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的生活老爸茶(三亚老爸茶一壶)

三亚老爸茶:一壶“清茶”,一颗“平常心” 文/伍志洁

熬过了酷暑的八月,年末的三亚最是让人眷恋。冬至刚过,国内大部分地区早已雨雪纷飞,而这座滨海城市却时刻被暖阳与绿意包围着,人们肆意又幸福地沐浴在春和景明之中。

早餐时间过后,文明路边的茶店早早开了门,一位年过五旬的“老爸”娴熟地拿起一壶刚烧好的开水,缓缓地灌入几个装着茶叶的玻璃杯,热气袅袅,茶香氤氲之间,多了几分气定神闲。

想必,外地人刚到海南,便对当地所谓的“茶文化”满是疑惑,又惊讶不已。若是到他们口中说的“茶圈子”里溜达一会,目光所到之处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男人”。他们衣着轻松随意,随性而坐,彼此间嬉笑闲谈,乐此不疲。忽而又眉头紧锁,叉腰站立,围观邻桌几个正在研究的民间大神。

一晃的功夫,茶不知添了几回,天色也不知暗了几个度。可这里依旧熙熙攘攘,热闹如初。这就是三亚“老爸茶”的真实写照。无论什么天气,何种节气,店里的茶客总是络绎不绝,喝什么茶不重要,和谁喝、喝得开不开心,这个是关键。

海南人的生活老爸茶(三亚老爸茶一壶)(1)

  “慢生活”

从字面上看,“老爸茶”很容易给外地人造成是“叫‘老爸’的茶”“爸爸爱喝的茶”“老爸开的茶店”等一系列的误解。实际上,“老爸茶”是海南地道的平民茶饮文化,是海南本土大众文化、休闲文化的代名词。其文化内涵既有中国茶文化的一般蕴意,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相比起正规的茶艺馆,老爸茶的特点是物美价廉,属于大众化茶饮,人们可以花很少的钱,吃饱喝足的同时,还能聚在一起拉家常,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是海南慢生活文化的缩影。

关于“老爸茶”,一些著作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海南岛民俗志》中提到,“南洋一带之华侨,尤有饮咖啡之风,习俗所染,内地亦交相竞效,于是茶馆应运而生,市镇之所,茶肆少则三数间,多则十余间……有西茶,如咖啡、牛乳、红茶、咯咕之类;食物有大包、小包、鸡蛋粒之类。可以看出,这种茶文化最初是下南洋的琼籍华侨们带回来的一种东南亚饮食习惯。

再如,民国时期日本战地记者火野苇平写的《海南岛记》,其中就用了很大篇幅描述当时海口市的饮食之风,有一部分是这么描述当地的茶馆:“海南各地都有茶馆,喜欢喝茶的很多人从白天就开始喝茶,在海口的茶馆里,除了茶之外,还可以喝咖啡……茶馆也相当多,我们多次到友记茶社喝茶、吃点心。新式糕点一个十钱,各式各样的点心用大盘子端上来,也把装着冒热气的馒头蒸笼抬上来,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品种吃”。而在1932年,一位骑行到海南考察的中学教员田曙岚在他撰写的《海南岛旅行记》也提到海南人爱喝茶的习俗,且“海南岛东北一带住民,喜饮红茶、咖啡,有欧美之风。”随着华侨亲属经营的西式茶店日趋普及,慢慢的,本地人也接受了西茶。不过,早期的西茶店一直以高消费的形式存在,多数人消费不起。直到改革开放后,茶店逐步走向平民化。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种茶店才广泛地被称为老爸茶店。

“老爸茶”发展至今,不再是“喝一壶茶,聊一会儿天”那么简单,茶店里既涵盖了南洋(东南亚)的茶饮文化,又兼容了海南本地的特色小吃,有些规模较大的甚至还提供粤式早茶等服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老爸茶”越来越成为海南人寄托情感之地。喝茶的人不止是上了年纪的男人,也有女人,年轻人。在笔者看来,老爸茶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自在、轻松悠闲。行走于茶坊内外,时常能看到茶客们朴素的身影和舒畅的笑容。在这里,你不必正襟危坐,故作斯文,不必恭敬顺从,高度紧张。借一壶茶的时间,调整心情,平衡生活的节奏,收获内心与精神上的愉悦。

