数民族的舞女,我们脑海里一定会闪现出一个形象,穿着兽皮短裙,脚蹬小皮靴,干练中透着一丝野性。其实,在《红楼梦》中就有类似打扮的一个人,而且就出现在第四十九回烤肉的一节中:

只见他里头穿着一件半新的靠色三镶领袖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里面短短的一件水红装缎狐肷褶子,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脚下也穿着麀皮小靴,越显的蜂腰猿背,鹤势螂形。

红楼梦关于描写饮食的技法感悟 红楼梦中的烤肉描写出自江南作家洪昇之笔(3)

“小骚达子”

史湘云这一身短打扮,被黛玉戏称为“小骚达子”。什么是骚达子,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的蔑称。”这不就是前面我们刚刚提及的番人吗?一个番人打扮的小女子,不就是“番姬”吗?只有补充了这个“番姬”,才将红楼烤肉与《长生殿》烤肉中的所有元素都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近乎抄袭式的复制有些不合常理,即使想抄袭也会刻意地去用一些不同点去稍加掩饰,哪有象《红楼梦》中的烤肉描写这样,好像就是要宣告这是从《长生殿》里扒下来的。

只有一种解释能够说得通,两段烤肉环节出自同一作家之笔,一个父亲对自己的两个孩子有着同样的感情。这也再次证明笔者以前所提到过的,同古代其它文人一样,洪昇也是一个很自恋作家,在复刻自己的方面,近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红楼梦》的烤肉场景,出自于一位江南作家的笔下,这既有些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看《红楼梦》看得足够仔细。就会发现,除了以上笔者所说的外,红楼烤肉的中的场景描写无不处处打上江南的烙印。可能有人会说,江南风光体现在莺啼柳绿的春光里,冬日里有什么江南风光好讲。《红楼梦》烤肉明明是在寒冬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外边下着皑皑白雪,难道这不是北方吗?

我们就先从这场大雪开始,第四十九回这场雪下得确实大,“竟是一夜大雪,下将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虽说是一尺多厚的大雪,但这仍然不是北方的雪,因为“搓绵扯絮”状的雪,不是北方的雪,而是南方的雪。去冬我们群里杭州的朋友发来杭州大雪后的照片,地面就像堆了一堆棉花球一样,这在我们北方是绝对看不到的,北方下完雪永远是一个平面。再看雪后人们的出行,居然要穿上避雪之衣,宝玉是“披了玉针蓑,戴上金藤笠”,而邢岫烟更是因为没有“避雪之衣”而显得寒酸。更有甚者,还要打上雨伞,“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是李纨打发了请凤姐儿去的人。”是贾府上下都太讲究了吗?非也,这就是南北方的雪的巨大差别。在南方,虽然雪也下得挺大,但室外的气温并不太低,雪下来以后极易融化,就是俗话所说的这雪很粘,落到人身上很容易化。因此雨伞和避雪之衣是必要的。而我们北方则不同,由于室外的气温较低,通常在零下十到二十度,雪落到身上根本不会化,到家了用手一拍打,身上雪就全部掉在地下了,因此,我们北方人在下雪时根本不会预备什么“避雪之衣”,更不要说打伞了。甚至,下雪时还会把珍藏的呢子大衣穿上,利用白雪来去除表面的灰尘。在我们北方只有刚入冬的那场雨夹雪时,要打雨伞,但那只是在公历十一月初(农历十月份的时候),而《红楼梦》中四十九回那场雪的时间就是农历十二月初三(见附录)。在北方,农历的十二月,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正所谓寒冬腊月,这个季节吃烤肉很合适,但下着大雪在室外烤肉,除非脑子有病,零下一二十度的气温,手都伸不出来,在外边站一会,嘴都冻得张不开了,像林黛玉这样的娇小姐还能从容不迫去烤肉,即便是有一堆火,后背除了靠近火的部位,其他部位照样冷,所说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而红楼烤肉过程中,没有迹象表明,这些娇小姐们为避寒而靠近火堆。还有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平儿吃完了烤肉竟然会就地洗漱了一回:

说着,吃毕,洗漱了一回。平儿带镯子时却少了一个,左右前后乱找了一番,踪迹全无。

后来平儿说这镯子在雪地找到了,可见这是在室外无疑。在江南,冬天里屋里屋外一个温度,甚至室外比室内更暖和一点,所以洗漱在哪都一样。但在我们北方,这边大雪飘飘,那边洗手漱口,恐怕手还没等擦就已经冻冰了。(在北方的冬天,用湿手开门,手马上就会被门把手粘上。)

《红楼梦》冬日中满满的江南风情。我们已经逐渐开掘出不少,相信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红楼梦》中越来越多江南风情会一一呈现在人们面前。什么南北融合,忽南忽北的不实说法会一一被击破。

结语:烤肉食俗源于原始的狩猎生活,在中国存在几千年了,尤其是深受边关少数民族(番人)的喜爱,随着各民族的文化融合,烤肉早已不是番人(包括满人)的专利。内地人即使不像蒙古新疆人那样以烤肉作为主要食品,但对烤肉也一样爱不释口。即使扩大到世界层面,烤肉也是美食食谱中必不可少之物。奉劝我们那些可爱的红学家们,不要总是在那里望风扑影,看到了炕字,就一定要说是北方的火炕,更不要见了烤肉就说这一定是满族食俗,不要剥夺全人类享受烤肉美味的权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红楼梦》中的烤肉并非源自哪里的美食习俗,也根本证明不了《红楼梦》只能由北方旗人曹雪芹所写。本文已经通过翔实的文学比较证明,红楼烤肉的源头是江南作家洪昇的另一部巨著《长生殿》的《合围》一出,《红楼梦》中的烤肉的特点与《长生殿》中的烤肉完全重合,这绝非是简单的巧合。这是一个作家在沉迷于自已心中挥之不去的梦境的必然结果——红楼烤肉就是洪昇的梨园梦的具体体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