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典故成语(成语一则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这个成语也可以说是项羽本身的专属名词了,至今中国历史上除了项羽还没有其他将领成功做到过。

那么项羽是如何打赢这场战争的呢?难道真的如历史课本所讲的那样:项羽凭借一股勇气,破釜沉舟、不留后路靠着一股凶狠之劲,以少胜多击败了秦军?

关于项羽典故成语(成语一则破釜沉舟)(1)

破釜沉舟

深入巨鹿之战的细节中,不难发现,项羽除了这股凶狠勇气外,战术运用上可是非常厉害的,项羽之所以能打赢这场战役,也并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五万军队,而是调动了所有反秦盟军。

巨鹿之战中,并不是项羽和章邯、王离的秦军独自作战的,战场中主要有这几只军队。

秦军:主将章邯的二十万军队,负责运送粮草;副将王离的二十万军队,主要负责围攻巨鹿。

诸侯联军:赵歇、张耳的赵军在巨鹿城中坚守城池,陈馀收聚常山残军数万余人,臧荼率领燕军和张敖带领的代军,这三只军队都在巨鹿以北,齐军援军在巨鹿以东。宋义、项羽率领的楚军在巨鹿以南。

关于项羽典故成语(成语一则破釜沉舟)(2)

秦军

这样看,从军队数量上说,诸侯联军和秦军是不相上下的。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项羽杀宋义时,楚军已经到达巨鹿之南的安阳四十六天了。这个细节说明秦军此时包围巨鹿至少两个月,也侧面反映出诸侯联军正面已经可以抵抗住秦军,两个月的攻防战双方也已经精疲力尽了。

所以项羽杀宋义,渡河选择的时机非常好,直接为这一潭死水的战役中注入了鲜活的力量。而且项羽冒死渡河之前,并不是毫无顾忌,只凭借一腔勇气。而是先派英布和蒲将军作为先遣部队,渡河进行试探攻击,在先头部队稳住阵脚后,项羽才率领大军度过黄河,并且破釜沉舟,一鼓作气拿下秦军运粮甬道。

关于项羽典故成语(成语一则破釜沉舟)(3)

英布

从这里看出,项羽也并没有急予率军进攻王离主力军队,而是切断王离和章邯之间的甬道。这种战术虽然将自己陷入两军夹击之中,但只要把这个运粮甬道掐断,秦军的战略主动将彻底丧失,只要自己能扛得住秦军的进攻,其他诸侯军也不傻,必然会把握住这个战机,然后一举拿下秦军。这说明项羽并不是一介莽夫,他明白凭借自己的五万军队,很难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所以要联合其他诸侯军才行,但此时诸侯军已经被打怕了,如果不是必胜之机,那么肯定不会主动出兵进攻秦军的。

项羽在对战术和战局的把握太到位了,主动出击掐断甬道。王离不仅要防备诸侯联军的反击,而且还要派军夺取甬道,当然分身乏术了,所以当项羽安排英布拦住章邯的援军,自己以守待攻,成为瓮中之鳖的王离,就急了。王离主动进攻九战九败后,其它诸侯联军见果然抓住机会,群起而攻之,于是秦军大败,王离被俘。秦国另一只由章邯率领的军队又因为秦国丞相赵高步步紧逼,不得已投降于项羽。

关于项羽典故成语(成语一则破釜沉舟)(4)

项羽

于是,巨鹿之战终于落下帷幕,项羽并不仅仅有一腔热血,破釜沉舟不计后果,他运用极其高超的战术水平和对战局精准的把控,才能最终反败为胜成就霸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