海南人的生活老爸茶(三亚老爸茶一壶)(2)

  “老记忆”

在三亚,喝“老爸茶”的人群中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外来民工居多,也不乏一些上班族。几位有着三四十年“茶龄”的长辈告诉笔者,喝茶成为他们退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娱活动。退休后的老爸们平日里闲来无事,他们心想,与其呆在家里闷得慌,不如走出来透透气,喝喝茶,还能交些朋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样的饮茶作息:早上,吃完早点后开始了第一场茶局。到了正午,结束第一场,回家吃午饭。茶余饭饱后,要睡个午觉,午休到下午三点左右,再赴第二场。傍晚时分,结束第二场茶局,回家吃晚饭。晚饭后若是还有时间,再来一场。就这样,“一日三顿”老爸茶,周而复始,像是深入骨髓那般,变得习以为常。

遥想过去,上世纪90年代的三亚老爸茶是“2元一杯茶,5元一壶茶,不限人数,加水不加价”。后来,慢慢地涨到了“6元一杯茶,10元、15元一壶茶”。再到如今的“20元以上一壶茶,随便加水,但加人也会加钱”。有些茶店还比较人性化,如果茶客不喜欢店里的茶,可以自带茶,“自带茶叶还能便宜2元,变成18元一壶茶,蛮好的”,一位老茶客说道。话音刚落,他随手指向窗外,略有些感慨。他说,自从三亚创文巩卫之后,三亚的老爸茶如同燕子归巢那般,整整齐齐地搬进了楼里,城市的街边巷口、路口都变得整洁了,老爸茶的经营也规范了,“但室内相对清静的老爸茶店场地都较小,场地大的能容纳二十几桌,但环境嘈杂,空气较差,尤其是夏天,空调一开,屋内人声鼎沸,香烟弥漫,没有以前在户外喝茶来得舒服啊”。

海南人的生活老爸茶(三亚老爸茶一壶)(3)

  据老三亚人回忆,早在十多年前,三亚有几个喝“老爸茶”的聚集地。

“三棵树”、“金海岸”、“水利大厦”、“(老)火车站”这些都是老茶客们经常提到的“关键词”。其中,“三棵树”和“金海岸”是三亚最早兴起老爸茶文化的两块区域,时间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走,吃茶去。”,茶友们互相邀约。喝茶的多数是熟人,即便这次不熟悉,在一个地方喝茶后,很快就能熟络起来。以前,大家问去哪喝茶,无需交代具体地址和店名,只要提到这几个关键词,像是暗号一样,大家心知肚明,不一会儿,三五好友便如约而至。

“三棵树”的位置是在原南海办事处与港务局之间,靠近三亚港码头。因为临近港口,来喝茶的渔民比较多。他们一般是每天早上或傍晚,出海打鱼回来后喝茶。大多来自临高、儋州,也有本地附近渔村渔港的渔民。后来,本地的下岗职工也喜欢光顾这里,“三棵树”的人气一时间高涨了起来。

同样火爆的还有位于以前跃进街口三角路口处的“金海岸”。这边的茶客多数是红旗街、新民街、建设街的街道居民。他们之中多数人没有稳定的工作,靠出租自家的住宅楼给商贩做生意来维持基本生活。

据说,这两个“关键词”一开始是茶店的名字。后来人们喝茶的范围从这两个茶店辐射到周边的小街小巷,所以当地人就习惯把这个辐射范围统称为“三棵树”和“金海岸”。

在那个年代里,老爸茶的经营环境大同小异。一间老爸茶铺基本要依附着一栋街道居民私人自建的住宅房屋,将楼房的第一层作为茶店铺面。店铺里存放着茶具、桌椅等物资,而外面则是大片宽阔的空地,路的两旁还有几棵大树耸立,自然环境相当好。那时的路面不算平整,甚至有些坑洼,尚未铺设盲道和划分非机动车道,这给“老爸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户外环境。

有铺面的商贩们不约而同地把桌椅搬到户外,在道路两边、大树底下横七竖八地铺展而开。没有铺面的商贩更是机灵,索性弄一个推车,车里摆上茶具、水壶,在没有商铺占据的公共的空地上穿梭自如,到点就搬出桌椅“接客”,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揽客的机会。

