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是谁说的(用生命告诫生者)

2018年

7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9人意外死亡

1月19日

穿紫河新光社区新光五组一租住屋内,死者郑某(男,24岁)。现场系一单间,房间东北角为卫生间,室内靠卫生间墙上安装有强排式热水器(无烟道),死者夜间洗澡后睡觉,由于天气寒冷,门窗紧闭,洗澡后未及时通风换气,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2月1日

白马湖北站社区一楼单间出租屋内,死者周某(女,28岁)、死者陈某(男,20岁),二人系男女朋友,现场为一套房,空间狭小,卫生间外墙上安装有强排式热水器(无烟道),现场门窗紧闭,未有效通风,两名死者在家中洗澡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2月8日

芙蓉岩桥社区6组一出租屋内,死者张某(男,26岁),现场为一套间,前面为起居室,后面为卫生间,卫生间外过道上安装有强排式热水器(无烟道),虽然热水器旁有窗户但门窗紧闭,未及时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4月3日

永安三闾安置小区一楼杂物间,死者范某(男,49岁),现场系一楼杂物间,现场空间狭小,室内门窗紧闭,靠近大门处地面摆放有一盆燃烧后的炭堆。经调查访问,死者由于租住在车库,室内潮湿,想通过烧炭除湿,但由于缺乏常识,烧炭后未及时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4月7日

府坪体育东路一居民家中,死者李某(女,12岁)。现场为一套间,由门进入室内依次为客厅、卧室、厨房及卫生间,厨房及卫生间空间狭小,厨房靠近卫生间门口,墙上安装有强排式热水器(无烟道),死者倒在卫生间内,经勘查死者因生前洗澡时未开窗通风,由于洗澡时间较长,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11月20日

汇景城小区,死者阳某(男,29岁),现场系三室两厅结构,死者躺在卧室地面,靠近死者摆放有一炭火盆及烤火被,现场门窗均紧闭,据调查死者生前由于才搬入新屋入住,购买有木炭除湿,由于气温下降,死者用烧炭方式取暖,但未及时通风换气,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11月24日

永安紫气东来小区一楼杂物间,死者包某(女,57岁)及其孙女,现场为一单间杂物间,空间狭小,室内改造有一卫生间,卫生间门前墙上安装有强排式热水器(无烟道),且室内门窗紧闭,两名死者躺在床上,由于洗澡后未及时通风,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是什么//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通常由含碳物质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中毒是最常见的中毒之一,也是急性中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中毒原理//

一氧化碳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通过呼吸循环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最终导致组织缺氧而产生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缺氧造成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器官损伤,尤其是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出现不可逆改变。

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是谁说的(用生命告诫生者)(1)

//中毒症状//

主要以脑为主的急性缺氧症状,10%-20%为轻度中毒,20%-50%为中度中毒,大于50%为重度中毒。临床上中毒按其发病速度可分为闪电式中毒、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三种。其中,急性中毒的症状: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肌肉麻痹、心悸、四肢无力的症状,中毒者意识存在,但无力离开环境而自救继续发展为嗜睡、麻木、意识模糊、昏迷抽搐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死于呼吸中枢衰竭。

//发生季节//

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对发生在秋冬季节,我市武陵城区仅在2018年就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件7起,死亡9人,主要集中在秋冬季。

//死亡原因//

近几年来,每年由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导致的死亡事件,每年在我区在10-15起左右,每年死亡人数10-20人。经统计主要导致一氧化碳死亡的原因为:煤火取暖或土暖气、煤气罐以及燃气热水器使用不当等情况。

1、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2、在密闭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或者木炭烧烤,而门窗紧闭,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安装风斗不正确。

生命影响生命这句话是谁说的(用生命告诫生者)(2)

3、城区居民使用的管道煤气出现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者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

4、在发动汽车或开动空调后在车内睡着。

5、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或遇刮风、阴天、下雪等低气压天气,室内积蓄的煤气无法及时排出。

//如何急救//

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后,首先要立即为密闭居室开窗通风,解除室内危险,防止自身中毒,然后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病人的衣领、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最后拨打急救电话及时送医。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