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编号来历(洪水编号介绍)

入汛以来,黄河、太湖、长江先后发生编号洪水,水利部多次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洪水编号来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洪水编号来历(洪水编号介绍)

洪水编号来历

入汛以来,黄河、太湖、长江先后发生编号洪水,水利部多次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

对洪水进行编号向社会发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醒大家,哪些江河目前正处于洪水过程中,以提高公众防范洪水风险的意识。

对于防汛部门来说,出现编号洪水,就意味着江河的关键站点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或其他特定值,堤防有发生险情的可能,需要加强巡堤查险,做好洪水防御相关工作。

具体而言,洪水编号由江河(湖泊)名称、发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号三部分顺序组成。例如,7月2日,三峡水库10时入库流量达到50000立方米每秒,此次洪水是长江2020年第一次达到编号标准的洪水,于是被编号为“长江2020年第1号洪水”。视具体情况有不同编号标准。针对近年来各流域洪水情势发生的变化,2019年4月,水利部发布了修订后的《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依据《规定》,全国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独流入海的主要江河水位(流量)达到的警戒水位(流量),以及在没有该指标的情况下出现2—5年一遇洪水量级或影响当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均可定义为洪水编号标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