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何时占据太原(从各胡叛乱到单于恭顺)

一提到东汉末年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字:乱。

这个“乱”体现在好几个方面,东汉末年是王朝末期,桓帝灵帝荒淫无道,皇室混乱;宦官与外戚争权,朝廷混乱;地方官员上下其手,民生混乱;地方大员卖官鬻爵,吏治混乱;外胡侵扰边境,军事混乱;地方流民与群盗四起,治安混乱。到处都透露着腐朽,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黄巾军起,太平要术大行其道;所以董卓进京,封太师而天下侧目;所以群雄割据,皇权衰而帝流离;所以外族扰边,城池破而百姓苦。

相对于天下的大乱,汉末的并州的动乱可以说是不遑多让,中平四年开始,并州就陷入了各方混战,简直就是三国乱世的一个缩影。像须卜骨都侯、于夫罗、白波军、黑山军、匈奴、乌桓、丁原、羌胡、董卓、张杨、袁绍等等。这些人都曾经粉墨登场,在并州占据一地而相互攻伐。

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张纯反畔,遂率鲜卑寇边郡。灵帝诏发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刘虞讨之。单于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单于发兵无已,五年,右部虾落与休着各胡白马铜等十余万人反,攻杀单于。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

灵帝末,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

—《晋书. 地理志上》

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能够管中窥豹,汉末并州那种混乱、萧索、烟尘滚滚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么并州为什么会是汉末十三州州中最乱的一个州呢?其原因为何?到底乱从何起呢?

还有就是面对如此乱局,如果我们身处汉末的并州,是各方势力当中的一个,我们该怎么办?

很多人可能会束手无策,但是凡事有利则有弊,并州混乱的局面反倒可以让我们安心发育扩大势力而不被人注意,同时各方人马都很剽悍,若收服为己所用必是虎狼之师。手游率土之滨给你这个乱世称王的机会!

匈奴何时占据太原(从各胡叛乱到单于恭顺)(1)

汉末并州势力图

并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缘势力都比较复杂,并州与幽州的公孙瓒势力、冀州的袁绍势力以及司隶相邻,北边直面草原上的外族。

首先从历史因素上来说,从东汉光武帝开始,南匈奴就进入了并州西河郡,并且在塞外乌桓来投靠东汉王朝的时候,光武帝将其安排在了并州的雁门、太原、朔方三郡,这就为并州以后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此外在汉末的桓帝灵帝期间凉州三明上书朝廷要求朝廷重视并州的胡人问题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朝廷采纳。

所以基于以上的历史原因,在东汉末期的时候,并州这一块地方就变得越来越乱,中原王朝对其的控制力度以及实际的控制范围逐渐缩小。可以说并州的混乱是地缘因素和历史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

匈奴何时占据太原(从各胡叛乱到单于恭顺)(2)

率土之滨并州地图

汉末并州的治所在晋阳,在今天的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在手游率土之滨中为我们清晰的再现了并州的地图,并州一共下辖雁门、西河、新兴、太原、上党和乐平六个郡共计二十三城,另外还有汪陶、马邑、离石、壶关和广牧等关卡防守进入并州的各个要道。

历史进入东汉末期,并州乱象渐显,中平四年休屠各胡反叛,西河郡守和并州刺史相继战死。

之后于夫罗南下流亡和叛乱于西河、太原、河东一带的白波军勾结在一起入侵河东郡,又有势力曾一度发展到上党地区的黑山军在旁窥伺。

之后丁原上任并州刺史,但是他并未改变并州的现状,后来更是接连丢了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地区,局面持续恶化。

董卓擅权以后,并州更是只剩下了太原和上党,其余地方均被外族所占,中原王朝的势力被排斥在外,后来张杨也是铩羽而归,继而南下河内。此时的并州陷入了最混乱的时期。

之后并州被西进的袁绍接管,在基本扫平了黑山军以后,袁绍派自己的部下高干接管并州,但是受到了当地氏族的抵制,高干的统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势力范围局限在上党、乐平、西河等地,范围十分有限。

直到后来官渡之战,曹操取得胜利并且占据并州之后,派梁习来治理并州,此时的并州盗寇四起,各胡角力。梁习首先争取大族的支持,之后实行一系列的政策,恢复了中原王朝对并州的掌控,史书上记载:“单于恭顺,名王稽颡,部曲服事供,同于编户。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不过雁门一带还未收复,不过这样也基本结束了并州的混乱。

#历史##人文##三国##地理##并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