要是到了七星彩、排列五出奖的日子,场面更是热闹。茶客们喝茶的“自觉性”高一倍,“各路人马”纷至沓来。在这里,三四人一小桌,六七人一中桌,点一壶茶,互相吹吹牛、打打牌,或是拿出大公鸡图纸认真思考,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埋头反复研究的中奖规律,人们无不乐在其中,极其享受这份闲散时光。

海南人的生活老爸茶(三亚老爸茶一壶)(4)

“平常心”

三亚的老爸茶和琼北一带(海口、文昌、琼海)的老爸茶不太一样。在三亚,喝老爸茶的模式笔者归纳为两类。一类和琼北地区一样,即茶餐厅模式。除了提供各类茶,还有咖啡、奶茶,以及面包、蛋糕等西式茶点,也有海南粉、炒粉、鸡屎藤等海南特色小吃,甚至还推出了盖饭套餐系列,提供一种集老爸茶、甜品、正餐于一体的用餐选择。

另一类是“清茶”模式。所谓“清茶”,就是人们喜欢单纯地喝茶,不怎么吃点心。这实际上也是中国人传统的饮茶模式,但区别在于,老爸茶并不讲究冲泡的方法和细节,一壶茶可以喝很久,直到离开茶店。茶店以茶水为主,提供的茶品有红茶、绿茶、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菊花茶、三泡茶等。而点心品种单一,多数是菠萝包和酥饼。

几十年来,“清茶”一直是三亚老茶客最熟悉和喜爱的饮茶模式。他们不太喜欢边喝茶边吃茶点,问其原因,三亚的“老爸”们直言,“习惯了,三亚人喜欢(口味)简单一点”。如果再吃甜点,“回家就吃不下饭了”。

在茶品中,“三泡茶”曾风靡一时。“三泡茶”指的是泡制“红枣”、“枸杞”、“桂圆干”三种主要的食材,茶包里还加几块冰糖。和八宝茶相似,有养颜,补气,润肠的功效。据老茶客说,现在三泡茶的价格在30元左右一壶,喝的人并不多,因为味道太甜,喝多了会有饱腹感,影响食欲。在他们看来,到茶店里坐下,一杯清茶下肚,其他的都不是事儿。

在茶铺里转悠,不时传来熟悉的吆喝声。几个穿着朴素,头戴斗笠的妇女游走于茶桌周围,她们手拿着箩筐,筐里装着一袋袋熟花生和槟榔,经过一桌便热情地问一句:“大哥,要花生不?”,这一幕勾起了小时候笔者陪父亲去喝老爸茶的记忆。

从十多年前成排成片的“户外”老爸茶,到现在的“屋内”老爸茶,桌上的标配始终不变:热水壶 茶壶 茶杯,外加一叠炒花生(熟花生)。若要说变化,无非是店里增加了一些麻将、扑克等棋牌娱乐活动。城市建设的脚步加快,旧楼被拆,新区重塑,一个个惊喜措手不及。当年喝茶的“老地方”如今已不复存在,新旧交替的间隙,许多过往便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份留存于心头的念想。

“我二十多岁就喝老爸茶了,那时候一天喝三顿(场)”,一位之前在金融系统工作的陈叔叔笑着和我们讲起了他的喝茶经历。

他记得有一次出门喝茶,没留意天气预报,正巧赶上了台风天,虽然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但丝毫没影响他们喝茶的心情,“我们冒着雨赶到了喝茶的地方,然后拿出太阳伞撑着,下着雨也喝。那时候喝茶很上瘾,现在退休了,怕被老婆骂,就喝两顿(场)啦”,还没等他说完,围坐一旁的老爸们哈哈大笑起来。陈叔叔淡淡一笑,把椅子往桌前挪动了一点,不慌不忙地端起自备的保温杯,喝完了剩下茶水。他说,喝完今天这第二顿茶,就要赶回家做晚饭了。暮色将至,他开心地和老友们告别,街灯下他的背影渐渐远去,步履却依旧从容……

海南人的生活老爸茶(三亚老爸茶一壶)(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