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呐喊及主要内容(鲁迅呐喊中的呜咽)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部分作品,都是鲁迅先生知名的作品,其中不少文章选段都被选进教材中,《故乡》中闰土刺猹的描写至今仍能背诵出来少时读鲁迅的作品单纯觉得故事好玩,不懂其深意如今对世界的认知,对历史都有所新的认知后,再拿起鲁迅先生的《呐喊》细细读,感受到的不仅是先生的清醒,也有先生在乱世中呜咽般的呐喊,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鲁迅的呐喊及主要内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鲁迅的呐喊及主要内容(鲁迅呐喊中的呜咽)

鲁迅的呐喊及主要内容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部分作品,都是鲁迅先生知名的作品,其中不少文章选段都被选进教材中,《故乡》中闰土刺猹的描写至今仍能背诵出来。少时读鲁迅的作品单纯觉得故事好玩,不懂其深意。如今对世界的认知,对历史都有所新的认知后,再拿起鲁迅先生的《呐喊》细细读,感受到的不仅是先生的清醒,也有先生在乱世中呜咽般的呐喊。

读完这些小说,我对这些故事的感受是“既真实,又魔幻。”比如《药》,读完后想“不可思议真的有人会蠢到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病”到“那个年代人们可能真的会这样想吧”的想法中。感觉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很多时候,他的想法和我们是一个时代的,而正因为如此,身在那个时代却拥有无力改变的孤独。

但是其更伟大的地方和我更敬佩的地方在于:尽管孤独,也要呐喊。他是爱这片大地的,所以他才在认清一部分现实之后,仍然选择作为一个笔者,用文字唤醒这个民族的精神。

一、 作品中的呜咽,

十四篇作品中的人物或者是故事,都是悲伤的,无力的,让人窒息的。

选择《呐喊》,是因为鲁迅是一位优秀的“毒舌家”。大概是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言语上清醒甚至刻薄的作品,都说鲁迅先生的毒舌让人清醒,看来看去并不能在文字间直观感受到他的毒舌,二是在故事描述中的讽刺。鲁迅先生的文字像一把刀子,划开了那个时代恐怖、无力的一面,让人绝望悲伤。

呜咽,我想从《孔乙己》《药》《明天》《白光》四篇作品出发分析。这四篇作品是在读的过程中感觉特别绝望的。

读孔乙己,绝望是因为他人对孔乙己的态度。孔乙己是穷困潦倒,满口的之乎者也,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角色,但是周围人的冷漠是最可怕的: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得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知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段话读得我很窒息,替孔乙己感到窒息。他是迂腐,让人无聊,但是也有一定的底线,原则和善良。但是在众人之中,总是会受到众人有意的撩拨和嘲笑。成为众人的乐子。在失踪或者是死后也只是诸多看客的一句话代过。孔乙己是一个时代人物群体的代表,但是这些看客却是鲁迅描写那个时代的一个群像,如果人都那么冷漠,从嬉笑别人中获得快乐,是多么可怕的社会。

读《药》和《明天》,绝望是人所抓住的希望本就是绝望的。这两篇放现在来看,像是在上帝视角,看着这些生活在悲惨命运中的人,他们抓住了他们口中的“希望”,而本身悲剧结局已经注定。对他们的悲悯多过对他们无知的感叹。站在如今的视角来看尚且无力而愤怒,想必鲁迅先生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也是“泣血”的吧。如果结局本就是悲剧,那所有的希望都是更深的绝望。鲁迅在描写这些人物的命运时,注入了对社会的思考,又或者说,鲁迅先生写这些故事的出发点,本身就是对当时那个社会国人的愚昧无知和社会现象的抨击。读来让人沉重,也让人清醒。

读《白光》,绝望在结局。这个小说读到最后:第二天的日中,有人在离西门十五里的万流湖里看见一个浮尸,当即传扬开去,终于传到地保的耳朵里了,便叫乡下人捞将上来,那是一个男尸,五十多岁,“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这种冲击是来自前面几乎整个篇幅的任务描写,而在最后的结局突然表明这个生命的逝去,潦草收场,这种轻描淡写的描述和前面细节上对他的探索,思考感受和挣扎的描写,形成了剧烈的反差,本以为所描写的“白光”是希望,然而却是一个死亡的潦草收场。鲁迅先生写悲剧一定很成功。

二、 呐喊中鲁迅的孤独。

鲁迅是清醒的,所以在那个众人糊涂的年代里,他的孤独尤为明显。

在他的作品里,我仿佛看到一个没有感情波动的人在不动声色地讲述这悲剧。甚至感受不到他的感情,在那个年代,他与环境格格不入。站在高处的人往往是孤独的,鲁迅的孤独感是怎么来的。

《〈呐喊〉自序》鲁迅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

年少时的家庭变故,所经历的人情冷暖,随着成长使得他在所处环境中总是遽然转身,瞪着怀疑的眼睛审视周围一切,感到遍体生凉,格格不入。

鲁迅的审视和怀疑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狂人日记》中:“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从怀疑赵家的狗到怀疑赵贵翁一直到辨认出吃人的还有自己的大哥,这种戒备和怀疑让人更是让人背后发凉。总之狂人日记像是一个孤立的人,一直在怀疑随时可能会被人“吃掉”。小说中的怀疑和戒备,可能也是鲁迅先生孤独的一种体现吧。

另一处孤独可能来自于目睹了麻木的中国人。还是在《〈呐喊〉自序》里:“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或许是这段经历,也使鲁迅能说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麻木的群众”常在《呐喊》的作品中出现。比如《药》当中,革命者夏瑜就义,就有许多群众围观赏鉴,作者是这样写的:“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种被麻木扼制的群体真正让鲁迅觉得悲哀又觉得恐惧吧。

三、 鲁迅呜咽孤独的终极出发点:热爱与希望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读一读鲁迅,是遗憾的。如果没有被那种满含着深情与痛苦的情感感动过,没有被那种浸满了愤怒与哀伤的笔触震惊过,少年的那种种悲天悯人、那种桀骜不驯、那种种愤世嫉俗又怎么会找到存放的地方,找到深沉却又凌厉的共鸣。”

如果鲁迅的作品所表达的只是悲哀和赞叹,反而单薄了。鲁迅先生的笔触愤怒而哀伤,鲁迅先生说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先生是热爱这片土地的,不同于一般的“愤青”,鲁迅先生在一针见血或者充满悲伤地描述记录夸张当时年代的同时,是希望国家和人民更好的。就像书中最后一篇小说《社戏》,相较于之前几篇所塑造的悲惨人物形象,《社戏》反而像童年记事一般,充满着故乡的美好和儿时的浪漫。鲁迅先生是具有从心底散发的善良的人。

鲁迅先生毕竟曾经有过美好的童年生活,出生于一个地方望族,能够自由阅读一堆杂书,在夏天的夜晚,他能够躺在大桂树下的小饭桌上,有特别疼爱他的祖母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等等,在母亲有空闲的时候,还可以跟着她去农村的外祖家,因此,童年的鲁迅是可爱顽皮的。也可能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鲁迅一生都没有放弃对底层人民的大爱。然而他所做的一切确实都是在“以巨大的爱,为被侮辱和被损害者悲哀,叫喊和战斗”着。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着这样的穿越时间的力量。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先生的作品即使在今天,仍然对青年有着醍醐灌顶的作用,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曾激励过我在困倦之时重新打起精神战斗,年轻时有幸能够读到鲁迅先生作品。感受鲁迅先生内在的力量和精神,应该是感受作品的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